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批台湾“抢走晶片产业”,美国商务部长:要夺回主导地位(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其中台湾遭课高达32%的税率,引发各界关注。虽然最新一波关税尚未针对半导体产业,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直言,美方仍在研究如何重新夺回晶片制造的主导地位,更直批过往的政策让美国的晶片产业「全被台湾抢走了」。
根据《商业内幕》报导,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接受CNBC访问时指出,虽然特朗普(Donald Trump)最新一波关税尚未针对半导体产业,但美方仍在研究如何重新夺回晶片制造的主导地位,「特朗普总统会深入研究这些议题,未来会有后续的动作,把从台湾流失的晶片制造业带回美国。」
卢特尼克表示,美国必须有自保能力,并质疑为何美国的电子产品几乎都在台湾生产,「以前这些东西都是在美国做的,我们的政策让这些产业全被台湾抢走。」
卢特尼克说,「我们大家都拿著心爱的 iPhone,那为什么这些手机非得在台湾或中国大陆制造?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在美国生产?特朗普总统说得很清楚,这些东西以后要在美国制造。」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特朗普日前宣布,对所有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国家或地区,实施「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这些新关税的起始税率是10%,涵盖185个国家或地区,而台湾被课以32%的对等关税。
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数据,台湾生产了全球92%的最先进微晶片。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曾多次表示,台湾之所以富裕,是因为抢走了美国的晶片产业。
特朗普去年7月接受《彭博商业周刊》专访时表示,「我是说,我们到底有多蠢?他们把我们整个晶片产业都抢走了,变得超级有钱,他们几乎抢走我们100%的晶片业,我还得说他们做得好,因为当时美国是由一群蠢蛋在掌舵,我们根本不该让这种事发生。」
总统赖清德3日针对特朗普的关税新制在脸书发文表示,对等关税政策以贸易逆差为核算基础,未能合理反映台美间贸易结构的高度互补与实质贸易关系,政府会持续与特朗普政府展开协商。
事实上,美国近年来一直试图减少对台依赖,前总统拜登(Joe Biden)在2022年签署《CHIPS法案》,投入数十亿美元联邦资金扶植本土半导体产业。美方去年11月更宣布提供台积电(TSMC)高达66亿美元补助,用于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造三座晶圆厂。
不过专家坦言,尽管美国大力招商设厂,台积电最先进的制程仍可能继续留在台湾。《晶片战争》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就指出,这是台湾最具战略价值的资产,台湾短期内不可能让最先进技术出走,「没有这项筹码,要从美国换取安全保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