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8日 20.7°C-20.7°C
澳元 : 人民币=4.5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2024-07-27 来源: 一条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昨晚,巴黎奥运会正式开幕,

浪漫的塞纳河上,

运动员们并肩而至,

再次点燃激情、勇气、团结与希望。

恰如海明威所写的那样,

巴黎成为“一席流动的盛宴”。

在这个特殊的节点,

蒙牛也与张艺谋导演团队一起,

联合奉上了一支特殊的奥运开幕主题片。

在蒙语雄浑低沉的吟唱下,

雪白的幕布从草原飞向了巴黎,

上面流动着无数个运动健儿的剪影,

将百年奥运精神凝聚在了

这短短一分钟之内——

不问山高、不惧路远、更不止于赛场之上,

要强,是生命中每一个梦想的序幕,

年龄、身体、地点,

都不是拦路的荆棘。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1

1950 年出生的张艺谋,今年已经 74 岁,但你很难从他身上看出疲惫或是迟钝。他依然认真而敏锐,尤其是在工作上;《开幕》主题片的创意讨论会上,张艺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理念,讲到兴起还会手舞足蹈。

“现在大部分的宣传片,镜头摆位平庸,那有什么意思?我们要的是机位刁钻,运镜、画面,要不一样,要找到那个特别的角度,微妙的镜头结构,拍出来才好看。”讨论中,张艺谋一遍遍地重复自己的观点。对他而言,重复过去没有意义,平庸和普通也没有意义,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不被外界条件阻碍,要做就做到极致,在张艺谋 36 年的导演生涯中,这份“要强”一以贯之。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2


《红高粱》剧照

让他一举成名的电影《红高粱》,一度要拍不下去,因为剧组找遍了大江南北,都没找到莫言原著中那种1米高的高粱地。

画面不达标,不行。张艺谋凑出了 4 万块,雇了 200 位农民,去种 100 亩连绵的高粱地。

高粱种完了,张艺谋带着团队来到拍摄地点,却发现眼前的高粱地稀稀拉拉,仍旧达不到他理想中的画面和色彩。怎么办?如果要重新种,就势必拖延拍摄进度。但张艺谋毫不犹豫,一把火全烧了,再亲自带着农民们种高粱。

这样的执着,这样的精益求精,才造就了乡土史诗般的《红高粱》。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3

2008 年奥运开幕式的筹备同样如此。在一个如此重要的历史节点,承载着如此之多的中国人的期盼,张艺谋肩负的压力难以想象。

纪录片《张艺谋的 2008 》提到,早在筹备之初,他就提出这次开幕式的内容要“前所未见,闻所未闻”。他坚定地不去重复用一些早已被熟知的中国元素:大红灯笼、中国鼓、红绸子……这些都是“安全牌”,但张艺谋想要的是令所有人耳目一新。

三年时间里,无数个创意被一次次推翻重来、不断打磨,最后才诞生了如卷轴、活字、千人击缶而歌这样令人惊艳的大场面。

拒绝平庸和普通,永远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属于张艺谋的“要强”。从 2008 年北京奥运的开幕式,到今年巴黎奥运的《开幕》片,张艺谋的这股劲始终不变。于他而言,年龄或是外界的看法从未形成阻碍,要强的张艺谋,只会继续前进。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4

90 后的湖北姑娘张琪慧,3 岁遭遇车祸导致双腿截肢,却做出一个个突破身体局限的决定——自理、独居,还爱上了极限运动。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5

一次动力滑翔伞的体验,点燃了她对极限运动的爱好:“在高空俯瞰整个大地,草坪、缆车、森林尽收眼底,让自己大脑放空,感受扑面而来的风,忽然获得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

随后,一次旅行途中,张琪慧偶然和朋友走进一家体育用品店,逛到滑板区域,朋友忽然问道,“要不要尝试一下?”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6

玩滑板的张琪慧

在店员的推荐下,张琪慧试了试陆地冲浪板——它的特点是模拟冲浪的姿态,利用腰部扭动的力量就能前行,靠肩带转。不一会儿,张琪慧就能够自如地前进、转弯了。

普通板面的磨砂纸摩擦力特别大,每次滑一会儿,裤子就被磨烂了。张琪慧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把板面的磨砂纸换成防滑垫。

滑着滑着,张琪慧结识了许多同好,还在朋友们的推荐下尝试滑地形,比如泵道、u型池、碗池。“碗池对我来说难度会大很多,沿着碗壁上下起伏,需要找到正确的重心位置。板面换成防滑垫之后,摩擦力会小非常多,所以经常会从板上面摔下来,但每次尝试都觉得又解锁了一个新的技能,特别惊喜。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7

越来越熟练后,她又开始健身,尝试桨板、拳击、羽毛球。突破着身体的局限,也突破着别人的想象,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是属于张琪慧的“要强”。“人对没有体验过的事物的恐惧,其实来自于内心对未知的恐惧,真正去面对它,其实并没有你想象当中那么可怕。”

张琪慧还计划着解锁更多极限运动,独立前往更远的地方:“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相信自我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这是我对自己命运的不屈,我渴望打开人生的新局面。”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8

还记得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支惊艳世界的现代舞《画卷》吗?

