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19日 15.7°C-17.6°C
澳元 : 人民币=4.6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永乐大典》失踪之谜

2021-11-0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永乐大典》是一部古今中外所罕见的大型类书,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杰出的“百科全书”。明成祖朱棣,这位传奇皇帝,迁都北京,派遣郑和下西洋,处处显示出他的雄才伟略,下令编撰《永乐大典》是他的又一大手笔。朱棣的雄心在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实施,高僧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带领3000多文臣接手了这项任务,前后耗时4年。《永乐大典》的规模是空前的,就算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是惊人的。《永乐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已能见到的《永乐大典》加起来,不到原书的4%,96%的《永乐大典》不知下落!更令人不解的是,目前全世界各地收藏的《永乐大典》全都是副本,而正本至今一卷也没有发现。

《永乐大典》失踪之谜 - 1

失踪的《永乐大典》正本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翻开翻开历经几百年沧桑的《永乐大典》专家们发现,这里收藏的所有《永乐大典》有一些共同特征:从纸张看,这些《永乐大典》用的是嘉靖时期的皮纸,也叫白棉纸,而且,书后都注明了重录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及圈点人姓名。可以推断,这些《永乐大典》全部是明嘉靖时期的抄本。不仅如此,专家们还发现,目前全世界所能见到的《永乐大典》都不是永乐年间编撰的。

那么,《永乐大典》除了永乐年间的这个版本之外,到底还有几个版本?永乐年间的版本为什么一册未见呢?据史书记载,《永乐大典》修成之后,明朝历代帝王中查阅过《永乐大典》的却寥寥无几。明世宗嘉靖皇帝却是一个例外。继位于1522年的嘉靖皇帝在明朝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光彩的角色,在位45年,崇信道教,朝政昏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却似乎对《永乐大典》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嘉靖36年四月(1557年),皇宫发生大火,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楼受到威胁,情况非常危急。嘉靖皇帝一夜下了三四道命令,令人登上文楼抢救《永乐大典》。幸亏抢运及时,《永乐大典》才能逃过这次浩劫。嘉靖皇帝因此心有余悸,决心将《永乐大典》再抄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大火之后的第5年秋天,工程浩大的重录工作正式开始。据史书记载,重录的《永乐大典》在内容,格式,装帧方面与原本如出一辙。此后,《永乐大典》便有两个版本。现在人们习惯于把永乐年间的第一个版本称为永乐正本或永乐本,把嘉靖年间的重录本称为嘉靖副本或嘉靖抄本。目前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永乐大典》均是副本。这就是说,《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了!11095册《永乐大典》正本已经彻底消失了几个世纪。

《永乐大典》失踪之谜 - 2

关于正本失踪的两种猜测

围绕着《永乐大典》正本的是一个个讳莫如深的谜团,甚至有学者将之称为“中国书籍史上的最大疑案”。关于正本的第一种说法,是毁于清乾清宫大火说。清朝末年的一位学者缪荃提出了这种看法。乾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顺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重修。然而,我们目前所见的乾清宫并不是建成于这个年代,而是嘉庆二年(1797年)之后修建的。重建的原因,正是因为嘉庆二年发生的一次火灾,将整个乾清宫几乎彻底毁灭。

那么,《永乐大典》正本是否像缪荃所说,在当时藏于乾清宫,而且毁于这场大火呢?对《永乐大典》研究多年的张忱石先生对这种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乾隆九年至四十年间,清政府曾对宫中藏书清理过,所有善本典籍全部集中在一起,编成了《天禄琳琅书目》。《永乐大典》是书籍中的庞然大物,又有一万多册,假如正本在乾清宫,是极容易发现的,怎么可能不被编入《天禄琳琅书目》呢?

