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赚几百亿,不给80多万人交社保,这合适吗?(组图)
一家企业如果没给80多万实际上的全职员工交社保,你是不是会觉得有点惊讶?当然,它现在决定交。
2月19日,美团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逐步实施。
那么,美团“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有多少人?
公开报道显示,2023年美团“全年累计接单天数在260天以上的稳定骑手”大约82万人。
不过,考虑到自2023年之后,外卖市场与就业群体的规模仍在扩大,可以合理预估,美团“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超过百万。
长期以来,美团“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没有社保,这真的很不厚道。
乐见几大巨头激烈竞争
美团是不是没钱呢?还真不是。
2024年第三季度,美团营收同比增长22.4%,达到936亿,净利润128.65亿,同比增长258%。
美团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10.05亿,较上年同期的131.51亿元增长60.4%。
也就是说,美团一年的净利润大概在四五百亿,也有专业人士测算说美团给骑手买社保要花100多亿,可是,赚了几百亿,花100多亿给实际上的员工买社保,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美团今日港股开盘跌近6%。
美团受了什么刺激,突然要给骑手买社保了?
因为京东出手了,开始试图重构中国的外卖版图,而且势头很猛。
我反正是乐见几大巨头激烈竞争,越激烈越好,对普通人有好处。
京东已经把手伸到外卖领域:
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并宣布,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招募只限“品质堂食餐厅”。
2月20日,据京东统计,京东外卖上线一周后,部分城市订单量增长超100倍,已有近20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
一方面招揽商家,一方面提升骑手待遇:
京东外卖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也是行业内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很多人为京东叫好,我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京东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守法企业该做的事情,就有这么多人叫好,这事儿总觉得哪里不对。
我是该叫好呢?还是该拍案?
京东来切外卖蛋糕,让骑手的劳动力价值稍微涨了一点,美团也要给全职骑手买社保了,这就是竞争的力量。
2月20日,饿了么官方公众号发文称,从2023年2月起已启动蓝骑士社保缴纳试点。
据称,饿了么已经在全国首批7个省市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骑手缴纳保费。
饿了么也坐不住了。
饿了么的全职骑手有多少?我没查到官方数据,估计也有几十万。
如果京东不刺激,是不是美团、饿了么就准备一直不给全职骑手买社保?
不厚道的不只美团。
还有,我想问一下:这么多实际上的外卖平台全职员工长期没有社保,有关部门真的不知道?
廉价劳动力是“红利”?
除了外卖员,还有网约车司机,还有快递员,他们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固定为某个公司做实际上的全职工作,相应的公司有没有给他们买社保?
公开资料显示,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国已有8400万人。
这中间有多少是应该由公司买社保,但是没有买的?我估计,这也是一笔糊涂账。
长期以来,有些人喜欢讲“人口红利”,这个“人口红利”里面包括消费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不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真的是“红利”吗?
我怎么觉得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说成“红利”有点可耻,有点不好意思,感觉自己占了天大的不应该占的便宜。
有些朋友在夸电商、外卖平台又快又便宜,甚至以此自豪,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便宜的部分原因就是过度卷,过度压榨外卖员、快递员的结果,这样的便宜一点也不值得骄傲和自豪。
正常的可持续的外卖系统是怎样的?
在这个系统里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尊严的,都是有五险一金的,都是靠这份工作可以过上正常生活的。
理论上,他们大部分时间不用加班,他们有双休,有享受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平等权益,当然,只是理论上,我也懂。
任何企业靠压低人工来竞争的手段都是不厚道,而且是不可持续的。
专家们一直在讲要刺激消费,要提升消费,讲这话很容易,但是把事情做好很难,把社保制度执行到位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这么难,又是不可描述。
为什么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大城市的消费增速不行,但是一些中小城市的消费增速还可以?
我分析至少包括几个原因:
第一,中小城市的房价低,房贷压力没那么大。
第二,中小城市老龄化更严重,领退休金的老人的比例更高,敢于多花一点钱。
第三,在大城市工作的灵活就业者很多都是来自于农村和中小城市,他们不敢花钱,他们的钱都汇回老家养家糊口,他们中的少数网约车司机甚至直接就睡在车里,不租房。
也有一些灵活就业者居住的环境很一般,很多人就是一间小房间、一张床。他们尽量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尽量在大城市不消费。
他们不消费的原因之一是心里没底,对未来没信心,因为他们拼命工作,连社保都没有,老了怎么办?不敢想。
其实有很多灵活就业者每天拼命工作,但是也就只能勉强度日。
企业更重要的是创造社会价值
今纶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案例:在某一线城市,他从机场打车回市区,有一个湖南的司机说他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每月工作30天,但除开所有成本,到手只有五六千元,他说自己每天只能在家呆几个小时。
这样的灵活就业者是真实存在的,我也遇到过。
他们和我讲:很多人不断进入网约车领域来就业,因为每个月有五六千总比没有要好。平台看到了新数据,调低了单价,每单的利润越来越低。
你看,所谓的“人口红利”不过是靠压榨一些人的时间、精力,或者不给他们买社保而获得的,享受这样的“时代红利”,我有点于心不忍,更多的是内心不安。
好在,美团和饿了么决定给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终结了此前的不体面,希望更多的平台,尤其是网约车平台也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也能采取类似跟进的措施?
人这辈子很短,不过几十年,赚过多的钱也是用不完的。
人最终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作为一个知名企业,更重要的是创造社会价值,让更多普通人享受时代红利、科技红利。
如果科技只是企业用来驱赶、压榨底层劳动者的工具,那这样的科学技术和科技应用,我看也没啥意义,反而制造了大规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现在的形势很复杂,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那么,就更要把有限的事情做好。
某些企业从长远经营出发,理应对照法律法规,至少给全职员工买个基础版的五险一金,因为这是运营企业的底线要求,不应该被突破,这对于普通劳动者也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京东是一条鲶鱼,搅动了外卖的江湖,增进了外卖员的权益和福利,希望看到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越来越多的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