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为什么美国人消费高,中国人消费低?(图)
本文转载自西西弗评论,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14亿人的中国想人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唯一的办法就是中国头部企业在各个行业,全面取代目前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位置。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1
今天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各路经济学家都在大声疾呼,刺激经济,刺激消费。政府也在想办法刺激消费,北京市政府出了一个买家电打八折的政策,20%政府补贴,最高单品补2000元。但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应该买啥。
相比之下,美国的个人消费一直很猛。政府、经济学家都想让中国人像美国人一样把腰包里的钱掏出来花掉。但网友们纷纷说,不是我们不想把腰包里的钱掏出来,是我们的腰包里,本来就没钱呀。
中国的储蓄率确实比美国高,中国人边际消费倾向比美国人低。但归根到底,消费低还是因为收入低。如果中国人的收入原地翻三倍,消费翻两倍是起码的,肯定会多花钱。
那么,为啥美国人收入高呢?是因为美国人比中国人聪明?教育水平高?美国人更勤奋?
都不是。美国人智商水平和中国人应该类似。现在中国的平均教育水平也赶上来了。美国人更是不如中国人勤奋。
无论中国人,美国人,大多数人,都在企业工作。美国人工资高,是因为企业开出的工资高。有些中国人,就觉得工资低是资本家的锅,资本家剥削打工人,所以打工人工资低。
然而,如果中国的资本家剥削打工人剥削得更狠,应该中国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更高?比较一下上市公司,显然不是这样,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于中国。
资本家追求利润,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资本家开工资,第一看自己能不能承受高工资,第二看能不能以更低工资找到同样的人。如果企业能承受,也找不到同样的人,就愿意开高工资。
美国企业愿意给打工人开高工资,首先,就是美国企业的利润水平,能承受高工资,而且在高工资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更高的净利润率。为什么美国企业能工资高利润高,归根到底,是美国企业毛利润高,同样的货物或服务,能卖出更高的价格,有更高的毛利率,这才是美国人工资高的根本原因,也是美国消费旺盛的根本原因。
2
一件东西,怎样才能卖出更高的价格?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完全同质化竞争的市场,所有企业的利润都是零,无法卖出更高的价格。想卖高价,就必须有独门绝活儿(学名叫垄断)。
某个东西只有我有,其他人都没有,这才能卖出高价,才有利润。这种独门绝活儿,要么是技术,要么是品牌,要么是牌照,反正必须是我有人无才行。
英伟达的芯片,毛利率75%,一块钱销售额,7毛五是毛利。为什么能这么高,因为英伟达的芯片,是他的独门绝活儿,其他人都做不出同等性能,同等质量的芯片。
爱马仕的包,毛利率70%,买一个包,70%是毛利,为什么这么高?因为爱马仕的品牌是独门绝活儿,多年积累。其他的包,不是爱马仕,这个品牌,是他独有的。
有了高毛利率,就可以有更多的费用支出,花更多的钱给员工发工资,同时还能保持更高的利润水平。
毛利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毛利高,才能养更多的人,更贵的人。当然,不同企业的会计方法不一样,直接拿报表里面的对比是不准确的。比如,比亚迪的毛利率看上去很高,但比亚迪的高毛利率主要是靠垂直一体化,大量零部件都是自产的。比亚迪年产汽车的总量和上汽差不多,是丰田的三分之一强,但员工人数是上汽的三四倍,是丰田的两倍。如果同口径计算,比亚迪的毛利率是远远不如丰田的。
中国企业的产能很大,成本也能控制得很好,但中国企业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能卖出高毛利,有定价权的,还非常少。
3
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有一家高毛利的特大型企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GDP,意味着数万名高薪的雇员的消费,意味着利润和税收的汇集。
以腾讯和深圳的关系为例:深圳一年的GDP是3.5万亿,腾讯2023年收入6090亿元,在深圳纳统的比例应该不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毛利率接近50%,按GDP的增加值口径计算,可能比例更大。腾讯一家企业,给深圳贡献的GDP,可能接近10%。腾讯总共十万多员工,在深圳的员工总数,估计也有五万以上,这是五万名平均年薪百万级别的员工。
