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长平之战长达三年之久,其余诸侯为何不起兵救赵?
战国后期,秦国伐韩,却被赵国得到韩国上党之地,秦国怒而伐赵,长平大战爆发。战前的东周列国格局,以强秦对峙众弱,为此山东六国曾多次发起合纵伐秦之战。但在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军被秦围困却为何不见其他诸侯率军解救呢?
其实,战国后期秦国虽然占据强势地位,却并不能对六国形成绝对压力。因为与秦国同宗的赵国在经历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后,军事实力可比肩秦军。那时候的魏国、齐国、楚国等先前的霸主都已衰落下去了,因此坐视秦赵双方两败俱伤,是当时列国的普遍心态。在与秦有仇的魏楚看来,坐山观虎斗是合理的选择,更不要说与秦较好的齐燕两国了。
当时的秦国,实力不容小觑,除却赵国外,其他国家都已经被秦军的铁骑打怕了。当时的魏韩两国早已损兵折将、楚国更被迫迁都以求避战。让这些国家主动救助赵国并不现实,除非赵王能够提出丰厚诱人的条件来吸引诸侯。可战前的秦国大肆宣扬秦赵议和的消息,这让诸国更不敢妄动了。不仅是其他国家不敢主动招惹秦国,赵国自身亦是如此,当得知秦军来犯之时,赵王采纳了遣使议和的方案却屏弃了以重宝利诱诸侯主站的策略,压缩了自己外交腾挪的空间。
古时的交通运输和消息传递远不如后世,当各国得知秦赵开战,并收到赵军被围的消息时,就算准备出手集结军队,也已经是来不及了。围观的其他诸侯就算希望秦赵两败,却也未必愿意看到秦国进一步的强大,然而就因为条件的制约,造成各国中枢的反应必然迟缓不堪,只能任凭赵国一家支撑战局了。
另外,历史的惯性同样造成其他国家看待秦赵长平之战的迟钝和局限性。我们作为后人在看待这段历史时,能明显的得出长平之战是秦灭六国的前奏,其剪除了最后一股威胁秦军的力量。但在当时的诸侯看来,却只是漫长的春秋战国诸侯之间的一次寻常争霸战争。齐国不愿意借粮给赵国,燕国更在赵国战败后发兵攻赵,更罔论让他们跳出历史的视野去援助赵国了。唇亡齿寒?在这些诸侯国来说不存在的,一个被削弱的赵国显然更符合齐燕等邻国的利益。
燕与赵有旧仇,赵国数次在秦的唆使之下攻伐燕的城池;齐国与赵同样关系不睦,齐以中山国为棋子,长期干扰赵国发展,赵国则曾助力燕国发动五国伐齐之战,险些将齐灭国。韩国新败不久,畏惧秦军如嗦嗦怯鼠;魏国羸弱,早已不复魏武卒横行天下之锋芒,只求避战苟安。至于楚国,在被秦国屡次修理之后,长平之战前后竟然主动割地求和与秦,窝囊之相,让人难以想象楚人先祖曾问鼎中原。
所以,当秦赵长平大战即将爆发之时,爆发之后陷入三年僵持之中,赵括被秦军围困46天之后,天下其他诸侯未曾发动一兵一卒救赵。此战之后,赵国主力磨灭殆尽而秦军亦元气大伤。燕国听闻之后,发兵伐赵。齐国君主做着秦齐两帝分割天下的美梦。山东六国距离被秦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此后秦军元气恢复后又数次伐赵,虽屡遭挫折,但凭借远胜六国的国家底蕴和坚韧民风,最终扫清六国、一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