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离世!“渔人权戒”是什么?为何教宗死后要被击碎?(组图)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去世后,梵蒂冈4月22日公布了方济各长眠于红色棺木中的遗照,灵柩将被移至圣伯多禄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又称圣彼得大教堂),供民众瞻仰遗容。
按照传统,罗马圣教会总司库将击碎教宗的「渔人权戒」,销毁印鉴的模具,并封闭教宗居所。
渔人权戒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权威象征,为教宗标志性饰品之一。(vatican.va)
不同于以往使用纯金打造,方济各选择镀金银戒。(GettyImages)
不同于以往使用纯金打造,方济各选择镀金银戒。(GettyImages)
不同于以往使用纯金打造,方济各选择镀金银戒。(GettyImages)
教宗的告别式在圣母大殿(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举行,按照传统,由爱尔兰籍枢机主教、总司库凯文法瑞尔(Kevin Joseph Farrell)主持确认死亡与入殓仪式,身穿红色祭袍、头戴教宗冠冕的方济各长眠在棺木中,手持玫瑰念珠,而法瑞尔用银锤销毁了象征教宗权力的渔人权戒与印鉴模具,将随棺入葬。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渔人权戒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权威象征,为教宗标志性饰品之一,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命名源自于天主教第一任教宗圣彼德,他是耶稣的使徒、渔夫。教宗方济各在12年任期中,曾多次在仪式中佩戴这枚戒指,因许多信徒亲吻衍生卫生争议。
随着方济各的辞世,依照传统,这枚戒指在梵蒂冈内被销毁,由2023年方济各任命的枢机主教法瑞尔,在枢机团的见证下,击碎戒指与印章。而方济各的渔人权戒曾在他2013年就任大典中出现,不同于以往使用纯金打造,方济各选择镀金银戒。
事实上,渔人权戒早在19世纪中期就不再实际作为印信使用,但这项仪式仍然延续下来,CNN报道,敲碎戒指就像是「移除某个社群帐号的登入资讯,避免有人冒用教宗身份来发布假消息」。虽然现在已经很少人会冒充教宗,教廷内部也认为已没必要完全毁坏戒指。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离世,民众纷纷悼念。(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