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0月18日 20.2°C-24.9°C
澳元 : 人民币=4.77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香港施政报告2024:承诺公屋轮候缩短至四年半及“简朴房”取代㓥房,16万人才携亲抵港(组图)

1天前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三(10月16日)发表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主题为“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报告封面继续沿用绿色,李家超指是代表政策的连续性与关联性,并且突显香港正迈向“由治及兴”。他又称,今年的施政报告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多项主要是跟民生、经济相关的政策。

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李家超确认会于2024年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今年三月,23条完成立法,李家超于发表演辞开首强调香港今年已完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并形容新订立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与《香港国安法》是“浑然一体、兼容互补”。

在演辞的结语中,李家超两度提及“唱衰论”,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重夺世界第三,粉碎了各种“唱衰论”。”

今年有关国家安全及爱国教育部分的政策主要延续前一份施政报告的方针与工作。历时约两小时的演辞主要集中于发展、民主、经济等议题。李家超还宣布成立多个新的工作组,包括“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以及“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

香港施政报告2024:承诺公屋轮候缩短至四年半及“简朴房”取代㓥房,16万人才携亲抵港(组图) - 1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上发表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

“高才通”首期签证延至三年

延续李家超过去两份施政报告,“抢人才”仍然是其中一个重点。

李家超称,自政府于2022年推出新的输入人才机制,至今共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约16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预计未来五年各行业人力短缺约有18万人,政府会革新各项输入人才机制,包括更新人才清单、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加入13间海内外顶尖大学至198间,并将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等。

另一方面,李家超称要为香港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包括争取举办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推动本港专上院校提升与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于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并且透过奖学金等吸引更多境外尤其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到香港升学。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告诉BBC中文,李家超任内的第三份施政报告并没有太多新的措施与政策,“在宏观政策上港府面对局限,要看北京。”三年的施政报告中,都有提到香港目前是处于“由治及兴”的状态,反映港府需要处理如何振兴香港的工作,“现实需要,所以要做很多民生、经济方面的工作,大环境、中外关系那些是港府处理不到的东西。”对于李家超于演辞上两度提及并反驳“唱衰论”,他指那反映了现届官员如何面对不同意见的态度。

用“简朴房”替代㓥房

香港的房屋问题一直是多届政府的重要施政方针,李家超于去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以10个月时间作深入调研。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指未来将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位(㓥房)的出租制度,合标单位将名为“简朴房”。

香港施政报告2024:承诺公屋轮候缩短至四年半及“简朴房”取代㓥房,16万人才携亲抵港(组图) - 2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施政报告发布当天,社民连成员在政府总部外抗议。

政府建议“简朴房”的标准包括必须有窗、有独立厕所、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等。不合规的“㓥房”必须改建成合标准的“简朴房”,并由专业人士确认并申请认证,否则业主出租这些不合规的单位需要负上刑事责任。法例会设宽限期,期间不会就违法出租采取执法行动。另外,政府亦会为此设立登记制度,让已登记业主享有宽限期。

李家超在记者会上被问及㓥房改名叫“简朴房”是否换汤不换药时,表示不同㓥房都不一致,绝大部分的㓥房环境不理想,但他亦指有不少居民反映住㓥房是因为交通及地点方便、便宜,需平衡不同居民需要。他指简朴房是平衡所有需要后用以取代劣质㓥房,亦需经过立法阶段,阶时会在立法会上有充分讨论。他指从立法到执行都可能要数年时间,登记期或需12至18个月,每个月处理8至9千户。

关注香港㓥房情况的民间组织“㓥房支援连线”对于政府没有提出任何安置政策表示失望,指安置措施是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若随后的执法行动没有相应措施,会导致基层的㓥房居民面对无家可归的风险,并且令到恶劣居住的问题更加隐蔽化。

另一方面,李家超称未来五年(2025-2030)总体公营房屋供应量将达18.9万伙,较新一届政府刚上任时的五年期(2022-2027)增加约80%,预计随着简约公屋于明年起陆续落成,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可于明年起减少至四年半。

近年,香港政府加大力度打击滥用公屋的情况,李家超称政府上两年共收回5千个被滥用和违反租约或房屋政策的公屋单位,明年亦将会推出“善用公屋资源奖励计划”,为提供确切情报举报滥用公屋的人士提供奖赏,从而找出更多滥用个案。

