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年味儿,看棕榈叶72“编”
新年的摊头,除了烟火气,也少不了许多“花头经”。在这些琳琅满目的物件里,棕榈叶编织的蚂蚱、蜻蜓、蝴蝶等玩具绝对是孩子们的“抢手货”。咬一口冰糖葫芦,晃一晃手里的编织蜻蜓,这样的过节方式成了不少中国人的春节印象。而就是毛孩儿手里的这么个小玩具,也是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棕榈叶编织”(以下简称棕编)。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会棕编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作为杨浦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棕编技艺的传承人,今年74岁的叶邦叔依旧在用这项“绝活”保留着中国人最传统的春节记忆。
棕编是民间流传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
以棕榈叶为原材料
经穿插、折拉、打扣、收边
等方法创作而成
早期的手艺人
把棕榈叶编织成青蛙、蜻蜓、蚱蜢
等各种小动物插在草靶上走街串巷
吸引了不少孩童围观
爱“噶闹忙”的叶邦叔小时候
经常看棕编入神而忘记吃午饭
以兴趣为出发点
叶邦叔做棕编一做就是60多年
除了传统的棕编造型
她还积极拓展新技法
结合草扎、竹编等编织技巧
突破了以往棕编作品的技巧局限
把棕榈叶编织艺术的创作题材
从常见的几种发展到50多个品种
赋予了棕编工艺品更多的创造性
“不被定义”
让传统文化越来越年轻
传统的棕编多以鲜棕榈叶为原材料
但鲜棕叶保质期短、易变形
为此 叶邦叔吸取了内蒙古
处理“干花”的迅速脱水法
创新研制出干棕榈叶用于编织
这样制作出的作品
不仅坚实耐磨、质地柔韧
而且还易保存 观赏价值更高
在叶邦叔家中
放着三件保存多年的龙形作品
《腾龙》《龙戏珠》和《赑屃》
其中《龙戏珠》就是采用打扣做法制作
《腾龙》除了采用棕叶芯
还加了深绿色棕叶做点缀
使得做出来的龙更有层次感
每一个作品的背后
对技法、选材都格外考究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历史中是皇权和威严的象征。制作龙,最重要的就是龙的眼睛和龙的身形,一条龙要做的有气势就看它呈现出怎样的身形。龙的眼睛是最显神韵的,古话说‘画龙点睛’,龙要做的出彩,灵魂之处还在于眼睛。”叶邦叔告诉记者。
最初的棕编艺人仅用棕榈树叶的叶芯编织单式作品,作品大多是偏黄色的单一色调。叶邦叔却有着一颗讲述彩色世界的野心,她利用棕榈树的各种老叶、新叶和嫩叶进行色彩搭配,设计出个人风格鲜明的棕编作品。
为了让棕编作品更加出彩
叶邦叔还尝试用油漆染色
在《奔马》的创作中
她尝试了十余种颜料
最终呈现的作品
既保留了棕编马棱角分明的外形
又缤纷多彩
“草根文化”
来源民间、扎根民间
材料与手法的大胆创新
让叶邦叔的棕编作品充满蓬勃生机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
她常常流连于上海的街头巷尾
近距离观察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飞禽走兽、花鸟鱼虫
都是她熟悉的老朋友
《鹰蛇斗》《踏花归来》
《鹿鹤同村》《老鼠偷蛋》……
对万物的热忱和扎根民间的经历
使得一个个妙趣横生的作品
流淌在她的指尖
“棕编的技法错综复杂,制作不同的动物用的技法也不同。比如制作龙、老虎等动物是多用打扣技法,制作马等动物时,采用扎的技法更好。”叶邦叔所有的动物造型,都源自平时的积累,积累多了,对于一些不常见的远古神兽造型,她也能结合之前经验编织出来。
“出海”
让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2009年
杨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棕榈叶编织技艺被列为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对作为传承人的叶邦叔来说
任重道远
她将自己几十年潜心研究的
各类编织技法
分门别类做详细记录
为了更好的传播棕编技艺,自1992年至2006期间,叶邦叔先后多次应邀赴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展演。在一次上海美术馆绝活表演活动中,叶邦叔遇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他告诉叶邦叔“你做的这个是非遗,是民间艺术,不要让它丢了”,这句话,也成为她坚持传承非遗文化的不竭动力。
传统文化的守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
但未来终将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总有像叶邦叔一样的手艺人
以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将璀璨的中国民间艺术瑰宝
一次又一次展现在世界文化舞台
作者: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祝越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