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15.7°C-19.8°C
澳元 : 人民币=4.7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智能家居从单品到“全能”,巨头布局前景广阔

2021-07-01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探客Tanker”(ID:TankerTK),作者:王颖,编辑:蛋总,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从单品到“全能”,智能家居巨变前夕》。

“在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1995年,比尔·盖茨就在《未来之路》里作出了预言。

20多年过去了,比尔·盖茨设想的智能家居生活正在一点一点实现。如今,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智能马桶、扫地机器人……已经逐渐成为了家庭中的标配,这些智能家电、智能硬件、安防监控等在软件系统的统一管理下,形成了设备间互联互通的生态。

在懒人经济盛行的今天,智能家居已成为了年轻人摆脱家务、到家就“躺平”的得力帮手。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装修时就会选择做全屋智能设计。

在家庭场景中,无论是安防、照明、家电还是影音娱乐,都可以实现智能化,现在市场中也有形形色色的智能产品推出,还有诸如绿米、UIOT、海尔等提供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公司。

甚至不少房地产巨头已经推出了“智装”概念,交付房屋时就做好全屋智能。

据「探客Tanker」了解,万科、绿地、碧桂园、龙湖等不少地产企业都开始与智能家居品牌合作,在楼盘项目中搭载全屋智能系统。但目前,这种模式尚未形成规模,至今仍未出现真正实现“智装”且成功运行的案例。

想要实现真正的全屋智能,让一切设备围绕人的需求提供准确、个性化的服务,需要建立在对人更深层次行为习惯甚至潜在需求的理解之上,从业者们正不停向这个目标迈近,但我们离“全屋智能时代”到底还有多远?

从单品到“全能”

当前,智能家居行业已经走过了以智能单品为中心,通过实现个别产品智能控制的阶段,开始以场景为中心,在5G、物联网、AI的共同助力下,进入了设备间互联互通的阶段。

小到一盏台灯,大到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都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和智能技术实现集中管理、互联互通,为家庭生活提供便利。

市面上常见的智能家居产品可以以“看”、“听”、“摸”为标准分为三类,其中“看”包含的产品种类最多,比如智能电视、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等;“听”更多是指智能音箱;而“摸”则包含所有带有触摸或点按控制的智能设备。

智能家居从单品到“全能”,巨头布局前景广阔 - 1

图 / 海尔体验店实拍图

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620亿元,随着智能家居产品与消费者需求契合度逐渐提高,到2020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已经突破了1700亿元,近几年的行业规模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尤其智能家电,在智能家居市场中销量占比最高,智能空调、智能冰箱和智能洗衣机的市场占比都超过20%。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窗帘等产品因价格较低且替换性强,近几年销量也在不断增长。

“装修之前逛街偶然看到了绿米智能家居体验店,体验之后感觉全屋智能简直是‘懒人的福音’,我让店员做了下预算,不算家电120平的房子整体需要三万左右,感觉价格可以接受第二天就交定金了。”安装了智能家居的曹女士对「探客Tanker」说。

智能家居从单品到“全能”,巨头布局前景广阔 - 2

图 / 曹女士提供

像曹女士这样原本没计划但偶然接触后选择智能家居的人有很多,这也侧面说智能家居与消费者需求的融合度正在不断提升,即使此前没有了解,但体验后会为这些产品买单。

“我一个人住,回到家打开门的一瞬间灯光自动亮起,小度对我说‘欢迎回家’,我会觉着没那么孤独,虽然自己按一下开关也能开灯,但这种感觉会让我觉得放松。”安装了智能门锁和智能照明系统的张丽萍告诉「探客Tanker」。这可能也是在外漂泊的年轻人在智能生活需求中,得到的情感上的安慰。

不难看出,从最初的路由器,到2018年火爆的智能音箱,再到如今的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的入口在不断演变,整个智能家居市场也在逐步扩大。目前,国内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为4.9%,远低于海外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等待挖掘。

02 行业标准尚未形成

与机遇并存的往往还有挑战,虽然智能家居市场正在进入群雄逐鹿的阶段,但国内市场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复杂,生态培育尚未完成,市场空间还未完全打开。

“我不奢求一声令下冰箱就能把饮料‘递到’我手里,也不幻想科幻片里那样酷炫的环境,但这些简单的设备起码要保证稳定使用吧。我已受够了想开空调时智能音箱突然掉线,想开门时门锁电池故障,不得不借充电宝应急供电,才能把门打开的这些情况。”较早安装了智能家居的刘晓刚(化名)向「探客Tanker」讲述了自己的使用感受。

