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5日 18.6°C-20.4°C
澳元 : 人民币=4.67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2021-09-10 来源: 百度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最近天气转凉,可能会有人感到上身燥热,喉咙肿痛的情况,更有甚者还经常性发热出汗,但与此同时腿脚却一直都是冰凉的,连小腹也一直冷痛。而这种“上火下寒”的症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焦淤堵!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

中焦是脏象学说中三焦之一,是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

中焦是指胃部的上端和下端的中间,其中包含了脾脏、胃部、胆等多个器官,在肋骨之下,肚脐之上,中焦能够反映消化器官直接协调工作的效果。肋骨之上是上焦,集中了心、肺;肚脐以下到外生殖器,则是下焦,集中了大小肠、肾和膀胱。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2

《灵枢·营卫生会》中提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中焦脾胃受纳腐熟水谷,由脾之运化而形成水谷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输布以化生营气,这个过程好像沤渍食物使之变化一样。

上焦接受来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宣发敷布,布散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如同雾露蒸腾一样。“下焦如渎”是指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主分别清浊,将脾胃运化后的废物排泄出体外的作用。

三焦之中,中焦脾胃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外湿及内湿作用于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之

后,机体水液代谢遇到障碍,多余的水液停留在人体内,便会出现诸如胃纳差、身重如裹、咳嗽有痰,大便黏腻等表现。中医认为,水饮停聚,就会生湿生痰,而痰湿又进一步加重中焦运化负担。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3

“上火下寒”是中焦阻滞的典型表现,换句话说,就是口腔容易上火,而脚却很容易冰凉。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道路堵塞,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中焦堵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肚子大且硬,同时口气很重,吃东西不消化。

导致中焦不通的坏习惯

1、饮食不节制

素问中有一句话:“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吃得太多,超过自己的消化能力,就会损伤肠胃功能。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4

多食、过食、嗜食、暴食,都会损伤脾胃。长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过食生冷,冰冻寒凉的食物,容易伤脾胃,使中焦运转失常,聚湿生痰,形成痰湿。

过食生冷寒凉之品会影响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使水湿停滞胃肠,加重中焦负担,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情绪不舒展

肝主疏泄,主升,主动,有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调畅情志的作用。“怒伤肝思伤脾”,在反复持久的情志不舒情况下,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5

中医认为肝气不舒会损伤脾胃。不良的情绪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生气、紧张会令胃酸分泌增多,导致人体消化不良。

若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引起“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从而加重中焦淤堵。

3、久坐不运动

《黄帝内经》中说“久坐伤肉”,其实伤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水湿不化,聚湿生痰。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6

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节奏太快,压力大,由于工作紧张,竞争激烈,所以经常熬夜,昼夜不分。没有休息好,就会导致脾胃虚弱,从而体内有湿气,那么中焦自然而然得就被湿气堵塞了。

疏中焦,调脾胃

清代《温病条辨·杂说》中提到:“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就是说治疗中焦病证时,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调节脾胃升降之功能,恢复其平和的生理状态,犹如秤所保持平衡一样。今天就从运动和饮食2个方面教大家疏通中焦淤堵。

1、运动坚持八段锦

中焦淤堵的人大多体内湿气较重,饮食较为油腻,缺乏运动,从而身体疲惫提不起精神,但其实湿气越重,越要坚持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出出汗,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动能生阳”增加阳气,更有助于散湿。

坚持适量的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阴雨季节、湿冷的气候不适宜运动,最好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运动。可选择快走、武术以及打羽毛球等,使松弛的肌肉逐渐变得结实、致密。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7

特别推荐八段锦,比较舒缓简单的运动方式。尤其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可以提升阳气,通经泄热,平衡我们体内的阴阳,让任督二脉通畅,肾水上济,促进心火与肾水相交。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8

双手攀足,可以牵拉膀胱经,刺激督脉,同时牵拉肾经,充盈经气。这么一拉伸,也能活动我们的中焦,同样动便可清,清理我们中焦积留的浊气。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9

2、饮食调养最重要

中焦毕竟是一个主管消化食物的位置,饮食调理其实是最适合不过的方法了。

推荐2种食材,一个是鸡内金,一个是山药。

鸡内金运转中焦气机,中焦运转,则脾土能行其化物之职,脾胃的各种气郁、瘀血、痰浊、食积甚至结石都可以运化掉而从肠道排出;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0

