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19日 22.0°C-23.0°C
澳元 : 人民币=4.62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小学家长群“订奶要挟”聊天记录曝光:咱是生孩子还是生人质呢?(组图)

14小时前 来源: 王耳朵先生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01

太狂了,有些人真是连最后一层遮羞布都不要了啊。

这不,新学期刚开始。

湖北某实验小学,一个五年级家长群。

班主任就号召全体家长,积极踊跃订购学校提供的“学生奶”。

当然,学校也说了,买不买,全凭个人意愿。

不过咱都上过学,明白里面有啥弯弯道道。

一般情况下,“为孩子计长远”的父母,哪怕不喝也会顺着学校订。

可这一届的家长,有人偏偏就不吃这一套。

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家长回复说不买了。

然后,又有两位家长开始接龙,客客气气地拒绝了。

眼瞅着事态发展不受控制,班主任坐不住了。

“你们都不订牛奶,工作怎么样开展!我丑话说在前哈,以后有什么要求最好别找老师!”

小学家长群“订奶要挟”聊天记录曝光:咱是生孩子还是生人质呢?(组图) - 1

好家伙,这到底是啥奶啊?

不仅能影响班主任的工作,连孩子都成了要挟家长的工具。

说到底,家长是真金白银往外掏的那个人。

这年头,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难处,谁都过得不容易。

或者各家也有各家的打算,自己在家买了,也不成吗?

可班主任一句话,直接把人看自闭了。

这不是明摆着不订就给孩子穿小鞋吗?

最后,也不知道是谁,把聊天截图发到了网上。

事情闹大了,学校和当地的教育局坐不住了。

说班主任由于压力过大一时说错了话,已经被批评教育,本人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家长进行了道歉。

但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家长的软肋,拿孩子绑架家长的事情,何时是个头?

小学家长群“订奶要挟”聊天记录曝光:咱是生孩子还是生人质呢?(组图) - 2

02

诸如“订奶要挟”的事情,我们可没少见。

去年9月,襄阳不才发生一件吗?

某初中,说好了自愿订购“学生奶”。

一个学期330,钱不算多。

可事到临头,家长群里,却发来一则通知:

有牛奶过敏的可以不订奶,但是需要向学校提供医学证明。

一位学生家长当时就抓马了,说好了不强制购买,你搞这一条,是要学生买,还是要学生买呢?

小学家长群“订奶要挟”聊天记录曝光:咱是生孩子还是生人质呢?(组图) - 3

还有几个月前,四川南充,那张火遍全网的“家长群推销医保”的截图。

老师在群内发布学生购买医保统计表,并@所有人:

“没给孩子买城镇医保的,请现在马上给孩子买了,否则学校要求停课,给没有买的开家长会。”

除此之外,老师还“善意”提醒,如果不买会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阻碍,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并支持。

说真的,有些家长是真不想理解和支持啊。

可是能有啥法子呢?

“你不买,天天群里催,小孩都被区别对待了,没办法,所以最后还是买了,不买不行啊!”

小学家长群“订奶要挟”聊天记录曝光:咱是生孩子还是生人质呢?(组图) - 4

更离谱的是广东的那次“自愿签名”。

一名九年级的学生家长把投诉电话直接打进了电台,满肚子都是无奈和委屈。

赶着期末的点,学校要学生购买总计595.8元的教辅资料和寒假作业。

也是说好了不强求,可是紧接着骚操作来了:

所有学生收到了一张自愿订购表,班上只有两三个人主动签名。

然后老师就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还不购买?行,那下个学期就不用听课了。

最无语的是,班级群里也不征求家长意见,老师直接就让人扫码付款。

小学家长群“订奶要挟”聊天记录曝光:咱是生孩子还是生人质呢?(组图) - 5

说实话,中国式父母,只要真心为孩子着想,有时候不管多少钱都肯花。

可“挟孩子以令家长”,吃相着实太难看,也太让人寒心了。

03

问:为什么类似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两句话:

第一,“全能的老师们,已经没时间教书了。”

就拿推销医保那件事来说,面对家长的责难:

“老师说她也没办法,说学校安排的,学校说教育局安排的……”

对比文章开头,五年级班主任那句“压力太大”,是不是含金量还在上升?

