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6.5°C-19.6°C
澳元 : 人民币=4.8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什么无数聪明人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 达克效应与思维定势

2022-04-18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着特有的规律,而有些人之所以看起来比我们更加聪明,也更有远见,主要是因为他们很轻易的就洞察到了事情的本质,把握到了事物的运行规律,如此一来,他们才能不断的激发内在的潜能,进而创造出更利于自身发展的周围环境。

只不过规律是复杂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就以电影《教父》中所提到的那句话为例:“花一秒钟就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也看不清的人,注定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若想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人除了发掘表层信息以外,更要从它的深层去寻找内在的含义。

为什么无数聪明人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 达克效应与思维定势 - 1

在挖掘内在本质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只是浅尝辄止,自认为看清了一切,殊不知了解到的只是皮毛。

而那些真正有见地且思想开阔的人总是无比的谦卑,正是因为他们看清了宇宙之大,品类之盛,所以才清楚地意识到自身有多渺小,而自己所了解到的东西有多么匮乏。盲目的自信与空空的大脑脱不开关系,越是不知敬畏,不知真相,越是狂妄自大,不把一切事物都放在眼里。

之所以说有些人花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其实是因为他们努力了一点,就觉得探究到了真正的规律,从而止步不前。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名叫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就合理的解释了这种心理,越是有着非理性认知的人,往往越自信。

为什么无数聪明人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 达克效应与思维定势 - 2

在实验过程当中,那些在逻辑和推理中表现较差的人压根意识不到自己的能力深浅,他们反而觉自己的能力很强,明明真实水平只有12分,可他们却把自己看成60分,如此巨大的差距足以验证人对自己的非理性认知会出现盲目自信的情况。

盲目自信会让人自我欺骗,从而停止对事情规律的探究,长此以往,个体会越来越懒于思考,最终变成愚蠢之人。

浅尝辄止是许多人的共性,毕竟人类天生好逸恶劳,唯有在你真正热爱某一领域或者某一件事的时候,才能发自内心地去探究该领域的一切,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又会有几个人拥有这样的热情呢?

为什么无数聪明人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 达克效应与思维定势 - 3

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就意味着你要对抗人性,对抗浅尝辄止的甜头,这显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正因如此,许多人都三分钟热度,研究了一段时间就停下了脚步。

深入的探查事情的真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很多人都自我安慰,表示自己做了60%就已经超过了大半的人,他们却不知道,这只是12%而已。

前方的道路很辛苦,一路走下去必然会面临着数不清的坎坷与障碍,再加上骨子里好逸恶劳的品质,更是让人们难以坚持下。

尝到一点甜头就自诩聪明,殊不知真正有智慧的人通常都觉得自己很无知。聪明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当你自认为自己聪明的时候,它只会让你堕入无尽的深渊。

为什么无数聪明人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 达克效应与思维定势 - 4

浅尝辄止的人往往会通过自我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行为来歪曲现实,缓解内在的负性情绪与消极体验,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不过这么做固然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却也很容易致使其一叶障目。

所谓的自信与聪明并不是绝对真实的,这只是面对挫折的自我防御机制罢了。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SigmundFreud(1856.5.6-1939.9.23)提出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Self defense mechanism theory)中指出,自我防御机制就有如人的免疫系统,它主要是为了减缓负性体验和情绪而存在的。

它虽然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但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并且他目前所处的位置一定是山峰,那他肯定不会继续向前了。

为什么无数聪明人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 达克效应与思维定势 - 5

可是对于坚持的人而言,他们总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只不过站在半山腰处,还远没有达到最佳的水准。

如何才能探究事物的本质呢?这是一个十分深奥的话题。但我们可以明确一点,探究来源于无知,因为不解,所以才想不断的探索。

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能说明你并不是真的聪明,而是自认为聪明。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不妨在评论区下方共同探讨一下吧。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