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内地生:我戴过红领巾 可我不是怪兽
云南高考状元在香港遭车祸
2013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势头不减,“19名状元落户香港中文大学”,“16名状元选择了港大”这样的标题,占据了整个夏天的教育新闻版面。但与此同时,香港社会酝酿出的对内地的排斥情绪,逐渐蔓延到校园,冷暖自知的内地生们一方面要面对对自己故乡的质疑,一方面也感受得到香港社会正在经历的阵痛。
实习记者 徐佳鸣 香港报道
2013年9月9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城大)新学年正式开课六天后,中文系的陈学然老师给“中国文化要义”课的同学群发了一封邮件,主题是关于“普通话讲解环节”的通知,并说明“有时间、有需要、有兴趣的同学欢迎自由出席”。
然而一个月后,10月12日出版的《苹果日报》对该事件的报道,引发了香港传媒及舆论场上的一场争斗,为“反本港大学内地化”这一运动添了新的注脚。
就在这次风波爆发的前几天,10月8日,香港大学毕业生、2006年云南省高考状元刘涵在港遭遇车祸不幸罹世,惋惜和悼念之余,也有杂音。“天谴”、“该死”、“上次就比人跳楼撞死,今次就过马路比车撞”这样的仇恨言论,也出现在香港的社交网站上。
其中提到“被人跳楼撞死”的,是今年暑假到香港探亲的内地大学生谢子洋,更令人心寒的是,19岁的他去世之后也无辜受到了类似非议。
另一方面,港校2013年在内地招生的势头不减,“19名状元落户香港中文大学”,“16名状元选择了港大”,这样的标题,占据了整个夏天的教育新闻版面。
国际化、近中国、公平透明、奖学金覆盖面广,香港教育的传统优势仍吸引着一批批内地学生到这里深造。
2008年,浙江女孩张笑也是被此吸引,走了这条路:读本科、找工作。现在,还有两年就能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她,认为香港的气氛确实有所改变。
“我们初来时,港生对我们的心态相对平和,只有善意没有敌意,但现在,看到内地生,港生可能下意识就觉得是和他们来抢资源,今天抢奖学金、图书馆的书,明天就是职位、房子、生存权利,对内地生本来就有不满,如何奢谈伸出援手。”
香港社会酝酿出的这种情绪,逐渐蔓延到校园,冷暖自知的内地生们一方面要面对对自己故乡的质疑,一方面也感受得到香港社会正在经历的阵痛。
“越了解,越懂得”
“随着我在香港住得越长,我也越来越能明白港人的抱怨。我曾住在沙田(属于新界),但周末基本不敢出门,因为商场乌泱泱都是赶来购物的内地人,对港人来说,这确实很大程度造成了他们的不便,剥夺了休闲空间”。
张笑的这份理解在不少香港人那里,变成了实际的行动。在香港近年对内地人的反对声浪中,局部的争论很快就能上升到类似的高度。
以城大粤语课风波为例,这门课由粤语开设,下学期会有普通话班,这样看似合理的设置却因为总的学分计划,为不懂粤语的内地同学带来烦恼。
“周四的两门课都是粤语班,这门是必修,几乎没得选。如果选在下学期,又影响下学期的计划,总的学分就不够了”。张笑的好友,城大内地生刘小溪向《南都周刊》记者介绍,一些内地同学的“维权”意识较强,向学系表达了不满。作为妥协,几次的普通话补课也几乎快要平息了这件小事。
不过,却有港生找来《苹果日报》记者暗访课室,并用摄像机记录下老师用普通话重复解释的画面。以“骂战”点题的报道一出街,就引发舆论哗然。
习惯于保持沉默的内地学生事后发表长微博为自己辩白,不无委屈地提到“个别港人就连老师上课讲一两句普通话都会投诉老师,就连老师课下为我们答疑都会投诉老师,就连当我们都已经以为可以融入这个环境的时候却擅自联系《苹果日报》记者制造新闻,让所有的舆论都指向内地生”。
同日,任课的陈学然老师也给班上同学群发了邮件,他用文学典故勉励学生,“从明天起,我们或许可以多学习鲁迅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起码在我们的课室上,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的”。
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一个月后,在与《南都周刊》记者接触的过程中,他没有对这个事件再做评价,只是说,“怎么看是个人的事情,这件事让同学的心情都不太好,我也不再愿意多讲。”
其实,如何体面地应对此事在香港相对透明有序的体制内并不困难。但任课老师以鲁迅在30年代写下的《自嘲》一诗为事件作解,背后反映的社情民意可见一斑。
在香港,涉及到内地生零星的矛盾和冲突个案时有耳闻,发生此次粤语课风波的城市大学内,有一面供人书写涂鸦的“民主墙”,两地学生也经常在这里辩论甚至是争吵。
2011年时,曾有内地生发起“我戴过红领巾,可我也不是Monster(怪兽)”的活动。起因是内地生一些不同视角的平和意见,也常常被武断地斥为“洗脑”的后果。
两地的年轻人也都有各自的话语场,内地生在微博上吐槽、港生则在“高登论坛”、“Facebook”上组成群组,甚至在今年6月集资在报纸上登出广告,为“反对本港大学内地化,还我港人升学就业权”正名。
在这部广告漫画里,一只画着“HK”二字的饭碗外有排着队的红色小人爬了进来,一些白色小人则被挤了出去。
面对这样的指摘,作为“红色小人”之一的张笑,举了自己租房的例子,“就拿学生来说,我们毕业后租房,来港内地生大部分家境还不错,举全家之力养着,租金不少是家长分担的,确实也在抬高房价。港生毕业后,因为房价问题,无法自立,和爸妈兄弟挤在一起,有怨言也正常”。
“而且拿工作来说,香港人是实实在在要赚钱养家的,工作就为赚钱,毕竟生活压力摆在那里,但内地生呢,往往更看重的是经验,钱不够有爸妈补贴呢,所以无形中不但加剧了就业竞争又拉低了起薪点”。
不过,这样的理解却无法阻止“本土派”学生发酵出更强烈的自保氛围。
“我也受《苹果日报》的影响”
在反对内地生政策的拥趸中,其中一位,名叫李启迪,在香港大学唯一的学生刊物《学苑》中,他担任编委,发表了多篇犀利文章,坚定地站在本土立场的一边。
最近的一篇,名叫《内地生蜂拥来港 两计可绝其患》,以“政治不正确”的方式称呼来自内地的同侪正是香港目前“政治正确”的现状。