减烈酒税和发展低空经济

外界关注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政府将会推出什么政策来刺激香港的经济。在施政报导出台前夕,宽减烈酒税是其中一个关注点,并且惹来社会争议,认为减税后会令更多人开始饮酒或过量饮酒,对社会及健康有负面影响。

李家超公布,从即日起,进口价超过港币200元的烈酒(酒精浓度多于30%的酒类),其超过200元部分的税率将会由现在的100%减至10%,意味减了9成的税率。而对于进口价在200元或以下的烈酒,税率则保持不变。施政报告中指这是参考取消红酒税带动相关贸易的经验,认为可促进促进烈酒贸易,带动物流和储库、旅游和高端餐饮消费等。

香港施政报告2024:承诺公屋轮候缩短至四年半及“简朴房”取代㓥房,16万人才携亲抵港(组图) - 3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与130名医护界人士发新闻稿,反对政府降低烈酒税,认为该政策是鼓励市民增加烈酒饮用量。联署者包括前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港大医学院院长刘泽星、东华学院校长陈慧慈等。联署信中指出,在香港医疗体系面对人口老化、慢病增加的巨大挑战下,低烈酒税或令酒精引致的疾病增加,成为压垮医疗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家超在公布施政报告后会见传媒,面对医护界联署反对烈酒税,他指政策并非鼓励人喝酒,指已平衡了不鼓励市民饮酒和推动高端烈酒贸易两者,又表示感谢医护界提醒市民不要喝酒。

Pagoda智库共同创办人及经济研究总监、Orientis首席经济师徐家健告诉BBC中文,减烈酒税主要能协助促进烈贸易方面,但未必能惠及酒吧,主要是酒吧的营运成本亦涉及很多非酒精类的项目,相对地办馆、超级市场等的减价空间相对较大,“可能买回家喝更便宜,是否能鼓励很多人去酒吧呢?未必很大受惠。”

另一方面,施政报告中提及未来将会发展“低空经济”,并且因而成立工作组。低空经济是指一般于1000米以下空域进行的低空经济活动,可用于救援、测量、送货载客等范畴。 李家超又指,建设低空经济管理系统能够带动通讯科技、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等发展,以激活低空空域作为新经济生产要素。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配送、测量、建筑保养、航拍、汇演和搜救等。中国大陆近年亦正在发展低空经济的市场,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亦形容低空经济是“新增长引擎”,例如无人机送外卖、空中的士等都是低空经济的现实应用场景。

徐家健认为,中国大陆近年流行低空经济,但若要在香港实施,由于比较多高楼大厦、密度相对较高,实行上或有一定困难,“可能新界地区会好一点,或者需要涉及修改法例。”他认为,日后透过无人机送递外卖、物件等或会成为低空经济较为普遍的用途。

国家安全与爱国教育

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有关国家安全的部分着墨不多,主要是提及政府将会继续推行爱国教育。政府去年称计划于2025年前培训约2600位社区导师在社区层面上推广国家安全教育,李家超称,国家安全展览厅今年8月启用,深受市民欢迎,政府会培训地区导师于社区推广。另外,明年将会配合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展览厅会推出专题展览。

香港施政报告2024:承诺公屋轮候缩短至四年半及“简朴房”取代㓥房,16万人才携亲抵港(组图) - 4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李家超又指,“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将会推广更多活动以令爱国精神扎根社会,包括明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政府将会举办纪念活动来提升爱国精神。政府亦会更新国安教育课程框架,并会推展“心系家国3.0”跨校、跨界别活动,强化中小学的中国历史和国家地理教育,并且会在内地交流中增加爱国历史元素。

李家超亦提到今年新成立的“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正筹建介绍国家发展和成就的博物馆、以及新的“中华文化体验馆”,并会续办“中华文化节”和中国通史系列展览。

今日施政报告发表的时候,香港政党社民连五名成员在政府总部外示威,要求政府实行普选,批评政府现时谈改革是脱离民意,期间遭警方提醒不要触犯《香港国安法》。在记者会上,李家超被问到会否重启政改、实行普选时,明确表示现届政府不会重启政改,指目前已完善选举制度及完善地区治理,需确保顺利运行。

香港民主党于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后召开记者会回应,表示新一份施政报告对政治改革、选举制度上没有任何着墨,对此感到可惜。民主党主席罗健熙又提及李家超谈到的“唱衰论”,认为在香港有不同声音是应该被鼓励的事情。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关键词: 简朴房㓥房香港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