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0日 16.6°C-20.2°C
澳元 : 人民币=4.6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娃跟奶奶比跟我更亲,隔代育儿会影响亲子关系吗?

2021-09-06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最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说起“隔代育儿”的问题,其中共鸣最大的就是“孩子如果老人带的多,会变得不亲妈妈”。

这一部分妈妈认为:孩子跟老人更亲近,就是因为老人事事顺着孩子。但真的是这样吗?

果仁妈今天的文章就来聊聊:

孩子为什么会跟老人更亲近?隔代育儿的烦恼是因为陷入了哪些亲子关系的误区?我们如何跟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1

孩子为什么会有更亲老人的表现?

1、不是更亲老人,只是孩子处于不安全依恋中

发展心理学家玛莉·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跟其同事为了测试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专门设置了一个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r situation)。

这个实验主要是将一名婴儿带到一个不熟悉的摆满玩具的房间里,然后观察:

1.当母亲在身边时孩子对环境的探索情况;

2.当陌生人进来,母亲离开时孩子的反应;

3.当母亲重新回到房间时,孩子的反应。

娃跟奶奶比跟我更亲,隔代育儿会影响亲子关系吗? - 1

图片来源 | Shirota Yuri,Unsplash

最后玛莉·安斯沃斯将这些幼儿的不同反应归类为:

安全型依恋 :母亲离开时会难过,母亲回来时会去接近和感到快乐;回避型依恋 :母亲在时不会关注母亲,母亲离开时也没情绪变化,母亲再次回来也不会去寻找母亲;拒绝型依恋 :母亲离开时会大哭,母亲回来会生气会打推妈妈;紊乱型依恋 :妈妈在时也会不安,妈妈不在了会找妈妈,妈妈回来了会跑开或突然哭泣。 [1]

简单理解就是: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把妈妈当成了安全堡垒,妈妈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的来源,但不安全依恋(回避型依恋、拒绝型依恋和紊乱型依恋)的孩子无法通过妈妈获取安全感,她对外新鲜事物的探索更容易表现出害怕和犹豫。

而幼儿对外的探索离不开内在安全感的建立,如果妈妈不能给予幼儿安全感,那么孩子就只能通过其它的方面来获取安全感。

所以“更亲老人”的孩子,只不过是“不安全依恋”下对安全感的自我选择。

2、亲近老人是孩子的成长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通过给恒河婴猴两个不同材质的妈妈来研究亲子关系。实验中,这两个“妈妈”分别是“能喂奶的铁丝妈妈”和“用棉布填充的温暖绒布妈妈”。

通过这个实验,哈洛发现虽然“铁丝妈妈”能提供食物,但恒河婴猴更多的喜欢待在“绒布妈妈”的身边,尤其在受到惊吓时,第一时间寻找的是“布妈妈”。

娃跟奶奶比跟我更亲,隔代育儿会影响亲子关系吗? - 2

图片来源 | Marcos Paulo Prado,Unsplash

但绒布妈妈抚养长大的猴子后续出现了不合群、性格极其孤僻的情况,所以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绒布妈妈”变成了可以摆动的样子。

社交方面,每天给婴猴一个半小时与其它正常猴子玩耍的时间,通过这次改进,“绒布妈妈”养育的婴儿猴基本与其它自然猴子无异。[2]

哈洛通过这个实验,提出了亲子关系存在的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这三个变量,对满足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至关重要。

所以现实生活中,当父母无法长期陪伴孩子时,老人就成为孩子的照料者和运动玩耍的陪伴者。这种情况下,孩子为了成长的需要,自然就会去寻找老人建立稳定持久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只是孩子成长需要的自然选择。

2

亲子关系的误区

误区一:对孩子付出了就应该跟父母亲

— —不,安全感才是亲子关系远近的关键

好不容易放假想带孩子出去玩,享受独处的亲子时光,却发现孩子说奶奶不去自己也不去;

最近加班多没陪孩子,买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找他玩,结果刚给孩子,孩子就直接跑去找爷爷玩;

内疚陪孩子时间少,所以总想着找天补上,可回头看孩子不领情。

娃跟奶奶比跟我更亲,隔代育儿会影响亲子关系吗? - 3

图片来源 | Marcos Paulo Prado,Unsplash

其实,孩子少的不是家长想补偿的心,而是家长给予的安全感。

长期缺乏陪伴,家长在孩子的心里不再是安全基地,探索和玩耍的第一选择也就不再是自己了。

而安全感从不是简单的一两次付出就可以获得,而是只有孩子认定你是能帮助他的人,才能获取他对你的安全感。

所以,我们要获取孩子的亲近,首先要让孩子对我们产生安全感,不然任何的付出都是白费。

误区二:小时候陪的少,才会不亲父母

— —不,比起数量,亲子关系更看重陪伴的质量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婴幼儿期,父母的陪伴对亲子间的亲密关系非常重要,但陪伴时间和亲子关系的亲密度,却并不是成正比。

