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赛道变天了!女强男弱的趋势下,中国男孩出生就输在起跑线?(组图)
全国人口普查明明显示“男多女少”,为何大学里却是“阴盛阳衰”?当高等教育进入到“她”时代,女强男弱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警惕“男孩危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们的男孩怎么了?我们又该如何养育,才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就教育界的整体状况而言,学生的女强男弱已经是常态。”
华东师范大学邵志芳教授的这段话,并非随口一说,而是教育界普遍的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女生进入高校的比例就持续攀升。
大学扩招之前,1998年女生在大学在校生中的比例仅为38.31%,大学扩招开始之后,女生比例几乎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到2009年女生比例(50.48%)已经赶超男生。
数据来源:教育部发布的历年教育统计数据
据统计,2022年全国录取的4679358名考生中,女生人数占到了2947991人,男生才1731367人,女生占了总人数的63%,男女性别比已经来到58.7%,也就是说,每10个大学生了,接近6个是女孩。
在这场教育的马拉松比赛里,怎么男孩跑着跑着就被甩在后头了?
但其实,中国出生率的男女比例却相反,于中小学阶段,女生总人数也是明显少于男生的。全国高中女生所占人数比例为49.98%,初中和小学生比例则不超过47%。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阶段生源更少的女孩,却在十年寒窗苦读后,逆袭赢得了更多的大学学位。
女孩崛起,男孩没落,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巾帼不让须眉,
高校中的男女比例失调
女生除了人数赶超,近年来,“状元郎”向“状元花”转变的趋势也日趋凸显:
2000-2014年间,高考状元中男生的比例由60%下降至40.43%。都说理科赛道“女子不如男”,但近几年女孩频频夺取理科状元桂冠,也凭实力打破了传统认知的偏见。
大学中获取奖学金的男女比例接近1:2,女生勤学苦读的优势更是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事实上,女性崛起的现象并非只有在中国高考独树一帜。每年美国藤校放榜时,“哈佛女孩”、“耶鲁女孩”常有耳闻,华人男孩突出的却明显少多了。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十几年来,每年被美国常春藤名校(本科)录取的中国大陆学生有大约150名左右,女孩占约100个,接近2/3。
拿齐8所藤校的华裔女孩萧靖彤
不止是“赢麻”的华裔女孩们,从八大藤校近两年在全球的新生录取中,男女性别比也可以看出,女性数量占比普遍超过男性,而且这一增长的劲头丝毫没有要停滞的迹象。
如,在各校2022年公布的秋季新生入学男女比中,数据也很明显:
哈佛大学,女生占比55%,男生占比45%;
耶鲁大学,女性51%,男性占49%;
宾大,女性占56%,男性44%;
康奈尔,女性占54.9%,男性45.1%……
哈佛大学历年男女生录取率
要知道,在美国历史上,女性很长时间和非裔一样,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藤校都明文规定,不招女学生。当年大才女林徽因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美术而不是建筑,就是因为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招收女学生。
女权运动过后,藤校才陆续向女生敞开大门。耶鲁大学第一次招收女学生,距离现在也才55年的历史。
只是,在夺得平等的教育权后,女性用了很短的时间追赶,就后来居上,占据了教育赛道上的优势,远远把男性甩在了后面。
1970年至2031年,美国入学的本科生中,男女生人数以及未来预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的数据统计显示,在有相关资料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女性在高等教育学生总数中的比例超过50%的有104个(达70.3%),其中超过60%以上的就有27个,最高的达84.6%。韩国女生大学入学率为75%,且差距正在逐年拉大,英国八成高校女生多于男生。
《郝芬顿邮报》曾报道,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一项涵盖74个国家的联合调查发现,过去十年,全世界女性冲破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性别歧视和束缚,在学业上甩掉男性几条街,人类俨然来到了“女学霸时代”。
女生学业成绩优秀、升学率高,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现象,男孩的学业危机已经是全球各国共同的危机。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揭露:“‘男孩危机’是一场全球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仅是经济危机,而是多方面的,每个方面都会使其他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
男孩危机:
改变男孩 or 改变教育模式 ?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作者约翰·格雷,联合沃伦·法雷尔,历时11年潜心研究,出版了专门讨论《男孩危机》的书中讨论道——
“当下世界很多国家都出现男孩的心理、身体、学业、未来等方面均呈现出不断下滑的态势,这正是蔓延全球的“男孩危机”。
书中总结,男孩危机是教育危机、心理健康危机,也是父爱危机、目标危机。
(1)教育危机
在世界各地,男孩在阅读、数学和自然科学三大学习领域达标的几率都比女孩低50%。
(2)心理健康危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正在四处蔓延。当男孩长大成人后,他们原本和女孩持平的自杀率会增长为年轻女性的6倍。
(3)父爱危机
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亲关爱的男孩在辍学、酗酒、吸毒、违法犯罪和坐牢的概率都高于其他孩子。
(4)目标危机