「探客Tanker」在走访绿米线下体验店时,工作人员打开体验区的房门,原本设置好的灯光自动开启、窗帘自动拉开、背景音乐自动播放居然都毫无反应,等工作人员第二次设置后,这些设备才正常启动。

对此,工作人员解释称:“因为比较久没有使用,所以没反应过来。”虽然第二次开门设置好的程序都正常启动了,但体验感受已经大打折扣。

普遍来看,目前市面上的全屋智能定制一般价格不菲,动辄几万块的智能设备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在海尔智家001体验中心里,一台采用领先保鲜技术能连接多种App,为家庭成员定制食谱的冰箱,售价高达6万元,UIOT和绿米的一套智能影音系统安装下来超过三万元。

因此,全屋智能虽然能在居家生活、影音娱乐上带来极致体验,但对用户的财力要求也很高。

智能家居从单品到“全能”,巨头布局前景广阔 - 3

图 / 海尔体验店实拍图

智能家居从单品到“全能”,巨头布局前景广阔 - 4

图 / UIOT体验店实拍图

据「探客Tanker」了解,智能家居产业链中包含元器件供应、硬件生产、软件系统、产品运营等多个环节,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消费级智能硬件,多数都由ODM或OEM设计,这就导致了产品同质化和品质难把控的问题。

没有统一的标准市场定价,也就意味着缺少行业规则。虽然产品在官网售价都是公开的,但「探客Tanker」走访绿米和UIOT时发现,这两个品牌给同一房屋做定制化方案并给出的报价,两者之间竟然相差两万块。

而且,由于国内智能家居芯片仍以进口为主,且没有统一的底层协议标准,无论是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还是设备间的联通,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过,随着ZigBee标准(也称紫蜂,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上协议)逐渐被市场接受后,越来越多的IoT设备以此连接,预计到2030年ZigBee协议设备的总体出货量将超过38亿台。

提供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绿米和UIOT,在介绍产品连接方式时,也都提到了其智能设备基于ZigBee协议,即使断网设备间的互通也不会切断。

但在5G+AIoT飞速发展的阶段,各大企业都在加速制定自己的标准,苹果、谷歌和亚马逊联合成立了CHIP联盟,华为也发布了其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虽然他们都将自身的云服务数据和接口开放给了生态合作伙伴,但系统间的对接和交流仍存在一定隔阂,要形成整体智能家居生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3 巨头布局前景广阔

事实上,不管是国家对新基建及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还是人们对智能化生活的渴求,都在推动着智能家居产业快速迭代升级,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产业将吸引更多企业及人才的关注。

智能家居产业链涉及零部件供应、解决方案提供、平台型企业等多个环节,当前已有不少互联网巨头以及消费电子龙头入局产业链的上下游,力争在5G+AIoT时代抢先实现全面智能。

从市场现状来看,国内的智能家居竞争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是互联网企业,二是传统家电企业。

从互联网企业来看,各家的智能玩法不太一样。小米是率先提出AIoT战略的互联网巨头之一,有上百家生态链企业提供各类智能产品,如智能马桶、智能音箱、智能门铃、扫地机器人等;百度的DuerOS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则可极大地降低不同产品使用智能语音助手的门槛;通过阿里云物Link物联网平台认证的智能设备,涵盖芯片、模组、网关以及各类终端设备,可以快速集成解决方案。

而传统家电企业由于产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其智能化渗透率也较高,因此在智能家居市场中一直有不俗的表现。以美的、海尔、格力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龙头,均已提出了智能家居战略,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硬件生态,还与百度、腾讯、京东、亚马逊、苏宁等众多平台合作,将单品控制发展为互联互通。

其中,海尔智慧家庭包含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卧室和智慧浴室,其U+智慧生活不仅可以定制操作系统,还能结合大数据、AI提升应用使用和交互体验。

除了龙头企业的布局外,智能家居产品及服务多元化的特性,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在众细分赛道中,大量品牌涌现,虽然一定程度上使智能家居市场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但产品良莠不齐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虽然智能家居市场高速发展的趋势下,无论是品牌的团队建设、产品打造还是市场推广,都在逐步完善,但短期内企业与平台的连接仍存在隔阂。从用户层面来讲,智能家居产品虽然能为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便利,但人们仍会担心设备运行不稳定,以及将存在的隐私安全问题。

总而言之,现有的智能家居产品还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全屋智能的真正要求。

不过,随着智能家居与云端互联逐步加深,边缘计算将在数据传输及反应速度上进一步为智能家居应用带来突破,且随着国内芯片行业的日趋成熟,也将带动智能家居迎来一波新的增长机遇。

而从长远来看,唯有待行业标准规范、智能技术稳定迭代、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国内智能家居才能迎来真正的全屋智能时代。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