关于正本失踪的第二种说法是毁于明亡之际说,也就是认为它们被李自成焚毁了。当年,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队攻占北京,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可是这种辉煌只维持了短短40天,吴三桂、多尔衮的满汉联军便击败了这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在李自成匆匆撤离北京之际,他将怒火发泄在京城这些几百年的宫殿和城楼上,下令放火焚烧。《永乐大典》正本是否在此时无声无息地全部化为灰烬了呢?在张忱石看来,这种说法也没有真凭实据。当时烧毁了许多古籍但并没有资料记载烧的就是《永乐大典》,这只是一种猜测。

尽管众说纷纭,但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是,几百年来,《永乐大典》正本却再未现身过,所有的正史野史也找不到关于正本的准确记载。

新的猜测

面对一个困扰了世人几百年的谜团,应该从哪里着手,才能够解开《永乐大典》正本之谜的真相呢?栾贵明先生是当今研究《永乐大典》的权威学者,他认为,破解《永乐大典》正本之谜,应该从它历史上最后一次被准确的记载,并且在当时确实存在的时间人手,也就是嘉靖皇帝重新录副本的年代开始,这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栾贵明认为,《永乐大典》正本最后出现的时间是在嘉靖的丧葬期间,所以,这两者之间应该有密切的关联,从这个地方追踪下去,或许可以有意外的发现。

《永乐大典》失踪之谜 - 3

栾贵明发现,礼仪日程表明,嘉靖皇帝是在死后三个月才下葬,此时已经到了隆庆元年三月。而新皇帝表彰抄写人员的日期是在隆庆元年四月,但这并不是抄录能完成的最后日期,所谓抄录完成的日子应当在四月之前。嘉靖的丧葬与正本的失踪如此巧合,这难道真的是某种巧合吗?

学者认为,《永乐大典》的消失,带有明显人为的突然性质,而人为的焦点显然在嘉靖皇帝。对于中国古代帝王来说,死后要带走自己生前所喜爱的东西,无一例外地都会选择陪葬这种方式。而对于嘉靖皇帝的丧葬,令人立刻联想到他自己几乎经营了一生的地下皇宫——永陵。永陵,始建于嘉靖十五年三月(1536年),历时12年。史实表明,这个时期,明朝经济发展最好,政治稳定,国力强大。嘉靖修建永陵的同时,行有余力,还大规模地修补了前七陵,加建气势恢弘的石牌坊等重要建筑。嘉靖皇帝修建如此大规模的永陵,是否在环境上对珍藏《永乐大典》正本作了充分的考虑呢?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姚振兴院士和王谦身研究员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他们曾经对另一座地下皇宫——定陵做过一次微重力的试验。

从定陵微重力试验获得的启发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他在位共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他生前奢华浮逸,陵墓的规模豪华巨大,仅次于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和嘉靖的永陵。但是,定陵的受人关注却是因为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定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被打开地宫的陵墓。地宫,明朝官方文献称之为“玄宫”,是安放墓主人棺椁及随葬晶的地方,通常是整个陵寝建筑核心部分,也最富有神秘色彩。现在,定陵地宫的规模形状已经非常清楚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种前、中、后、左、右五殿分别由三条隧道相连的结构被专家们称为“五室三隧”结构。那么,用微重力方法对定陵地宫进行测量,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它能反映定陵地宫的规模形状吗?

《永乐大典》失踪之谜 - 4

王谦身和他的同行开始了这项工作的摸索,微重力方法属于无损探测,不会对地面和地下建筑造成损害。结果很快出来了,一张关于定陵地宫的重力异常分布图呈现在专家面前。按照专家们的分析,线条越密表示重力越大,线条分布越疏,表示重力越小。专家们惊喜的发现,这张分布图与定陵地宫的形态非常吻合,也就是说,重力线条稀疏的部分正是地宫的位置所在。但是,面对永陵这样一个未被开掘、处处充满神秘色彩的陵墓来说,如何取得有效的重力数据,掌握永陵地宫准确的位置规模,成了摆在姚振兴和王谦身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按照专家们的设想,为了存放巨大的《永乐大典》,永陵地宫也许会比定陵地宫多出一到两个侧殿,这应该是保存《永乐大典》的书房。

按照这种假设,永陵地宫的重力场分布图将比定陵地宫的重力场分布图更为复杂,但应该和设想的地宫形态相吻合。也就是说,如果永陵地宫的重力场分布图确实显示比定陵多了两个侧殿,那么,存放《永乐大典》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没有多出的两个房间,就要看情况了。如果地宫规模大,也有存放的可能,但如果规模和定陵差不多大,这种存放《永乐大典》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如果《永乐大典》正本被嘉靖带入永陵,将来正本的出土无疑将震惊整个世界。然而,这一切猜想在打开永陵地宫之前只能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消失了几个世纪的《永乐大典》正本,也许还有更多未解的谜团,等待着人们不断的探寻。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