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多地银行“利率倒挂”,引发资金不足担忧(组图)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年春节前后,中国部分中小型银行调整存款利率,出现了短期定存利率高于长期定存利率的现象,这引发了公众舆论对于地方银行可能资金不足的担忧。
今年春节前后,中国部分中小型银行调整存款利率,出现了短期定存利率高于长期定存利率的现象,这引发了公众舆论对于地方银行可能资金不足的担忧。
山西和广东等地部分银行近期调整定存利率时出现“倒挂”的现象,引发媒体和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根据中国媒体第一财经统计,最近1个月来,在山西的怀仁农商行和广东南澳农商银行等5家银行新公布的1年期定存利率,与2年期出现持平或“倒挂”情况。怀仁农商行发给客户的最新定存通知显示,1年定存的利息为1.75%,2年却跌至1.45%,3年的定存利率也比5年期高。
利率“倒挂”登热搜
就此,“存2年不如存1年”等与储蓄定存相关的标题登上微博热搜。有财经博主教网民把定期改为投资A股,或其他理财工具;但也有博主分析,这次不寻常操作背后存在的隐忧。
博主“曾老师聊金融”说:“银行经理们私下也坦白,明年经济要是继续躺平,我们连1.75%都给不起了。当年存钱像选女婿要看长期,如今时间越短待遇越好。这哪是利率倒挂?分明是银行在玩饥饿游戏。反正2年后你钱到期的时候,可能连银行行长都跑路了,去送外卖去了。”
博主“银行小刘哥”说:“你的钱该放在哪儿?存银行可能被埋,买理财可能爆雷,藏床底下又怕贬值,你是继续存银行呢?还是连夜取现金?你光看热闹这事儿,搞不好明天就砸到你的头上。”
资料照:江苏连云港市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清点人民币现钞。 (STR/AFP)
以利率“倒挂”吸金自救?
台湾的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国臣表示,利率“倒挂”的情况一般是国债买卖,定存利率“倒挂”属罕见,这可能与中国部分地方银行急需短期资金周转有关。
王国臣说:“存款利率倒挂倒是中国特色了。为什么这样操作?当然就是银行不希望吸收过长的定存,这会增加它(银行)要付息的成本。另外一方面,因为银行需要大量的流动性,如果手边没有现金就被挤兑了。所以它会希望吸收大量的短期存款,而不希望持有太长期的大量定存。”
王国臣表示,去年中国政府出台措施协助地方化解隐形债,这已减轻地方银行部分的压力,而用利率“倒挂”吸金的银行在山西和广东,这些地方都曾发生过房地产企业爆雷和银行挤兑的情况。他认为,这些银行的举动与房地产债务问题有关。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