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LS/26轻机枪“芬兰勃朗宁”第一个作品 曾经参加抗日战争
今天“突击步枪”一词已经不再流行,主要是因为主流媒体总是错误地给每一种现代制造的民用半自动步枪都贴上这样的标签。
性能非常先进的M/26轻机枪大量装备芬兰陆军。
事实上,突击步枪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军用轻武器,纳粹德国StG44是第一款真正的突击步枪,但在它之前还有其他枪械可以叫突击步枪。这其中就包括艾莫·拉赫蒂(Aimo Lahti)和阿尔沃·萨洛兰塔(Arvo Saloranta)于1926年设计的拉赫蒂-萨洛兰塔(Lahti-Saloranta)LS/26轻机枪,它有时也被称为M/26,这是芬兰军队的编号,两个名称是通用的。LS/26是一款比StG-44诞生早近20年的枪械,却具有许多相同的功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外形尺寸要大得多。某些不熟悉枪械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款芬兰轻机枪是二战结束后的设计,而不是上世纪2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枪械。要知道,当时世界各国的大多数步兵还在使用五发固定弹仓的栓动步枪。
本文是“兵工厂生活(Armory Life)”网站发布的介绍文章,作者Peter Suciu,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具有前瞻性的轻机枪设计
1924年,芬兰国防部成立了轻机枪委员会(Pikakiväärikomitea),为芬兰军队确定新一代轻机枪。随后,新型轻机枪的研制工作就开始了。这个刚刚诞生的新国家在1917年才从沙俄帝国的战争中获得独立,现在有充足的理由担忧新成立的苏联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个轻机枪委员会的目标就立足芬兰国内,研制一种可以取代现役丹麦麦德森轻机枪和德国MG08马克沁重机枪的新型机枪。
冬季战争和继续战争期间,芬兰军队很好地发挥了滑雪部队的作用。这些士兵配备了AVS-36步枪(左)、M/26轻机枪(中)和SVT-38步枪(右)。
轻机枪委员会的要求是研制与麦德森机枪外形尺寸相同的机枪。麦德森是第一款真正成功的轻机枪,凭借机匣顶部安装的弹匣,足够轻的重量,士兵在进攻中可以轻松携带使用,同时又非常适合作为防御武器使用。
艾莫·拉赫蒂为芬兰军队研制的两种自动武器是LS/26轻机枪(左)和索米KP/-31冲锋枪(右)。
1926年,艾莫·拉赫蒂和阿尔沃·萨洛兰塔完成了LS/26轻机枪的设计工作,这是一种风冷枪管,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具有全自动和半自动射击模式的轻机枪。这是艾莫·拉赫蒂首次涉足枪械设计领域,但肯定不是他的最后一次。因为设计了许多性能出色的枪械,艾莫·拉赫蒂被称为“芬兰的约翰·勃朗宁”。
拉赫蒂-萨洛兰塔L/S-26轻机枪于1927年开始装备芬兰军队,并一直服役到上世纪70年代。
他的设计理念对于那个时代而言,无疑是具有创新意义的。LS/26采用类似步枪的构型,配备木制枪托、钢制枪托底板、铰接的钢制托肩板、小握把和钢制矩形机匣。三档快慢机,可以选择射击模式,最后的档位是保险。非随动拉机柄位于机匣顶部,通过一根突出到右侧的空心杆操作。
LS/26轻机枪可以用20发弹匣、75发弹鼓供弹,这使其与现代突击步枪非常相似,当然,它的外形尺寸较大。
芬兰士兵使用M/26轻机枪进行训练。
LS/26轻机枪还采用了在当时并不常见的带孔枪管护筒,枪管护筒前部安装轻型两脚架。枪管可以“快速更换(以当时的标准)”,两脚架的支腿不能调节长度,支腿底部有较大的支撑面,支撑面底部还有尖钉。虽然LS/26轻机枪的这些设计在许多现代军用枪械上属于常规设置,但是在当时具有不可低估的创新性,基本上领先于其他同时代的枪械。
芬兰士兵使用压弹器将五发桥夹上的弹药压入M/26轻机枪的20发弹匣中。
根据轻机枪委员会的要求,1925年生产的LS/26原型枪发射的是7.92×57mm弹药,但在经历四年的改进之后,改为发射芬兰7.62×53mmR弹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芬兰军用弹药通常可以与苏联7.62×54mmR弹药互换。据一些消息来源称,芬兰枪械可以使用苏联弹药,但是在使用芬兰弹药时效果会更好。
芬兰军队采购了5000挺M/26轻机枪,中国订购了30000挺。但由于日本施加压力,仅交付了约1200挺。
LS/26正式装备芬兰军队服役,芬兰军方最终装备了约5000挺LS/26轻机枪。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仍有一些部队在装备这种轻机枪,而二线部队甚至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才将LS/26撤装。