山药可以修复受损的肠胃黏膜,而且山药里的淀粉酶还可以促进肠胃的消化吸收,对于养胃护胃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用鸡内金化瘀,山药护养脾胃,中焦就可长久畅通。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1

鸡内金属于鸡的内脏,是鸡胗里一层黄色的膜,民国大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说,“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用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2

张锡纯医师本人就十分喜爱用鸡内金来治疗别人的脾胃问题。有一位叫龚庆龄,三十岁,胃脘有硬物堵塞,已经好几年了,饮食减少,感觉吃什么东西都“不能下行”。张锡纯给他诊脉,其脉象沉而微弦,右边尤其如此,张锡纯认为这是他的胃中有积,胃气难以下行,所以阻塞了气机的下降,于是,张锡纯开方子,鸡内金一两、生酒曲五钱,一共就两味药。结果是服了几剂以后,硬物全消。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3

这是鸡内金的化积的作用,现在物质丰富,大人小孩都很容易吃多了,积食的人特别多,吃点鸡内金就可以好。现在自己在家杀鸡的人少了,要是有,可以把鸡胗上面的皮留下来,晒干磨碎了弄到饭里吃掉。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4

只不过鸡内金的味道怪,很多人都不吃,就无意中浪费了这么好的清血瘀食材,其实把鸡内金加工一起,配合别的食材一起吃,味道也吃不出来的。教你们一个鸡内金的食谱:

砂仁鸡内金桔皮粥

材料:鸡内金、陈皮各5克、砂仁3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鸡内金、砂仁、干桔皮共研成细末,待粥熬至将熟时下入,直至粥熟烂离火,调入白糖即成。

这个粥可以消食导滞。缓解小儿疳积,胃纳减少,恶心呕吐,烦躁哭闹等症。对于有消化不良啊或者是恶心呕吐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而且还可以缓解烦躁。

山药味道甜润,性平和,归肺、脾、肾三经,补脾止泻,养肺宁嗽,固肾益精,养阴止渴,既是一味补益良药,又是常用的药膳原料,药性温和,最适合老人小孩调理脾胃。与鸡内金一样,煲粥养胃效果最好。

鸡内金蒸蛋

方法:鸡蛋打散,搅拌均匀,往鸡蛋中加入两倍的米汤,放点盐,加入一勺鸡内金,上锅中火蒸,水开之后,蒸15分钟关火即可,蒸的时候锅盖留出一点缝。蒸好后可以撒点醋和香油。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5

鸡蛋羹我们都吃过,醋和香油,能很好地遮盖了鸡内金本身的味道,而且蛋羹加盐有了咸味,也能遮住鸡内金淡淡的苦味,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入口了。

如果没时间做菜的话,推荐你一个鸡内金山药饼,这个鸡内金山药薄饼,配料表可以看下图,除了鸡内金外,还添加了补虚的黑芝麻白芝麻,健脾养胃的铁棍山药,祛湿的茯苓粉,除此之外就是小麦粉和食用盐了,没有额外的添加,很健康。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6

除了鸡内金,我最看重的就是里面的铁棍山药,对吃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铁棍山药”分垆土地山药和沙土地山药两种。

其中垆土地山药短,外观不是非常直。表面有铁锈斑、断面细密、粘液足、上锅蒸15分钟熟,皮轻轻一拨就掉,口感干绵甜糥、粉质足。

但因垆土地硬实,所以垆土地山药质地硬,口感好,营养价值也相对较高。

这个鸡内金山药饼里用的也是垆土的铁棍山药,一片一片的独立包装,每一片都浓缩了原料中的精华。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7

焦脆的山药饼进入口腔,会尝到几种原料混合的美味,不同于干涩难嚼的饼,这一片片山药饼整张都是焦香酥脆的,每一口都飘香四溢。

大口咀嚼的时候,小麦面粉、鸡内金、山药、茯苓、黑白芝麻的香味在口腔里一起炸开,略带点咸味,感觉像吃到了小时候久违的味道。

感觉作为下午茶的小零食都很适合。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教您2招疏中焦,调脾胃! - 18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