舞台像一张洁白的画纸一样徐徐展开,黑衣舞者上下跳跃、翻滚,留下墨迹,形成日月、山、水、云纹等元素,最终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水墨山水图,被赞富含中国文化灵魂,又不失国际前沿视野。

侯莹是这支舞蹈的创作者之一,她的职业生涯本身,便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从北京到广东,到纽约,再回到国内,每次更换坐标,都更接近心目中的现代舞。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9

侯莹小时候

70 年代出生的侯莹是科班出身,12 岁进入艺术学院。当时还没有现代舞专业,侯莹受到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间舞等训练,毕业后顺利在北京当起职业舞者。

有天,她看到广东现代舞团的演出《神话中国》,一下子被独特的舞步感染了。“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也不是传统上的审美,我觉得那里面有人的个体精神。”侯莹毅然抛下过去的舞蹈成就,以及去北京舞蹈学院进修的机会,南下广州追求新方向。

在当时的中国,现代舞太“新”,侯莹渐渐感受到对理论理解的断层。“既然美国是现代舞的巅峰,那我应该去看看。”在 30+ 的年龄,侯莹只身前往纽约留学。

当时的侯莹在国内已小有名气,出国的决定无疑又一次将自己“清零”,重新开始。“我不喜欢光环,光环对创作一点意义都没有。我就是个普通的舞者,每天长时间在排练厅,到处找地方上课,然后看演出,我把所有的费用都花在这上面了。”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10

侯莹(右)与美国现代舞编舞家崔莎·布朗

在林肯中心前合影

她全身心投入到对西方现代舞团技术的学习中,吸收新的技巧,重塑自己的认知,研究东西方技术的融合。终于,侯莹连续四年站上美国林肯中心的舞台,三次登上《纽约时报》,被《纽约时报》评选为“年度最卓越舞者”。

2008 年,中国现代舞发展恰好 20 年,借着参与筹备奥运开幕式“画卷篇”的契机,也为疗养腰伤,侯莹决定回国。“我知道回国会遇到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困难巨大。我知道有这些困难,所以我不觉得它是困难。”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11

侯莹作品《涂图》

三年后,侯莹舞蹈剧场终于成立,原创作品相继问世,一次次呈现东西方舞蹈艺术的对话与融合。

无论去到哪里,永远坚定于现代舞事业,永远敢于重新出发,这是侯莹的“要强”。背后是强大的信念感:“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去创作,人只有面对艺术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自由。”


74 岁的张艺谋不被年龄限制,仍在求新求变;

轮椅运动女孩张琪慧不被身体与命运框住,在极限运动中绽放生命的美丽;

辗转多地从零开始的侯莹,无论在哪都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距离上一次巴黎奥运会,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百年间,很多事情都在改变,但不变的是这份要强的精神,始终在中国人身上流淌。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12

1924 年的巴黎,4 名中国运动员⾸次上场;百年之后,2024 年的巴黎,405 名运动员即将代表中国,去争夺“更高、更快、更强”的桂冠。

这份要强,不问年龄,不问命运,不问地点,也远远不止于奥运赛场和 32 个比赛项目。

这份要强,同样也是蒙牛的品牌精神。自 1999 年创立之初,蒙牛从草原走向世界,始终以长期主义致力建设中国乳企的百年品牌,为每个人提供高品质的营养支持,践行「营养世界每个人的要强」的企业愿景。蒙牛,不只是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也是你生活的合作伙伴。

74岁张艺谋再次出山,用一分钟讲完一百年中国奥运(组图) - 13

这份“要强”的精神,也将与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格言相互呼应,激励每一位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与每一个在生活中要强的你。

一百年在场,一百年要强。

正如《开幕》主题片中那句歌词:“没有渺小的生命,没有生来的英雄……要强的梦不会熄,要强的心永跳动。崭新序幕,书写你的光荣;整个世界,为你响起掌声。”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