LS/26轻机枪实战表现
尽管LS/26于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装备芬兰军队,但直到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才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经验丰富的芬兰机枪手,纷纷称赞这种轻机枪在固定阵地上表现出的优秀射击精度。
演习中,机枪手接过副射手递来的弹匣。芬兰军队文件中都将这种轻机枪称为M/26。
然而,正是在这场战争中,LS/26轻机枪最明显的缺陷才开始表现出来。在冬季战争的恶劣作战环境中,LS/26轻机枪的制造工艺有点过于精良,过小的制造公差导致污垢很容易造成射击中断。更糟糕的是,这挺轻机枪由188个零件组成,很难进行彻底清洁。
由于M/26机枪结构非常复杂、精密,维护工作很繁琐,很难达到彻底清洁的水平。
另外,所谓的“快速更换枪管”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拆下枪机。在射击场这类的理想环境中,这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在野外环境中,重新组装枪机的过程中,必然会带入各种灰尘和杂物。
这显然不是为民兵设计的武器。
使用DP-27轻机枪的芬兰士兵,通过枪管护筒的开孔可以看到枪管上的螺旋散热片。
实战表明,20发弹匣在战斗中也是一个问题。虽然它确实有助于保证轻机枪不会过热(因为需要频繁更换弹匣,减少了持续射击的时间),但它也影响了持续射击的能力。这挺机枪重达9.5千克,这已经相当重了,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它并没有安装75发弹鼓。在冬季战争中,芬兰士兵发现缴获的苏联捷格加廖夫DP-27轻机枪可靠性更高,更适合作战需要,于是将其命名为M/27“艾玛(Emma)”装备部队。
几乎没有海外用户
LS/26的制造商国家步枪厂(VKT,Valtion Kivääritehdas)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制这种轻机枪,然后将其推销给海外用户。尽管LS/26具有先进的性能,但海外市场的需求很少,部分原因是当时的世界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少有国家愿意掏出大笔资金采购外国的武器。
一名芬兰士兵在伊马特拉-萨洛边境附近占据有利地形,防御苏军的进攻。
吸引欧洲和南美用户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最终,只有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1937~1945年)期间购买了这种芬兰轻机枪,并要求改为当时中国军队标准口径7.92×57mm。中国政府订购的30000挺LS/26机枪中,只有约1200挺实际交付,一些资料称,这是因为日本对芬兰施压导致的。
流行文化中的LS/26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LS/26轻机枪发挥的作用也相当有限,所以它确实属于长期被遗忘的枪械之一,很少有人听说,也很少有人见过。在所有的数千挺机枪中,只有少数在博物馆中展出。其中一挺现藏于芬兰米凯利步兵博物馆,另一挺现收藏于英国皇家军械库。
尚不清楚还有多少LS/26轻机枪存世。博物馆中收藏的容易统计,但私人收藏家的藏品就很难为公众所知。
此外,LS/26轻机枪只出现在少数电影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芬兰拍摄的三个版本的电影《无名战士》都出现了LS/26。电影改编自瓦伊诺·林纳(Väinö Linna)的同名小说,讲述了1941~1944年继续战争期间,一个全是新兵的芬兰机枪连从战争爆发前,一直到战争结束的故事。第一版于1955年拍摄,此后于1986年和2017年进行了翻拍,这三个版本的电影均跻身当年票房最高的芬兰电影之列。
芬兰士兵操作M/26轻机枪进行实弹射击。
出现LS/26轻机枪的其他电影还包括1986年的《冬季战争》、1992年的《战士的心》和1999年的《伏击》。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些电影似乎与枪械爱好者的距离,同LS/26轻机枪一样遥远。
译者按:
这位美国枪械作家的格局还是小了,其实,特殊的一群人对拉赫蒂-萨洛兰塔LS/26轻机枪并不陌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