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2日 22.9°C-25.5°C
澳元 : 人民币=4.56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揭历史伤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写大屠杀痛苦如磨难(图)

2024-10-11 来源: 中时新闻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韩江成为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再由女性脱颖而出,53岁南韩作家韩江以饱含诗意的笔触面对韩国历史创伤、从中揭露人类生命脆弱而获得表彰。她是亚洲女性摘下诺奖文学桂冠第一人,作品以探索父权体制、暴力、悲伤、人性等主题为特色,写了大量短篇小说,中篇、长篇也累积不少。当年她发表以「光州事件」为背景的小说《少年来了》后提及,自己是「把肉品放到火上都会觉得痛的人」,描写屠杀对于她而言有如一场磨难。

揭历史伤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写大屠杀痛苦如磨难(图) - 1

集体找寻生命意义

韩江(한강,Han Kang)10日第一时间接获诺贝尔委员会电话通知好消息时表示「非常感谢,非常惊讶,绝对荣幸」,当时她与儿子在首尔住所刚刚吃完晚餐,当天没有工作,过得很放松,儿子知道她得了诺奖也很惊讶,母子会一起喝杯茶庆祝。韩江自称在书本陪伴之下长大成人,「韩文书与翻译书籍陪着我长大,我可以说自己是与韩国文学一同成长的」。她认为「作家」是集体名词,集体持续寻找生命意义,「有时迷惘,有时坚定,诸位作家所有努力与力量都是我的灵感」。

韩江表示,对于刚认识她的人,她建议从上一本作品《永不告别》读起,也可选读《少年来了》、《白》、《素食者》。2007年出版的《素食者》描述一名拒吃肉的女性面对周遭暴力对待,感性、挑衅、暴力兼具,画面感满点,这是她第一本翻译成英文的作品,英译本让她获得国际知名度,更让她抱回国际曼布克奖。韩江说,《素食者》她写了3年,「出于某些原因,这3年对我来说非常艰难」。

笔下主角多为女性 却以男性视角叙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导,韩江作品主角多为女性但常以男性视角叙事,例如《素食者》开头,「我的妻子成为素食者之前,我一向认为她在各方面都是个毫无特色的人」。诺贝尔文学委员会成员帕姆(Anna-Karin Palm)建议初识韩江的读者先看2014年发表、以1980年光州事件为背景的《少年来了》,她评析,本书展现「生者与亡者总是彼此交缠,历史创伤如何世代承袭」,韩江「强烈、抒情」的文笔抚慰了历史暴力,「书写非常温柔但精准,对于喧嚣的威权暴力带来反作用力」。

作品已译成逾30种语言

英国广播公司报导,韩江作品已译成30多种语言,她正在写下一本小说。英国《卫报》报导,如同2014年出版的《少年来了》以光州事件剖析历史伤痕,2021年发表的《永不告别》以1948年4月3日在南韩济州岛发生的「四三事件」为背景,描写死难者家属亲友悲愤心声。这场由左派为阻止南北韩分裂发起的武装起义事件遭军警围剿,血腥镇压持续了6年半,直到1954年9月21日才落幕,韩国当局长期阻碍真相追究,2000年才开始调查。

《少年来了》对于光州事件学生与百姓遭血腥镇压的情状详细描述,例如喉咙割开露出悬壅垂、脚趾腐烂肿胀「如同厚厚的生姜」,视觉感、色彩想像丰富。《卫报》2016年2月访问韩江,她说,9岁以前住在光州,光州事件发生时她9岁,事件发生前4个月父亲放弃教职举家迁居首尔,她12岁才得知这场屠杀,当时家中书柜顶层藏着一本由外国记者拍摄、秘密流传的光州事件摄影集,她目睹一张五官遭砍伤的年轻女孩脸庞残缺照片的瞬间,「内心深处有些柔软的东西破裂了」。

韩江获得2024诺贝尔文学奖。

光州事件令她大感「人类可怕」

她说,14岁时萌生以写作为职志的想法,少女时期遇到「为何会痛苦?为何会死亡?」这类经典问题,「我以为书里有答桉,结果书里只有问题,这些书的作者就像我们一样脆弱」。当时她年纪太小,光州事件照片让她觉得人类很可怕,「倘若20岁时才看到,也许我会把仇恨聚焦在军方与政府」。她心中有两个谜团:人类为何如此暴力残忍?人们会如何对抗如此极端的暴力?

把声音借给屠杀死难者

韩江在《少年来了》写作过程研究了20世纪诸多黑暗至极的屠杀事件,除了韩国,这类事件也存在于奥许维兹集中营、波士尼亚等时空。韩江日渐担心自己失去对于人类的信任,直到她发现一本民兵日记,内容提及「为何我会有良心这种玩意儿,如此戳刺、打击我?」,让她的研究从暴力走向人类尊严。书中描述失踪少年的魂魄际遇,韩江说,写这些年轻人的遭遇对她而言是「磨难一场」,「我是个把肉品扔到火上也会觉得痛的人」,她想把自己的身体、声音借给这些亡魂,然而每天在工作室动笔写了几行就写不下去,非常痛苦。即使如此,韩江在个人官方网站写下这句话:「慢慢地写,我会持续写出更多作品。」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