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经济不振导致肥胖人口增加,从而加剧医疗卫生体系压力(组图)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低迷,消费者购买和食用廉价的不健康食品,北京目前面临一个全新的健康和财政挑战:中国民众的肥胖率迅速上升,大大增加医疗和医保的成本。
路透社星期一(9月2日)在发自香港的一篇报道中引述医生和研究人员的话说,中国的肥胖问题不仅出现在城市,而且也存在于乡村。城市中的工作压力、超长的工作时间以及不健康的食物是导致肥胖的高风险因素;而乡村中农业劳动强度减弱以及医疗设施简陋无法检查和治疗民众体重超重也是问题症结所在。
中国面临的一个双重挑战加剧了体重超重和肥胖问题:一方面,以技术创新为标志的现代经济降低了劳动强度,并让更多的人处于静止或坐办公室的状态;而另一方面,经济持续疲软也迫使民众选择购买和食用廉价且不健康的食品。
资料照:天津一家减肥医院的肥胖病人在午饭后自己洗碗。(2008年7月24日)
路透社举例说,由于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过剩或风光不再,近年来成百上千万的工人只能从建筑业和制造业转行去开网约车或送外卖。
在通缩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里,消费者更愿意以简单廉价的餐饮果腹,而廉价的食品通常不够健康。由于怕花钱,家长取消了孩子的游泳或其他体育项目的课程。根据博圣轩投资顾问公司(Daxue Consulting)的数据,中国的快餐市场营销将从2017年的892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1.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538.5亿美元)。
“经济下滑经常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延中对路透社说。“饮食习惯可能会变得不正常,而社会活动也可能减少。”
“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有可能导致肥胖症的增加,并最终导致糖尿病,”黄延中说。他预言中国的肥胖率将持续“快速上升,给医疗系统带来压力”。
资料照:天津一家减肥医院的肥胖病人在吃午饭。(2008年7月24日)
中国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艳红今年七月表示,肥胖和超重的人群构成了“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官媒新华社也在七月报道说,中国超过半数的成年人肥胖或超重,这已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中国做出的37%的预测。
《BMC公共卫生》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体重相关的治疗成本在医疗卫生预算中的占比估计将从2022年的8%上升到2030年的22%,总额高达4180亿元人民币。研究说,这一估计还是“保守的”,因为并没有将医疗卫生成本本身的增长纳入考量。
路透社指出,这将让已经深陷债务危机的地方政府更加捉襟见肘,从而也让中国政府无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促进经济成长的生产环节。
中国国家卫健委和其他15个政府机构今年七月联合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预防肥胖的宣传运动。这项计划历时三年的宣传活动包含八方面的内容:“终身承诺、积极监控、均衡饮食、体育活动、良好睡眠、合理目标和家庭行动”。
中国政府今年七月还向全国中小学下达健康指南,要求定期检查、每天锻炼、聘请营养师以及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其中包括低盐、低油、低糖。
路透社引述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指出,中国目前的肥胖人数约占总人口的8%,虽然高于日本和韩国这两个邻国的肥胖人口比例,但是远低于美国超过42%的占比。对于中国而言,超重和肥胖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问题,因为在1960年代初期,中国还曾发生过大饥荒。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