李算是典型的本地好学生,来自普通中产家庭,中学在大名鼎鼎的“拔萃男书院”度过,预科读的是有“会考A工厂”之称的恒生商学书院。大学的平均分也很高,是学系成绩顶尖的学生之一。见面没多久,他就推荐了一本书给我,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想象的共同体》。他说,香港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同,这更关键。
在细致的问题上,和他讨论,结果往往是这样:“内地生交了更多的学费”、“但也还是受到了资助”。“授课制的硕士课程收费很高也补充了港校的收入”、“不过也占据了校园资源,更抬高了香港的租房价格”。
他自己也承认,“我带有保护主义的色彩”。他用手比起一个高度,大约一米,说道,“参加会考,也就是你们的高考之前,我也做了这么厚的试卷”。
“自保”的背后,累积的是对中国内地的反感情绪,有来自内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为港人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等。还有就是对内地体制及不少新闻事件深层次的厌恶和恐惧心理。在采访过程中,他特别提到,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在港人心中带来的震撼,香港捐助川震的新校舍两年之后被拆除建设豪华公寓事件带来的震撼。
不过,这样的表述在张笑看来有点“鸵鸟心态”。她打趣道,似乎香港所有的问题都是内地带来的。
香港阶层滞化、垄断盛行的问题,李启迪也承认,他强调的点却是,“也许以后抗拒及讨厌的情绪会降低,但保护主义的具体做法仍会坚持,因为说到最后,香港的资源有限,没有能力做到这么多”。
不过,对以“患”字称呼同学,他则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这样的标题是做新闻的考量,也受到《苹果日报》的影响。
他为自己辩白,“我的父母也来自内地,是广东人,1980年代来香港,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学院的政治学教授来自内地,大家也都很喜欢他,这样的身份不是原罪。只是香港人的习惯和价值观不喜欢被改变”。
香港梦难圆
现在的香港,一些事物确实变了,张笑和李启迪都提到一个例子,街面上有香港特色的小店一间间倒闭,而金店、表店、化妆品店却越来越多了,本土文化的流失,内地游客确实“功不可没”。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少港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利:水客中不少是港人,为双非家庭的提供的中介服务、家庭寄托的也不乏港人。
在香港,张笑学到了一点,政策都存在可讨论性。而矛盾也出在这里,李启迪眼中更重要的话题是香港的人口及人才政策。
香港的传统八大高校受公帑支援,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负责协调经费使用情况。这间机构每年都会披露教学成本、生源构成等诸多比例细节。
比如,培养每个本科学生的成本费用大约在每年23万港币,香港学生的学费标准一般是4万左右,而内地生则需要12万上下。
在公帑充盈的香港,费用的差异并不能说服反对者。教育界那句著名的承诺“确保无论学生来自何处,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影响学业”也不能,因为“这是香港纳税人的钱,香港人优先”。
事实上,自回归以来,内地生在港的绝对人数确实在增长。以香港大学为例,在2002年,只有34名内地本科生入学,且全部享受全额奖学金。2003年教育部允许港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后,人数也不断增长,逐渐达到占总数10%左右的水平,是最大的外来生源群体。
这部分学生被视为“精英”,按照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又身兼“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委员的侯杰泰的话来说,“能被选来香港的内地生,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残忍一点形容,可以说是‘血流成河’后的‘生还者’”。
这些“幸运儿”毕业之后也可以选择在港就业,2008年港府推出新的“非本地生毕业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毕业后无条件留港期限延长至一年。而最新的港府咨询意见中,更希望将这个期限延长至两年,原因是“香港长期将面对的劳动力紧缺情况”。
找工作、留下来、待够七年、拿到特区身份,也就成为不少内地生的人生选择,他们称此为“香港梦”。
除了本科生外,来香港就读更为昂贵的一年制授课硕士课程的学生、就读门槛更高的研究型硕士及博士课程的学生,也都享受这个政策。
在教资会的数据库中,2012/2013学年,八大高校共有10963名内地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1%强。
也正是这一万多学生及已经留下的新香港纳税人和可能留下的准香港劳动力,成为一些香港人眼中抢占教育资源及工作机会的不受欢迎对象。
对内地生持续十年的扩招政策,总的来看,仍控制在外来学生20%左右的范围内。成为最大人才输入地,也正是两地更加紧密联系之后的必然结果。
在大背景和政策下度过人生最宝贵年华的张笑,也工作一年多了,她也逐渐像个香港市民一样务实起来:“你看着吧,要是毕业后可以延长留港两年,估计港人要上街,别说他们了,我都想上街,这政策只会抬高房价、降低就业薪金,给内地生不切实际的香港梦外,还有什么。”
(文中部分学生姓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