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辫子有多脏?英国的一位美女回忆:想吐,吃饭难以下咽
华夏王朝历代以来都是要蓄留长发的,这一点被看成是古代汉人的一个标志之一,认为只有野蛮人才会披头散发,所以这是哪个时代华夏和周边蛮夷的一个区分,因为华夏从原始社会末期和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最后却成为了最为文明的一个国家。
中国古人不区分男女都是要留着长发的,今天因为汉文化和传统国学的再次兴盛,很多人也喊出了恢复长发礼仪的口号,有的人甚至以身作则开始蓄留长发,但中国朝代之中最后一个清王朝却是一个例外,因为清朝的百姓到皇帝基本上都是留着的大辫子。
这根辫子基本上都会伴随大家的一生,所以被看成是清朝人的一个历史特征。在清朝之前的中国古代华夏王朝之中,如果不带帽子和穿一些朝代特色服饰的话,那你走到大街之上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这是因为华夏民族的服饰从周朝到现在都是代代相承的。
没有人说哪一个朝代敢有那种巨大变化,汉服一直都在,也一直都有,这些都是华夏衣冠,只有清朝改变了这一切,最后成为了众多朝代之中最为不同的一个,他们的那根辫子也被人称呼为使得大家的颜值下降了好几个水准,不复华夏衣冠美貌。
清朝辫子头的变迁
清朝辫子头其实是从明朝末年开始的一个推行,因为我们在岳飞岳爷爷打金人的时候也没有看见当时的金国人高这种辫子头,那个时候大家虽然是不同的国号,可是对于服饰和发型依旧是采纳的先进华夏代表,可是为什么到明朝末年之后的后金和入关清朝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这是跟当时的具体情况有关系,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清朝辫子头其实是起源于满洲人的发型,满洲人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以及塞外女真这多个部分共同组成,当年后金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就开始在自己统治的辽东推行了这种发型,但是困难是相当的大。
因为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长发和束发的那种样子,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这个样子,所以遭受到的反抗也是比较激烈的,但后金皇太极和后面的多尔衮以及顺治皇帝都在这一点上不让步,最后还是都妥协了,清朝300年的时间之中,这种辫子头也是经历了许多变化的。
一开始的时候少部分的辽东士兵和将军投靠了女真人,比如后金著名的驸马李德芳与卖国求荣的孙德功就是辫子头的一个先驱者,其他很多辽东百姓看到大明战事不利,为了活命下去也将只能妥协,然后就是一步步的入关,中国民众从过去的华夏长发到后边人人后面一个细小辫子。
金钱老鼠尾到后面的牛辫
今天诸君子所看到的清朝人后面甩动的大辫子很粗壮,犹如我们看到的牛尾巴和马尾巴一样,其实这是清朝末年的发型,到后金时代和清朝前期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清朝前期的辫子很小,那个时候负责剃头发的理发师要将辫子控制到铜板里面的那个钱眼大小才行。
因为辫子很小,整个人剃头之后都很难看,人的精气神都下降了,犹如过街老鼠一般,所以这种辫子头在那个时候被称为“金钱鼠尾”。前面额头和整个头顶的头发都要被清理得很干净才行,只有专门用来编织辫子的地方才会留下一点点头发。
这样丑陋的发型被很多江南明朝士大夫看成是蛮夷的象征,很多人为了不剃头发最后壮烈殉国,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活了下去,因为他们心中还有对于这个俗世的留念,比如为祖宗传承香火,为这个民族的汉文化继续奉献,为大清的功名富贵博取一把,有了执念之后自然就很容易活着了。
一开始辫子很小很少,洗头的时候也是很方便,在清水之中随便一洗就干净了,如果实在是太邋遢的话,烧一锅热水也可以洗干净,所以清朝初年的百姓辫子头丑虽然丑了一点,但味道至少还是不重的,这种细小的辫子到后面则又是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化,那都是一些什么变化导致臭不可闻的呢?
清朝中期辫子头的变化
清朝中期准确的来说其实也就是乾隆皇帝统治的中后期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面很多人包括满洲八旗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脑壳上面的头发被剃光了十分的难受,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狠人,出汗之后汗水就顺着脑门流了下来,冬天的时候又会因为太冷,脑袋上面没有足够的头发容易受寒生病。
这种现实需求使得清朝的辫子头开始放松了政策,一些人开始将头发蓄留的多了一部分,到清朝中期的时候见到的辫子头和家里养的猪尾巴大小差不多大,所以史学家将清朝中期的那个发现叫猪尾巴。这点头发其实还不够,但大家都知道皇帝看着的,不能够太过分,那个时候的乾隆老爷子十分的固执坚持满洲传统,虽然他自己躲在后宫之中穿汉服乐此不疲。
北方的时候冬天特别冷,那个时候人均寿命又断,所以大家为了多活几年,不仅将头上的头发偷偷的蓄留多了一点,也开始出现了清朝男人特有的一种瓜皮帽子,这个帽子没有其他的作用,就是为了御寒,老人家曾经总结生活经验说过,热了不要紧,冷后害重病。
清朝负责监督服饰和发型这方面的官员自己都这样做了,看到大家也这样做,也就没有说什么了,其实这也算是法不责众的一个表现了,乾隆老爷子的头发还不是越来越多,那个时候其实也有一种恢复到明朝长发的呼声,只不过都被乾隆自己一手掐断了,后来习惯了也就没人敢暗示了。
清朝后期的辫子头臭不可闻
清朝后期的时候,还是因为剃发政策的放宽松和抵御寒冷的需要,所以清朝男人的辫子头变得越来越粗大,原来是前额与头顶的头发都要清理干净,后面则是变成了前面额头定时剃发就行,头顶的头发密度已经恢复到了和明朝人长发差不多了,只是被编制成为了辫子而已。
清朝末年的时候因为几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所以使得国家大门洞开,很多外国人来到了中国,他们看到中国的一切都十分的好奇,中国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三寸金莲小脚都成为了他们观察的对象,在他们的眼中清朝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整个欧洲国家加起来都没有清朝大的伟大国度,这辈子有幸来到中国自然是要好好的观察和记录一下。
出于这种私心的考虑,所以那个时候的外国人特别喜欢写日记,把自己在清朝的所见所谓记录下来,后面技术进步之后,很多外国人带着相机和录像机开始游历中国,今天我们能够看到清朝许多民生和山川人文景色,在内心之中还是要有一丁点感谢这些外国人的。
根据一名英国人的记载说和自己打交道的清朝商人的辫子简直就是臭不可闻,甩动时候散发出来的恶臭和甚至差点让自己呕吐,有的男人辫子上面布满了头油。辫子上面还有有一种白色的小虫子,而清朝人则是笑着拿起介绍说这叫跳蚤,然后放入嘴巴中,嘎嘣一声结束了它的生命。
总结
这名英国人见到的清朝商人辫子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当时清朝穷人的辫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基本上也是可以想到的了,那个时代能够保证自己辫子清爽干净的大概也就只有八旗子弟和官员大商人了吧!老百姓连明天的太阳看不看得到都还是一个问题,又有谁会天天打理自己的辫子呢?当大家都处于这样一个味道的环境之后也就自然不会觉得臭不可闻了。你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