封号限制学生抱怨 狂开14个小号逃避监控
今年3月1日开始,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八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网络游戏行业将全面实施“家长监护工程”,这是政府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又一新举措。
“家长监护”的正式出台和全面实施,可以让孩子健康上网。但繁琐的手续让家长头疼,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让家长止步。殊不知,孩子们早就想好了对策,买了14个“黑”帐号和家长玩“游击”。
◎家长说法
困惑:网游盲区,无从下手
学生家长胡女士说,她至今还没有搞清楚儿子玩的是什么游戏,“每次看到的游戏都不一样,一会儿在打打杀杀,一会儿又在玩篮球。 ”胡女士觉得要弄清楚儿子玩的是什么游戏就很头疼了,“家长监护工程”又是针对某一个网络游戏经营公司所提出申请的。对此,胡女士很无奈:“根本不知道孩子玩的是什么游戏,怎么去申请‘家长监护’? ”
根据权威的网络现状调查CN-NIC 2010年的报告显示,高达46.4%的未成年网络游戏用户父母对网络游戏不了解,要让这些对网络游戏一无所知的家长通过“家长监护工程”来监督孩子的上网,根本无从下手。
记者也发现,家长不仅要知道孩子玩的游戏、他们的帐号,还要知道是哪一家网游运营商的游戏才能进行“家长监护”。由于该专区并未在每个游戏的官网首页显示,而是在网游运营商的游戏专区的首页有所显示,这对网游知之甚少的家长又出了一道难题。
在申请家长监管时需提供游戏帐号的身份证号码,而很多网络游戏为了方便用户,开设了5秒注册的快速通道,根本不需要身份证号码,网站要求的帐户所属信息,家长更是无从下手。
支持:监管更强,培养自制
虽然觉得登记有些繁琐,但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自己以前为治理孩子沉迷网游所花的精力,要远远大于这次 “家长监护工程”登记。
“以前我为了让他少打点游戏,不知道花了多少力气!停发零花钱,不让他去买点卡;电脑开机密码换了好多次,差点自己都记不住了;把插电脑电源的接线板藏起来;只要孩子周末出门,就要经常打电话看他是不是去网吧了……”家长林先生说起跟儿子 “斗智斗勇”的经历,显得经验十足。
“不过,以前这么做费时费力,现在注册完了,就可以通过运营商直接控制他打游戏的时间了,方便多了。他能躲开我的监督,总不能躲开网游公司监督吧!”
在设立 “家长监护工程”前,各大网络游戏就已经上线网游 “防沉迷”系统,以预防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正常的学业生活。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强,再加上系统本身的漏洞,使得 “防沉迷”系统 “防菜鸟不防老手”,基本上起不到足够的监督功能。
陈先生的儿子也曾经痴迷于大型网络游戏中, “家里一直听到他打游戏的时候发出的嚷声”。不过,在陈先生的劝说下,父子间达成了协议,将游戏时间作为奖惩的一部分,如果成绩优秀,可以在周末多玩半小时;如果成绩下滑,那就要相应扣除一定的游戏时间。当孩子渐渐习惯后,不仅成绩上去了,自己也会控制玩游戏的时间了。
陈先生坦言,这样做的难度在于控制时间: “周末还好办,在假期里家长都去上班了,很难监管到孩子。”他认为,像 “家长监护工程”这样的强制性监督手段,如果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了开始的适应期,就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
担忧:步骤繁琐,信息易泄
当然,对于这一新措施,很多家长也有所担忧,申请手续复杂不说,还要将涉及极其私密的个人信息交付给网络公司,这让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学生家长许女士说,当她得知有“家长监护工程”的时候也想申请监管,可看到如此繁琐的程序和一系列需要公安等部门出具的证明等让她打了退堂鼓。
据悉,要申请“家长监护”,家长要在各大网络游戏网站上下载监护人信息表格和被监护人信息表格进行填写,其中包括身份证复印件和游戏帐号所属信息。然后家长要填写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申请书、起诉保证书、授权书并手工签字传真至网游公司。家长还需提供申请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证明文件,而这一证明需要家长出示户口簿或去公安机关受理后,会进行回访,核实属实后对孩子的帐号进行监督、限制,达到限制孩子网游的目的,每份材料都需要亲笔签字发至网游公司。
许女士觉得:“这样一来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还涉及了我和孩子身份证等重要的个人信息,交给网络运营商,我很不安心。”许女士说,万一这些信息泄露,对自己和孩子都会有不良的影响。她认为,像这样的个人信息应交给作为第三方的政府相关部门保管,才会有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