朋友里有两个家庭,一个家庭父母都是上班族老人带孩子,但爸爸每天下班回家一定会带孩子下楼玩一个小时。而另一个家庭妈妈全职带孩子,两边家庭孩子也经常一起玩,他们各自对父母的依恋态度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

娃跟奶奶比跟我更亲,隔代育儿会影响亲子关系吗? - 4

图片来源 | Parizan Studio,Unsplash

所以,陪伴时间多的家庭,只是有更多的机会获得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陪伴少的家庭不代表亲子关系就一定很差。

只不过是陪伴少的家庭就更需要父母珍惜陪伴的每一分钟,让自己更有技巧地去做亲子陪伴。

3

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1、EPC法则,让孩子喜欢上你

多数时候亲子关系的紧张,其实是成人自己的行为将孩子越推越远,而缔结稳定健康的亲子关系,我们可以采用EPC法则。

EPC法则其实就是:

先共情 (empathy)后给建议 (proposal)目标要一致 (congruence)

具体来说,就是面对孩子的行为,我们应该先给到共情,然后再给孩子建议,让孩子感受到一致的目标。

娃跟奶奶比跟我更亲,隔代育儿会影响亲子关系吗? - 5

图片来源 | Scott Webb,Unsplash

例如:孩子在椅子上跳来跳去,一般情况下为了安全肯定要阻止孩子,但阻止的结果,多数会让孩子跳得更慌,或者大人和孩子一起陷入情绪僵持。

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妨给到孩子跳椅子的建议,可以跟孩子说:“你在椅子上跳的很开心,我也很想跳(给到共情),但这个椅子太小了,跳来跳去不安全。能不能我们一起在地板上跳,然后画上格子?我知道一个很棒的跳格子游戏要不要一起(提出建议+一致目标)?”

这样的方式,相对于直接说“不可以”,区别是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目标的一致会让孩子对建议的抵抗情绪变小,从而更容易对家长产生信任,而亲子关系的基础,就是信任带来的安全感。

2、爱屋及乌,让孩子学会更宽广的爱

蒙特梭利博士曾指出,6岁前的孩子,其学习方式与成人是不同的——他们拥有特殊的“吸收性心智”。她在书籍《蒙台梭利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写到:

吸收性心智仅存在于6岁前,是儿童特有的无意识的记忆力,是吸收环境并加以适应以形成人格的能力。

简单点说就是,六岁前的孩子是一台照相机,他会把遇到的事和人都拍下来作为行为的参考。

如果我们因为孩子亲近老人,就对老人有排斥,那么孩子也将学习到这种狭隘的关爱。

所以不妨爱屋及乌地去对待孩子亲近的老人,让孩子学习我们和老人之间的相处方式。

娃跟奶奶比跟我更亲,隔代育儿会影响亲子关系吗? - 6

图片来源 | Ekaterina Shakharova,Unsplash

其中,相处的核心就是“谢谢+对不起”。

对待老人的帮助,我们要及时地表达感谢,小到递过来的筷子,大到帮我们带孩子,让孩子从细节中学会感谢和爱。

而对待过错的行为,或者过激的言语也要及时的道歉,让孩子明白即使是家人错了也要道歉,毕竟进退有度才是真正的爱,才是一种宽广的爱。

娃跟奶奶比跟我更亲,隔代育儿会影响亲子关系吗? - 7

总之,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孕育孩子心智的开始,家人间的相处方式,也是孩子在环境中获得安全感依据。

孩子的一生会亲近很多人,但内在的安全感却会影响他爱一个人的方式。

所以不要去纠结孩子亲近谁,只要他爱他的家人,你也爱他就足够了。

今日话题

Q:你为孩子更亲别人而烦恼吗?留言区聊聊吧~

- END -

策划丨林乙乙,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

编辑丨羚羊

参考文献丨

[1]Main,Mary,Solomon,Judith(1990)."Procedures for I dentifying Infants as Disorganized/Disoriented during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In Greenberg,Mark T; Cicchetti,Dante;Cummings,E.Mark.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Theory,Research,and Interven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 121-60.

[2] Harlow, Harry F., and Stephen J. Suomi. "Induced psychopathology in monkeys."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33.6 (1970): 8-14.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