《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发布过一位从教40年老校长的调查报告。

2787位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教师,其中80%来自三四线城市。

这些老师中,一半以上,都无法正常完成基本的“备课”,只能在校或回家加班完成。

在基本教学之外,耗费教师时间最多前两项分别是:完成各级各类检查任务和参与学校临时交办的非教学类任务。

你细品一下,上面的那些“推销员”、“销售员”啥的,都是哪里来的?

正所谓,层层压力层层压,为了「KPI」冲锋陷阵的一线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在压无可压的那一刻,终于爆发了。

第二,“这哪是生孩子啊,这是生人质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原院长温铁军教授说过一句话:

“当你把孩子变成赚钱工具的时候,有道德吗?你还讲师德?”

《央视新闻》曾经做过一次报道。

四川一中学,要求高一学生“自愿”购买5998元的平板电脑和捆绑教辅软件。

这价格放在普通家庭,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了。

可是记者调查发现,电脑的网购价格不仅只需1599元,而且还是停产多年的旧款。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学校明里暗里都在提示,“买了就能让孩子进更好的班级”。

这哪是买电脑啊,这是给孩子交“保护费”呢。

你就说,家长愿不愿意掏这个钱吧。

最后,就连央视主播也忍不住评论道:

“如此高价所产生的利润空间,也让人产生极不舒服的联想。”

后续两年的深入调查更劲爆,大家可以去搜一搜,只能说:队伍里出了坏分子。

小学家长群“订奶要挟”聊天记录曝光:咱是生孩子还是生人质呢?(组图) - 6

04

话说回来,有谁在意过“人质”的感受吗?

想起那个全网疯传的“牛奶干杯”视频。

湖南益阳,一所小学课堂内。

老师引导孩子们拿出学校订的牛奶,跟同桌“干杯”。

喝完,还意犹未尽地对孩子们说道:“太好喝了吧”、“真好喝”。

有牛奶的学生自然兴高采烈,没订牛奶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委屈巴巴地趴在桌子上。

现场闹哄哄的,老师情绪也很饱满,可看到视频的每个网友,心里都有些发寒。

连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这种行为肯定不对,有些小孩看到,心里肯定很不舒服,而且这么有意地针对。”

小学家长群“订奶要挟”聊天记录曝光:咱是生孩子还是生人质呢?(组图) - 7

是啊,千万别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

因为,有些伤害,本就是潜移默化的。

至今我还忘不掉,年少时的一段经历。

学校让订一套夏天的短款校服。

因为那时候家里挺穷的,已经买过长款了,就严格遵守自愿原则,没订短款。

谁知道那天早操,老师将我们几个没穿短款校服的学生拉到了最后。

也许旁人毫不在意,可一个少年的心中种下了一颗自卑的种子,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光里,总觉得物质上的缺失,会让人低一头。

然后,暗自神伤,艰难自愈。

最后,还是那句话吧:

“让教育回归教育,让学生成为学生。”

如是而已。

参考资料:

新晚报:《家长不订牛奶,老师怒斥“以后有要求别找老师”……当地学校回应》

海报新闻:《湖北浠水一小学老师警告不订牛奶,家长“有事别找我”,学校回应》

光明网:《学生不订奶需提供过敏证明?教育局回》

光明网:《“不买停课”!班主任被指在家长群强推医保,当地回应》

南方都市报:《惠阳一学校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教育局:已约谈,批评教育》

鲁中晨报:《“不买停课”!班主任被指在家长群强推医保,当地回应》

新黄河:《湖南一学校老师让订奶学生“干杯”喝奶,没订奶学生“委屈巴巴”,当地教育局回应,网友:订牛奶是老师的KPI?》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