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外最大华人公墓面临部分拆除,英灵将魂归何处?
新加坡市中心以北的武吉布朗公墓是中国境外最大的华人公墓,里面有超过10万座坟墓,其中包括许多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中国华侨和其他名门望族的先辈。
新加坡的武吉布朗公墓。(本文图片皆来自通传媒微信公众号)
走过必留痕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慎终追远的传统,在清明等时节祭拜扫墓,也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习惯。而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华人公墓之一却面临着被部分拆除的命运。
新加坡市中心以北的武吉布朗公墓(Bukit Brown)是中国境外最大的华人公墓,里面有超过10万座坟墓,其中包括许多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中国华侨和其他名门望族的先辈。
“武吉布郎公墓”
“咖啡山”,也被称作“武吉布郎公墓”,自19世纪中叶开始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墓葬数超过10万座。不仅近半的新加坡人能在此寻根溯源,而且,众多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亦安葬于此。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洋同盟会的成员们,现已发现包括陈楚楠、林镜秋、留鸿石、蒋玉田、陈祯祥等在内的13座墓葬。
武吉布朗在马来语的意思是“布朗的山丘”。山头命名于英国商人布朗(George Henry Brown),他在19世纪时住在这一带。
“布朗人”
“武吉布郎公墓”之所以引起关注,并掀起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起因为2012年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公布欲建造一条双向共八车道高速公路计划。
该高速公路的规划将要穿过公墓群所在地,由此引起三四千座坟墓必须迁移,在这必须迁移的几千座墓葬里,部分同盟会先驱的长眠亦要被打搅。
此举随即引起新加坡华人和当地居民的不满。他们认为武吉布朗公墓是连接现代化城市和湮没历史的圣地,因此开始采取行动保护这一地区。
“布朗人”抗议迁坟。
而这些行动者中,核心是一个由2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非正式团体,这些志愿者称自己为“布朗人”。
他们自发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导游活动,寻找名人墓园,联络先贤的后人,收集和拼凑名门望族的家谱。
一个个被遗忘的历史人物,一段段被淡忘的奋斗发迹史,逐一浮出历史舞台,重新被拼凑与传述着,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新加坡人对自身文化历史的认知与认同。
新加坡华人与中国近代史
1898年光绪实行戊戍变法,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曾在新加坡河旁的客云庐避难,原址是邱菽园恒春号楼上,现成为大华银行大厦的一部分。邱菽园是康有为海外重要的支持者,资助康有为巨额经费。
许多长眠于此的人是新加坡的垦荒者。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被清朝政府列为“四大寇”因而流亡海外,他通过尤列与陈楚楠、张永福等人会面,成立同盟会南洋支部,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并且发动十次起义。
革命需要牺牲,除了性命之外还需要大量财力物力支持,许多会员因此贡献出全部财产进而导致倾家荡产。
革命的成功不是个人的功劳,孙中山也认为海外华人造就了这场胜利,葬在武吉布郎的陈楚楠、林镜秋、留鸿石、蒋玉田、陈武烈、陈祯祥、郑古悦、邱继显、周如切与洪声音等同盟会成员,即为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动力来源。
抗日志士埋骨之处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向中国发动攻势,军人在前线抗敌之余,还有大批文人南下宣扬抗日救国,最为人知的就是郁达夫,当时南来避乱的文人还有很多,当中之一就是冯蕉衣。
冯蕉衣1913年生于潮州,1937年南来担任书记,备受任职于星洲日报的郁达夫赏识,后来因为失业陷入窘境,1940年因病贫交集与世长辞,身后葬在武吉布郎坟场,墓碑上刻着“诗人冯蕉衣之墓”。而郁达夫也在二战结束前被杀。
武吉布郎坟场还曾经是二战期间的战场,有颗炮弹掉落在颜永成家族的墓地,其中一个墓碑因而被毁。
武吉布朗坟场内超过3700座坟墓因为修路而须搬迁。
这里还有多个乱葬岗,是被日军杀害的冤魂藏魄之处,许多抗日志士的尸骨埋在堆堆黄土之下,没有家人认领,或者是其家人根本就无法知道他们被日军杀害葬身在何处。
至今,新加坡的各种华人宗、乡会馆,在清明、中元节到来之时,仍然会在武吉布朗坟场组织佛教或道教法会仪式,为亡灵超度。
发现深刻历史价值 学会带头保护
现在,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政府早先准备拆除5000处墓地,在人们的呼吁之下已经减少到了3700处,之前准备粉碎处理的墓碑被保留在仓库中。
墓碑正被编目并存储在仓库中。
并且,政府还设立了遗址评估董事会来对未来可能进行的工程进行合理评估。
该学会创始人之一,现年54岁的药剂师雷蒙德·吴(Raymond Goh)曾经带领游客在墓地进行万圣节巡游。此后,他开始仔细阅读其中部分碑文,并惊奇地发现这些碑文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2012年底,雷蒙德与他的哥哥还在墓区边缘找到一批下葬年代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的古墓群,几乎可以肯定是跟随莱佛士到新加坡“开埠”的最早一批华人移民。
所以当2011年政府宣布夷平墓地后,他就与自己的哥哥一起培训保护武吉布朗的志愿者,包括熟悉考古学的专家,公关方面的记者,还有提供资金的商人等。
换言之,这个组织是一个新加坡中产阶级的联合,它属于所有对那段失落历史怀有乡愁的人,以及想要更加理解自己文化根源的人。
武吉布朗的另一名成员 Ang Yik Han 说:“这里是东西方文化汇流之初,我们站在这座岛屿中央,正是这条小龙的心腹位置,我们不会任它被切断。”(来源:通传媒)
【推荐:更多海外华文媒体资讯等你来聊!新浪微博 @华舆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