靠着深圳本地的互联网市场,是无法养活腾讯这样的公司。腾讯面向的是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获得的收入从全国获得的。但腾讯这家公司带来的经济收益,却绝大部分落在了深圳。腾讯发的工资,一半以上在深圳,腾讯缴纳的税收,大部分在深圳,腾讯对GDP的贡献,也绝大部分在深圳。
腾讯这样的企业,源源不断的从全国各地,赚取财富,汲取资源,除了股东回报,大部分都给深圳经济做了贡献。
字节之于北京、阿里之于杭州、拼多多之于上海,也都是类似的关系。所以,地方保护本地大企业,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这样的大企业,把全国的资源吸纳到总部所在地,给总部所在地做贡献。互联网平台,在全中国范围的贡献是正向还是负向,可能有争议,但对其总部所在地的3毋庸置疑是巨大的正向贡献。
一个城市的经济的支柱,就是城市中一家家企业所支撑的。如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没有全国性的企业,仅靠本地经济,是支撑不起北上广深的GDP的。
遗憾的是,中国这些有一定垄断性质,高毛利的大企业,基本主要都还是赚中国人的钱。他们把中国其他地方的资源和利润,输送到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企业总部所在的城市,给这些城市提供高薪就业机会,税收和GDP。美国的大企业,赚的是全世界的钱,把全世界的资源、利润,输送到美国,给美国人发高工资,给美国投资者高回报,给美国政府创造税收和GDP。
发达国家的地位,就是这样一个个全球企业支持的。这些全球企业,占据全球某个行业的顶端生态位,从全世界获得收益(吸血),然后大部分的收益都落在总部所在国家,所在城市,以及企业的股东手里。
美国现在消费最高,是因为美国在很多行业,比如互联网产业、半导体设计,都占据全球顶端生态位,还有一些行业,比如手机汽车业,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美国在全球,类似北上广深之于中国,从全球合法的获取超额利润,供养自己的国民。同时,全球维度上,没有一个全球政府搞转移支付。今天的世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远大于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
欧洲日本,本来很多行业也占据了自己的顶端生态位,比如法国的奢侈品、德国的豪华车、日本当年的消费电子。但欧洲日本的领先并不稳固,很多行业已经开始动摇了,经济自然也就不怎么样。
4
中国现在出口很多,出口额世界第一,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但其中,有多少是有一定垄断性、有定价权,高毛利的产品呢。过去完全没有,现在有了,但很少。大部分出口产品还是靠物美价廉。
想垄断、想有定价权,要靠技术,要靠品牌。品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文化、需要软实力、需要内部的自信,和外部的崇拜。这都是中国现在欠缺的。全球品牌这方面,中国和今天的美国比,差得远,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也还有距离。日本还多少有几个全球性的奢侈品牌或者消费品品牌,中国类似级别的全球品牌非常少。
技术比品牌其实还容易一些。在很多领域,中国的技术已经追上了发达国家。但要能搞垄断,有定价权,不仅仅是技术追上,还得技术领先。这一点大多数行业还做不到。
如果品牌和技术无法领先,还有一个办法实现垄断。就是卷,往死里卷,把竞争对手卷死。这也是多数中国企业目前走的路,最大化规模优势,极限降低成本。最终卷得全球只剩2-3家,后面可以搞搞价格同盟,寡头垄断,吃吃稳定利润。但这个卷得过程,必然是血雨腥风,尸横遍野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卷过一轮了。全球民用航空就剩两家,汽车业也就剩不到十家。中国企业,想挤到能吃寡头垄断利润的“剩者”中,谈何容易。其他国家,也会有各种手段防止这种极限的“卷”。
网络上很多“所谓的XX学家”,只喊口号,却不去想如何实现。提高消费,提高收入,口号人人会喊,但是怎么提高?有人说中国企业不应该卷,要温良恭俭让。然而,牌桌上就那么几个位置,商场如战场,不卷,你怎么挤得进去?
想提高消费,转变成消费驱动的经济,首先人民兜里得有钱。兜里有钱,需要企业承担得起高工资,同时不给高工资,就招不到人。这就需要中国企业能把产品卖上高价,在全球市场上做出高毛利的,能在全球获取利润的产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技术垄断是一条路,品牌垄断是一条路,把对手都卷死,也是一条路。
在卷的阶段,企业、员工、竞争对手,大家都很痛苦,在生死边缘挣扎。当然,下游买家会比较爽,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商品和服务真的是太便宜了。
中国在卷发达国家,印度,越南这些国家在卷中国。如果中国卷得更快,先把发达国家卷下去,占据目前发达国家在全球市场中的顶端生态位,就算成功上位了。小国占据一个行业就可以很爽了。但中国14亿人,得卷很多行业才行。如果中国没能卷掉发达国家,反而被印度越南卷了,那就麻烦大了。
本文转载自西西弗评论,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