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日女留学生被诱骗至泰国,自拍“绑架视频”和家人索要300万(组图)
这些年发生在东南亚的各种犯罪真的是层出不穷,让人望而生畏。
从缅甸的电信诈骗,到菲律宾的绑架撕票;从百万网红到精英高管,任你是阅人无数还是博学多才统统都没逃得过跌入这些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连环陷阱中。
8月1日,根据中国媒体和泰国多家媒体的报道,一名目前在日本留学,21岁中国女留学生A被勒索前往泰国,并被迫拍摄视频向其家人索要赎金。
据悉,这名中国女留学生A自称接到名为“中国警察”的电话,电话那头的“警察”称,据他们掌握的线索,A的银行账户涉嫌违法,需要多次向“警方”转账。
涉世未深的A信以为真,她极度害怕又不想让父母担心,于是并以交学费为由向父母累计索要了大约50万人民币(约1030万日元),多次向对方转账。
更让人不可置信的是,在诈骗分子的循循诱骗下,A竟然真的相信犯罪分子会帮助她减轻案件的严重性。
7月28日,A只身一个人从日本来到了泰国。
A根据诈骗分子的要求,在曼谷的一家酒店内绑住了自己的手和脚,蒙住双眼,自导自演拍摄了一段被绑架的视频。
7月29日,A的家属收到了诈骗分子发来的疑似A被绑架,时长大约8秒钟的视频,他们顿时心急如焚。狡猾的诈骗分子趁机向A的家人索要300万人民币(约6200万日元)赎金,并警告不能报警,若是不按规定时间给钱就撕票。
好在A的家人还算人间清醒,他们立马向日本警方、中国大使馆和泰国警方同时求助和报案。
泰国警方也相当给力,仅仅过了一天,也就是7月30日,泰国警方通过监控录像排查追踪,在A的家人还未向犯罪分子转账时就在曼谷的一个公寓内发现并救出了A。
泰国警方表示这伙自称是“中国警方”的诈骗分子其实就是一个电信诈骗团伙,他们也对此事件在进一步的调查中。
这个电信诈骗团伙的主要目标是在加拿大、奥地利、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的留学生。近期就频频发生了多起针对海外留学生的虚拟绑架至泰国案。
中泰两国网友也纷纷发言,只不过侧重点完全不同。
这些犯罪分子一定很喜欢泰国政府,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接待800万的中国游客。
天呐,希望这新闻不要在中国媒体上传播,从而影响到来泰国的中国游客数量。
让你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以前听说过类似的事,所以我知道这是真的。我上次听到的受害者也是个中国学生。在我21岁的时候,如果有人打电话给我,给我讲一些涉及警察的骗局,我只会笑笑然后挂掉。
这几年在海外发生的类似诈骗案件真的屡见不鲜。今年5月,据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一名在日企工作负责海外销售,全世界各地飞的中国女性B,于去年11月下旬接到了自称是“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一通电话。
对方说她的现金卡在上海海关被发现,虽然B第一反应就是诈骗。但是碰巧的是她确实10天前曾到上海出差过,而且"大使馆工作人员 "还准确无误地指出了她的旅行日期和路线。
在骗子精心布置的陷阱和一环紧扣一环的套路轮番轰炸下,一向理智又聪明的B依然被骗了,在2个月内B给骗子转账了自己工作这么多年的所有积蓄。
如今这样的案例真的是比比皆是。
其实,无论是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还是中国驻泰国大使馆都分别在今年的6月和7月发布了相关的防骗文章。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专门发布了《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并在其中详细列举出海外高发的案件类型。
第一、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防骗提示,公检法机关不存在电话转接,也不会向受害人在线发布“通缉令”、“逮捕证”等法律文书,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也不存在“安全账户”,要求转入资金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第二、虚拟绑架类诈骗
防骗提示,公安机关不会线上办案,接到“警方办案”、“协助调查”等可疑电话可以向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学校、父母等求助,父母接到此类电话应当立即报警,不要轻易转账。
第三、虚拟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防骗提示,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的投资理财,凡是标榜有“内幕消息”、“稳定高回报”的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第四、虚假服务类诈骗
防骗提示,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购物、服务平台,对于那些价格异常低廉的商品应保持警惕。租房要通过正规中介,签合同前核实中介资质,谨防被骗。
第五、虚假换汇类诈骗
防骗提示,骗子往往会以优惠换汇信息吸引受害人,当汇率大幅偏离市场价格时,应该提高警惕。私下换汇有风险,有可能无形中成为犯罪分子的洗钱工具,从而导致法律风险。
第六、冒充熟人类诈骗
防骗提示,凡是接到自称家人、熟人要求的转账要求时,请务必打电话、开视频等方式亲自确认,核实之前切勿转账。
第七、企业邮箱类诈骗
防骗提示,企业与合作伙伴都应增强安全意识,当交易信息突然发生变动时,务必验证核实,以确保交易资金安全。
第八、海外高薪招聘骗局
防骗提示,找工作时,切勿轻信“低门槛、薪资高”的海外高薪招聘,更不要只身前往境外,避免落入犯罪分子陷阱。在海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尽快报警向警方求助。
大部分的电信网络诈骗要么就是利用人的恐惧心理,假冒身份,诱骗转账;要么就是利用人的贪念,施以小利,诱骗上钩。往往那些非常自信自己绝不会上当受骗,或者不屑于看反诈宣传案例的人们,更容易掉入诈骗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