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籍澳大利亚,中国人数量现在只排第5;【“提前大选”?】根本不可能发生(组图)
在2023-2024财年,超过18.7万人入籍成为澳洲公民。2024年前8个月则有11.53万人。
1949年,澳洲首次举行公民入籍仪式,2493人成为澳洲公民,主要来自欧洲国家。意大利移民成为当年入籍人数最多的群体。
自那时起,澳洲累计向来自2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万人授予了公民身份。
今年以来,来自新西兰的16113位移民入籍;印度紧随其后,15576人,占总数的13.51%。
来自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的为4844人,占4.2%,排在英国和菲律宾之后。今年入籍澳洲的印度移民中,居住在维州的最多,为5777人。
(印度也不承认双重国籍,但和澳洲的生活水平相差太大)
如今,半数以上的澳洲人要么本人出生在海外,要么父母有至少一方出生在海外。
而随着印度的人口数量超过中国,以及“崛起图强”,他们在政经,治安,民生,社会等各新闻版面的出镜比例及讨论度一定是继续增加的,全球范围内皆将如此。
另,澳洲统计局最新公布,截至今年7月的一年,澳洲的长期净移民流入人数录得432,150人。
(统计所有持有的签证能单次在澳洲能待至少一年的人)
上一财年原本计划压缩至37.5万,之后退守至39万人,但依然没有实现。
联邦政府的新目标是在2024-25财年将数字降至260,000人。
本财年的永居移民签证批发上限是18.5万人。
就算后半年会有留学新生招收人数上限的引入,但完成这一目标依然困难重重。
夏洛特的母亲凯利也发表声明,说道:“我必须强调,并且恳求,我不想让任何小女孩为此感到负责。”凌晨4点左右,接到关于一名男子在一间夜店被两名陌生人攻击的报案,警方赶去了Chapel St
具体情况仍有待调查。警方征集线索。
工党本周提交帮助符合条件的首次置业者买房的“Help to Buy Policy”的法律草案,想闯关通过,但遭到了联盟党和绿党的反对。
(Help to Buy被称为“共有产权计划”,是工党2022年选举承诺的一部分。 首次置业者可获得来自政府的高达新房成本40%的“产权出资”,或现有房屋30%的“产权出资”)
关键的政府立法无法在国会通过的话,总理似乎在赌气,所谓表达了"没有排除可能双重解散国会(double dissolution)的可能性”的意思。
标题党公众号们今天铁板钉钉会拿来继续炒作所谓“提前大选”。
(常规选举中只有一半的参议院席位要进行选举,双重解散很罕见,澳洲历史上只有7次,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
可这完全大错特错。
双重解散需要是同一个法案在参议院被否决两次,以及两次的投票间隔至少要3个月时才能触发,以及它不能发生在距离下一次众议院选举(大选)的6个月内。
所以,这本就是假议题,拿来唬人的,它根本来不及在今年出现,也无法在明年5月大选前出现。
实现双重解散恰恰需要的是“推迟大选”,可都要大选了,双重解散的意义是啥?
至于Help to Buy这种法案,最终还是会通过,讨价还价之后加点条件而已,哪次不是?
工党是更加需要时间,以期变化的那一方。
澳洲的经济目前勉强依靠公共支出的增加来持续正增长。
人们将生活成本压力飙升归咎于政府。大企业涨价及储备银行迟迟不降息,工党及总理Anthony Albanese的民调持续吃紧。
Peter Dutton领导的联盟党阵营在下次大选中胜选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在接近获得能拿满76席(单独过半)的那种支持率。
他本人本周还注册了TikTok账号。
澳洲股票交易所(ASX)预测,未来12个月澳洲会迎来四次降息。
明年2月一次,然后8月前再降3次,每次25个基点。
但他们说了不算。
目前澳洲的平均房贷额为641,143澳元。
利率若降低1个百分点,房主每年平均可节省5,076澳元(每月423澳元)。
美联储在当地时间本周四上午(澳东时间周五凌晨)降息几乎已成定局,幅度0.25%或0.50%不定。
暂时没利空的信息,届时澳元兑美元会涨一波,但兑人民币不确定,后者可能涨更多。
新州的铁路,电车和巴士工会今天在举行罢工。通勤者倒霉。工会反对用现有的铁路走廊把地铁从Sydenham延伸到Bankstown的计划,以及希望比照昆州,也把火车票降价到每次50 cent,但州长已经否决了。因为“最终账单还是得寄给某人的,降到50 cent会让大家都多缴税”。
此外,今天凌晨在悉尼西南区,有人恶意割轮胎,超过100辆车的200多个轮胎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