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抓娃娃》最可悲的人?李老师,一个996员工都不如的老社畜
《抓娃娃》正在院线热映。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我笑不出来。主要原因是,我觉得,这里边,除了有钱的马总家之外,其他员工,都算是典型的可怜人。而谁是《抓娃娃》当中最可悲、最可怜的人呢?无疑是那个需要24小时上班全年无休一干就是15年的李老师,装奶奶的那位。
电影《抓娃娃》当中,小男主从几岁大的时候开始住到老宅去,一直到18岁前参加高考。这段“楚门的世界”的时间,至少有15年之久。在这段时间当中,马富豪通过夫妻装穷人的方式,要给儿子灌输各种励志鸡汤,并且让他考取清华北大。,马富豪和马富豪的妻子,当然是出义工的。而其他人,则是他们雇佣的工人。
这群工人,尤其是地面上的这群工人,显然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时间的。比如说,要营造一个贫民窟里边的生活假象,这群邻居显然需要24小时待命。而最需要24小时待命的,则是奶奶的装扮者李老师。并且,这位打篮球的爱好者李老师,还需要伪装成为残疾人。这种没有休息日的工作,这位李老师一干就是15年。
我们纵览这个贫民窟当中的伪装者们,其实只有李奶奶入戏了。贫民窟当中的这群邻居们,每一次的表演,都是拙劣的,显然,他们是没有上心的,明明知道自己就是在演戏。而小男主和这群邻居之间,也形成了这种演戏的和谐关系。显然,这群人,是消极怠工的。他们深知这种15年作秀的荒诞性,但他们也知道,马富豪给钱,他们是来赚钱的。
我就是一个打工的。知道这一点的打工仔,还不算太悲剧。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打工的,就可以开小差,可以在全年无休当中让自己休息,知道虚情假意,不动真情。所以,《抓娃娃》当中,一群人围绕着马富豪夸赞他儿子有出息的时候,这就是讽刺喜剧。不动真情,不走心,才能夸赞的出来。996的员工们,往往如此。
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打工的人,他们还就不算是太悲剧。明明自己只是打工的,还把自己当真奶奶了的,才是最大的悲剧,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自知的悲剧。《抓娃娃》当中,通过这个李奶奶的角色,一度想要煽情。实际上,略微带着脑子去看的影迷,都不会吃这套煽情的。只有那些连基础思考能力都没有的影迷,才会觉得这情绪,好到位,殡仪馆的戏,我都哭了。
当李老师觉得自己是真奶奶的时候,她人生的荒诞性产生了。其实,她不过是谎言的一部分罢了。别人都知道自己在演戏呢,只有她自己,因为入戏,而把自己演成了戏。这就好比一个整天996的社畜,竟然觉得公司是她的一般。这种不自知,构成了李老师最大的悲剧。面对这种悲剧,影迷们只能怒其不争。
李老师觉得自己是真奶奶的时候,进入到了一个顶大的社会荒诞当中——给公司打工久了,就觉得公司是自己的人。实际上,无论给公司打工多久,公司就是公司,个体就是个体,无法把公司和个体做出区分的个体,已经可悲到了丧失独立人格的程度。现代社会当中,只要动脑子的人,都能把个体和公司区分好。
像李老师这种,把自己的15年时间献给一个孩子式的试验品的,实际上进入到了人生的无意义状态。她的这种15年全勤状态,是以牺牲自己的私生活为前提的。话说,这15年当中,李老师没法和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生活在一起,没有办法和他们过春节,过中秋。这本身就是社畜们放大化的悲剧,为了工作,而不得不方式生活。
那些知道在马富豪面前虚情假意的员工们,则是正常的,这才是有私人情感的人,知道工作之外,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才行的,知道把个体和公司区分开的人。像李老师这种,则是典型的失败者,她连这个个体与公司的关系,都区分不出来了。这种人,在殡仪馆哭泣的那一刻,收割的,其实就是不动脑子的那批影迷。
把这种角色试图升华为情感上的真挚感人状态,实则不过是某些公司老总们善于画的情绪大饼罢了。开公司的,大抵都喜欢李老师这种人,她入戏啊,她15年不休假啊,她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了,不要求权力,光尽义务了啊。所以,像《抓娃娃》这类电影,其实非常适合公司团建来看,洗脑嘛,嘎嘎的。(文/马庆云)
发布于: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