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赚1个亿!神秘少爷们台前捞金,股市沦为家族“提款机”?(组图)
2025年2月,南京证券营业部的交易屏上,一个名字引发市场骚动——张奥星。
私募大佬张建斌之子,一个月内以4亿本金举牌两家上市公司,豪赚1亿。
这位“私募少爷”的闪电战,不仅碾压了王思聪的“投资神话”,更撕开了资本代际传承的隐秘面纱。
当父辈的定增帝国遇上二代的游资打法,股市俨然成了家族财富的“自动提款机”。
从冠石科技到多伦科技,张奥星的协议转让路径精准踩中游资“小票”的暴利密码。
但市场更嗅到熟悉的血腥味——其父张建斌,正是与徐翔齐名的“定增王”,二十年前以400万本金血洗中关村,如今瑞华控股累计定增金额近800亿。
这场“子承父业”的资本游戏,究竟是天赋异禀,还是暗网操控?
张奥星今年刚满27岁,就在前不久,他创造了短短一个月内,用4个多亿赚到1个多亿的投资神话。
2024年11月中旬,张奥星将多伦科技公司的3529.65万股的法人股纳入麾下,占其公司总股份的5%。转让单价为7.56元/股,转让总价2.67亿元。
紧接着,他又在12月初买下了南京冠石科技实控人5.03%、共计370万的法人股。此次交易单价为41.09元/股,总价1.52亿元。
一个月后,冠石科技、多伦科技分别浮盈1700万元、8400万元,总计达1个多亿。
据悉,这是张奥星首次进行资本操作。
首投就如此豪横,令人对他的家世背景深感好奇。
张奥星的父亲张建斌,资本市场称他“定增王”,当初他是从2万元开始起步的。
在股市经过6年摸爬滚打后,他认准了上市公司中关村,将私募融资到的2000多万元,全都买成了中关村的股份。
一个月后,中关村股票出现涨停,随后连续6个涨停,紧接着又有3个长连涨停。
这一下子张建斌就赚的盆满钵满,个人资产超过了1亿。
然后他果断抽身,成立了瑞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始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并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
2019年,张奥星大学毕业,张建斌便将集团部分事务交给儿子打理,让他从实际操作中学习和领悟资产管理之道。
在父亲的引领和指点下,张奥星具备了敏锐的嗅觉和精准的判断,并在恰当的时机果断出手。
2022年8月,他更是亲眼见证了公司的数据:瑞华控股获配定增项目累计逾480个,总定增金额近800亿元,平均收益近24%。
有老爸的强悍资本和丰富经验背书,加上自己几年来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张奥星“小试牛刀”,一个月内轻松赚到过亿资金,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张奥星展露头角之时,潮汕资本二代王泽龙已经在资本领域游刃有余。
1996年出生的王泽龙,曾经创下投资14亿,赚了13亿的财富神话。
2016年,正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大二的王泽龙,听闻化工巨头龙蟒佰利联集团要定向增发股票,果断向父亲借款14.31亿元,拿下了龙佰利1.88亿的股份,一跃成为该集团的第四大股东。
随后3年,该集团股票持续飙升。
等手中股票解禁时,王泽龙抛出1/3股份套现7.17亿元,加上3年的累积分红,总共获利13亿元。
年纪轻轻,却有如此精准的投资眼光,王泽龙的背后显然有高人。
于是,他那曾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富豪老爸王德亮,得以浮出水面。
1970年,王德亮出生于广东揭阳,早年在多个领域试水,最终定位于资本运作。
他先后入股沧州化工、中钨高新等多家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财富,被称为“国企股狩猎者”。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017年,广东证监局发现王德亮旗下的“骄龙资管”,有操纵广汽集团股价的嫌疑。
被处罚以后,王德亮开始退居幕后,其子王泽龙顺势走到台前。
201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泽龙又发现了一个契机:被称为“钛白粉巨头”的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其实控人李剑锋有意出售自己的股份。
王泽龙再度出手,以3.8元/股的价格,斥资16.36亿元买下中核钛白4.3亿股的股份,成为新的实控人。
这一次,王泽龙又押对了宝。
2021年,中核钛白股价最高涨至14元/股,市值超400亿元,净利润约12.17亿元。
然而,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2024年4月19日,上市公司中核钛白因涉嫌“定增套利”,王泽龙被证监会罚没1.33亿元。
经此一劫,王泽龙在财务和信誉方面都遭受重创,但其身家依然有72亿元。
王泽龙表示要以此为契机,调整战略,做出突破。
对于一名28岁的年轻人而言,一切都只是开始。
2025年1月3日,经天合光能全体董事一致推举,31岁的高海纯成为第三届董事会联席董事长,开始参与掌控这艘市值407亿的财富巨轮。
作为新能源光伏巨头企业,却由一名年轻女子掌舵,是能力太过突出,还是家庭背景显赫?
令人不得不服的是,高海纯属于二者兼备。
高海纯是圈内有名的“最美富二代”,自幼天生丽质,父亲是天合光能的创始人、实控人高纪凡。
1965年,高纪凡出生于常州,从小就是个学霸。
20岁时,他就已经从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开始在吉林大学攻读量子化学专业硕士。
可这位酷爱学习的学霸,却在硕士毕业后,放弃了去伯克利大学(常春藤盟校之一)读博的机会,转身回老家寻找创业机会。
1997年,经过在不同领域接近10年的摸爬滚打,高纪凡注册了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新能源赛道深耕。
期间经历过金融危机、高关税打压等多个至暗时刻,高纪凡一路披荆斩棘,将天合光能打造成利用太阳能造福人类的标杆性企业,市值一度达到1013亿元。
高海纯正是遗传了父亲的高智商,在学业方面展示出不凡的天赋。
高中毕业后,高海纯顺利考入常春藤联盟之一的布朗大学,学习社会经济与环境科学。
她不仅在学业方面天资聪慧,就连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父亲的真传。
在高中时,高海纯就创建了棵林(Co-Link)青少年环保协会,积极参与沙漠治理和土壤改善,目前已在中、美、德三国发展了8个分社团。
2017年,毕业回国的高海纯加入天合光能。
虽然是贵为“公主”,但她坚持从基层做起,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
经过5年的磨砺,高海纯在天合光能20多家子公司都担任有职务,并出任天合富家董事长。
在随后集团公司多次融资扩股中,都出现了她的身影。
新年伊始,“天合公主”正式走上掌门之位。但公司的股价却跌了,市值如今只有385.75亿元。
如今,光伏行业进入“寒冬”,公司2024年预计净亏损38亿元。
高海纯能否带领天合光能,走出困境?目前还是未知数。
张奥星凭借4亿本金在股市一个月内赚取1亿的案例,引发了市场对“资本二代”的广泛关注。
“富二代”们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父辈积累的资本与人脉资源,为其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敲门砖;
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其个人对市场机会的精准把握与投资决策能力。
然而,这种现象也引发了对市场公平性的质疑。
普通投资者在信息与资本上处于劣势,而“资本二代”们却能凭借家族背景轻松获取高额收益。
这不仅让人思考,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否应给予“资本二代”们更多约束与监管,以保障市场的公平与透明。
毕竟,只有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资本市场的活力与潜力才能被真正激发,让每一个投资者都能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努力获得应有的回报,而非仅仅依赖于出身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