成为勇士、领袖或者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这些传统的男性人生目标正在逐渐弱化。许多聪明的男孩都遭遇了“目标缺失”的问题,感到自己被其他人疏远了,变得内向离群,一味地追求即时满足的快感,游戏成瘾正在吞噬下一代。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既有男孩的生理发育原因,也有当今教育体系设计不良的原因。
迈克尔·古里安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性别科学领域专家,在长达40年的大脑生物学和性别差异研究中,观察到:男孩和女孩的大脑至少存在100种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男孩女孩在能力上的不同。
男孩的大脑发育较女孩缓慢,因此,在读书阶段,无论是注意力、坚持、学习热情、静坐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男孩都远不及女孩。
但他认为,可悲的是面对男孩女孩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明显差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都是在用统一的、标准的模式来培养孩子,不论男孩女孩。”
“输在起跑线上”的男孩,在“成绩为王”的评价体系和“规矩为先”的教育体系中,更容易陷入“被中伤”的恶性循环:
更多的行为问题 → 更差的学业表现 → 更严厉的惩罚 → 更多的成绩问题……
这一恶性循环,让男孩不仅成绩越来越糟糕,行为也越来越“堕落”。
劳动经济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的一项研究也认为,前置的评价体系被设计得更容易淘汰男生,而非男孩自身原因。
“男孩危机”的背后,其实是教育体系带来的不平等。
因此,迈克尔·古里安呼吁社会为男孩提供一个“Boy-Friendly”的教育环境。我们强调男女平等,但不等于男孩女孩需要用同一种教育模式。社会大众和教育工作者要理解性别差异,而不是粗暴的给男孩或女孩贴上标签。
抓住七大思维特质,
助力男孩成长
在男孩“优势教养系列”中,迈克尔·古里安指出, 男孩身体内的睾丸激素是女孩的10-20倍,使得男孩精力更旺盛,具有攻击性、冒险精神、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自尊心和低共情能力的行为表现。
根据大脑本身的差异,古里安结合男孩的七大思维特质,也为亿万男孩的父母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养育的建议:
1、竞争思维
对男孩来说,竞争是一种有益于成长的行为。他们需要通过竞争来释放压力,同时获得价值感。
为男孩传授技能,示范如何在竞争中取胜,赞赏他的成功,这些行为都能够帮助男孩建立目标,增添自信。
2、理性思维
相比较感性的女孩,男孩处理问题时更理性,但并非“不近人情”。所以父母要理解他们不善言辞,不懂表达情感的“缺陷”。
嘴笨的男孩虽然不懂甜言蜜语,圆滑变通,但粗线条也使得他们不会深陷情绪当中,遇到困境能更直面问题,处理问题。
3、群体思维
男孩更倾向于投身于大型群体的社交活动,而不是小范围三朋好友的交流。在群体中丰富的竞争机会,会帮助男孩构建自己的角色认知。缺乏社交,失去“同伴群体”,会让男孩陷入迷茫无措的状态,转而在游戏和网络中寻找存在感。
多让男孩参与团体类运动,不仅带来的不仅仅是情绪的减压,还能帮助他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运动场上同仇敌忾的团队氛围,跟游戏里一起出生入死的对友情般,都能燃起男孩的集体意识。
4、 独立思维
男孩血液自带的“领地意识”,导致他们很早就追寻独立自主的权利。当你发现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变得冷淡而疏离,别伤感,这是他们在努力追求自由和独立之间的平衡。这并非他们要脱离你,而是他们在寻找自己。
但现实生活中,学习和生活皆被父母安排好,从学哪种兴趣班,上哪个学校,交什么朋友,甚至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自主权,使得男孩找不到对生活的掌控感,丧失了独立性,变得越来越依赖。所以父母放手,退让出空间,男孩才能独立成长。
但如何让男孩找到“自由”和“责任”的平衡,理解“独立”意味着“承担责任”,是减少男孩发生闯祸的关键。
5、 冒险思维
男孩天生爱冒险,受“个人神话”的心理作祟,使得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强烈的探索欲使得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每一个可以冒险的机会,他们都会跃跃欲试地冲在最前面。
既然强加阻拦对男孩如同耳边风,不如提供同等份量的冒险和使命,满足他们满腔挑战欲的同时,培养男孩迅速察觉、识别危险、躲避危险的能力,才是有助于他们终身成长的宝藏。
6、榜样思维
一个男孩需要一个男人,来教他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现在男孩面临的很大问题,是缺乏强壮的男性榜样。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90%的男孩问题都与父亲的教育缺失有关系。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参与的多少,直接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行为认知能力,以及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男性榜样的指引,对男孩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帮助男孩成长为一个懂得如何赢得成功,如何去爱和被爱的男子汉 ,也是每位父亲的使命。
7、成就思维
比起游戏,更能让男孩们激情四射的就是运动。
男孩受生理激素的影响,体内的睾丸激素也会使得他们精力旺盛,而运动就是让“永动机”释放电量,同时也释放压力的最佳途径。
在体育活动中,男孩不仅可以培养一项运动爱好,增加现实社交联结,习得群体生活中的分寸感和规则感,还能让男孩感受到来自竞技比赛的快乐和成就感,建立自我认知。所以别再把男孩困在一方书桌,放他们投入广阔天地,反而有助于学习和成长。
有人说,学生时代晚熟的男孩很吃亏,没等发力就被发配到蓝翔了。
其实,男孩的开窍晚并不属于所谓的“机能障碍”——真正的问题是,当学校系统不了解男性发展成熟的特点时,他们会因为男孩的天性去惩罚他们。
如何顺从男孩的天性,让他们在运动和游戏中学习,在理解和包容中成长,在群体和社交中找到目标,在磨炼和经历中变得强韧。
其实都离不开养育最重要的四个字——因材施教。
这才是父母、学校和社会,对男孩最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