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多到把水染黑!长江10年禁渔效果显著,安徽池州一闸口鱼群聚集
这段时间安徽黄湓闸口附近的水域,成为了新晋“网红地”,每天都有许多人前来这里围观打卡。
而吸引人们前来的,是因为当地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盛景“鱼群聚集地”。
虽然我们没有亲临现场,但通过画面也能看出这里的鱼群多到把水都给染黑,鱼群翻腾,似乎不用任何捕鱼技巧,徒手都能抓几条上岸。
当然了,这里处于禁渔河段以及禁渔期,附近的人们只能欣赏,不能捕鱼,否则附近巡逻的工作人员就会制止以及报警。
据当地居民介绍,往年这里也有鱼群,但远远没有今年这么多,多到能把水染黑。也正是因为如此,周围的老百姓们都前来围观,生怕错过这一盛景。
鱼群为何多到把水染黑?
鱼群聚集的地方,位于贵池区牛头山镇境内黄湓闸处,属于长江流域。
因为长江生态曾经恶化到“无鱼”级别,为了保护长江生态,我国制定了“长江十年禁渔策略”,全流域从2020年开始禁止任何生产性捕捞,即便是休闲捕捞,也只能去规定的地方,以及使用规定的钓具进行垂钓。
黄湓河也属于禁渔河段,禁渔之后,当地的鱼群们迎来了喘息之机,它们的种群开始逐渐恢复了起来。
许多鱼儿的繁殖能力都非常强,比如:鲤鱼每次可产卵20万枚,虽然成活率较低,但没有渔民的捕获之后,它们的存活率比往年会提高不少,这也意味着这些鱼儿恢复能力非常快,短短1-2年,种群数量就会成倍提升。
另一方面,现如今正值这些鱼儿的繁殖时节,在这段时间,多地陆续进入雨季,河流水位上涨。鱼儿们会逆流而上,进行长时间的迁徙鱼儿们伴随着江水暴涨,水流冲击等,刺激性腺的发育,使得鱼卵发育成熟。
聚集在黄湓闸闸口附近水域的鱼儿们,正是逆流而上,准备进入长江寻找产卵地的鱼群,它们通过闸口之后,就会进入长江产卵,产卵之后又会回到江河等地育肥。
事实上,长江10年禁渔,不仅仅只有长江的鱼儿们数量增多,长江江豚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就在这个月,长江镇江段还出现了罕见的“长江江豚”,它们在此嬉戏玩耍,专家解释说,它们在这里出现,很大原因是因为当地渔业资源开始回升,而且这里水流缓慢还存在回流,非常有利于长江江豚在这里停留狩猎。
长江葛洲坝下游江段还观测到了今年新出生的幼年江豚的身影,这也说明了长江江豚正在逐渐恢复,长江生态正在逐渐好转。
鱼群变多,为何还要10年禁渔?
很多人不理解的是,明明长江禁渔才2年,鱼群就已经多到能把水染黑,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实行10年禁渔策略?
事实上,长江虽然鱼群变多,但仍旧潜藏危机。
首先是长江鱼儿虽然多,但各种生物的恢复速度不同,有些生物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长江禁渔之后,当地的鱼儿们没了渔民的捕捞,虽然存活率大大提升,但是一些原本就稀少,以及繁殖能力弱的个体,恢复速度并没有那么快,短短1-2年种群也难以恢复到无危水平。
以长江江豚为例,它们每次只产1胎,而且整体种群数量并不多,只有1000多头,1-2年的保护时间,根本不足以让它们脱离濒危环境。即便是10年禁渔,也只能提升部分数量,需要长期保护。
其次,长江生态链并未恢复。
鱼儿增多虽然是好事,但生态链并未恢复,意味着一些繁殖能力强的鱼儿在没有天敌的制约下,很容易泛滥,甚至会威胁当地生态。
比如:长江5湖因为禁渔,导致湖泊内鱼群泛滥,鱼多到将湖泊内的藻类和植物都啃食干净,这就会导致湖泊内的能量无法满足鱼儿的生存,鱼儿就会大量死亡。
大量死亡的鱼儿又会反过来导致水体污染,使得湖泊变成“臭水湖”。所以,当地必须要捕捞一部分鱼儿,维持当地生态平衡。
长江10年禁渔,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繁殖能力强的鱼儿,主要是为了恢复当地生态链,让当地食肉鱼类回归。
比如:水老虎“鳡鱼”,它们非常凶猛,而且体型非常庞大,在野外环境下,会捕食大量的鱼儿,以鳡鱼为代表的食肉鱼儿数量增多后,当地生态链才算健全。
10年禁渔只能让野生鱼儿繁殖2-3个世代,这对于增加鱼群的基因多样性非常有必要。
我们现如今吃的鱼,虽然大多都是养殖鱼,而且养殖鱼已经能够实现在人工环境下产卵,孵化,但是人工养殖的生物在经过多代繁殖之后,都会出现种群退化,抗病能力变差等,为此必须要每隔一段时间与野生个体进行复壮,所以我们的餐桌鱼类仍旧离不开野生鱼类。
另外,野生鱼群潜藏着各种可能,有可能培育出新型品种,比如:刺少的鱼,个头更大的鱼,或者是味道更美的鱼等。
其中长江野生鱼类资源丰富,一直是我国的资源宝库,保护长江鱼群安全,也是在变相保护我们的餐桌安全。
现如今鱼儿虽然数量较多,但四大家鱼需要3-4年才能长大,10年禁渔也只能让它们繁殖2-3个世代,从保护鱼群多样性来看,10年禁渔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