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网约车”开启了新革命,孩子们再不学AI就彻底没前途了(组图)
无人驾驶不是第一天听说,但无人驾驶网约车,很多人这几天是头一次听说。
百度研发已久的无人驾驶车“萝卜快跑”正式投入市场,在武汉投放了1000量无人驾驶车,由此引发了空前的关注量。
这种无人驾驶车不仅已经投入运营,且采用的是7x24小时全天候运营。
没试过之前,你可能还在心里打退堂鼓,没人开的车,真能行吗?
一些乘客却用亲身经历,帮大众舒缓了这个疑虑。
外表看来,“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汽车,和普通的车差别不大。
只是在车身上多印了“萝卜快跑”和“百度地图”的标志字样。
但乘车起来,显然是另一种体验。
在开通了试点的地区,用户通过萝卜快跑App/小程序、百度地图、百度App等平台,即可呼叫“全无人”车辆。
首先,车辆在约定地点停下后,需要乘车人手动在车窗触屏输入4位乘车验证码,之后就能顺利打开车门。
接着系好安全带、按下“开启行程”确认键后,车子就会前往目的地。
此外,屏幕里还会显示行驶场景和路线。
让乘车人可以看到路况和行驶进度。
事实上,这不是“萝卜快跑”第一次在市场上投放。
早在2022年,“萝卜快跑”就已经在长沙进行商业化试点运营。
目前,由百度Apollo运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已在武汉、广州、北京等地,开展了常态上的商业运营。
虽然目前这种智能车还属于小众,接触到的客流量并不多,但影响力在不断积攒。
对大众来说,与传统网约车、出租车相比,抛开安全隐患方面的疑虑,价格优势或许是无人驾驶车的“王牌”。
据悉,在武汉搭乘萝卜快跑,10公里的路程车费为4元至16元,普通网约车为18元至30元。
能省一半的路费,搁谁不心动?
但其实无人驾驶车早就不是第一次在市场现身了,为什么迟迟没有造出势来?
一则是因为这种人工智能技术还在逐步成熟和推广;
二则是无人驾驶还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但这一次,无人驾驶的风口似乎打通了?
一边是技术在进步,另一边,网约车司机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01
随着“萝卜快跑”势头正猛,百度的股价最近也一路高歌。
百度7月10日开盘数据
但在互联网上,却引来了无数骂声。
可以理解“唱衰”的人,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必然会有一批打工人因此丢了饭碗。
短期内,网约车司机不必因此恐慌。无人驾驶向全国范围内推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不仅技术还在进步,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完善。
但长远来看,无人驾驶网约车肯定是大趋势。
在大众最关心的行驶安全问题上,目前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可能比大众想象中更安全。
限定了开放区域,逐步扩大运营范围,并且配有远程安全员。
根据操作规范,车辆在行驶状态时,安全员双手要放在方向盘下方或虚握方向盘,以防万一有突发情况时车辆可以迅速切换到人工驾驶状态。
在行驶速度上,这种“无人车”和普通出租车差不多。
但这种需要远程操控来确保的“安全”,存在隐患也是必然的。
当前阶段,“无人车”还没有智能到可以适用任何场景。
在“萝卜快跑”引发大量关注后,也出现了一些反映“异常”的留言。
比如“与闯红灯的行人发生碰撞”、“绿灯时停滞不前”、“红灯冲入路口”、“转弯卡顿”等问题,需要引起警觉。
相关新闻
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度,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快。
今年2月,北京亦庄往返大兴机场的路段,也开通了“无人驾驶出租车”。
为了做推广,搭这种“无人车”还是免费的。
图源:北京日报
总体来说,无人驾驶车的技术方向正确,发展是必然的。
对于技术公司来说,肯定会持续投入。
对于个人,涉及网约车“谋生”的打工人来说,还是及早做打算。
比如说从司机转行为无人车维修保养员、远程安全员,无论是哪一行,掌握新的技能,一定是利于个人未来发展的。
02
这些年来,一批又一批公司投入资金和人力搞研发,无论是智能机器人还是AI领域的更多应用,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21年底,英国Engineered Arts 公司发布机器人“Ameca”。因为它的“表情”和“神态”实在太像人类,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它已经有了略显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眼神会变化,有丰富的肢体动作。
图源自网络
2023年4月,团队宣布将Ameca接入chatgpt-4。
Ameca的快速迭代,让梦想中的陪伴机器人成为可能。
特斯拉推出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行动平稳,已经有了执行修理任务的能力。
对于这款未来机器人,马斯克曾说过,希望它的售价能降到每个2万美元以下。
图源自网络
不知不觉,人工智能已经参与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很多简单任务和机械工作已经可以用智能机器人代劳。
出门旅游,有送餐机器人为酒店房间里的游客送餐:
图源自网络
同类的送餐机器人在很多饭店里也已经投用:
图源自网络
打包、送货的机器人:
图源自网络
清洁机器人:
图源自网络
在银行辅助办业务的机器人:
图源自网络
在线上,能够回答问题、生成短文甚至长篇论文的Chatgpt已经广为人知,被许多人用来处理简单工作。
至于视频和图片生成,AI迭代简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去年年底,AI视频产品Pika 1.0面世。
它能根据文字图片生成视频,不仅速度快(3秒的视频用时半分钟左右),其画面流畅度、视觉效果、清晰度、转场效果都令人叹为观止。
2024年2月,OpenAI推出的视频生产软件Sora爆红,它的成品效果几乎可以用“以假乱真”来形容:
人工智能产品、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取快递、开车、送货...
AI制作图片、视频,组稿...
这让很多人感到恐慌:我的工作,会不会被AI抢走?
03
风险确实存在。
按照Forbes报道,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的一份报告,到 2025 年,人工智能或将取代多达 200 万名制造业工人。
AI确实会取代一些旧有的工作,但也是因为有了AI的存在,也有一些新的工作机会应运而生。
图源自Forbes
就像汽车被发明出来之后,“马车夫”的工作逐渐消失,但是“司机”这个新岗位出现了。
目前来说,人工智能仍然存在种种弊端,但它却能成为我们的好助手,充当合作者与辅助者,产出更精彩的内容,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
除了鼓励学生合理利用AI工具,不少知名院校陆续开设了新课程、新学院,来教授学生如何拥抱AI时代的新机遇。
今年2月,南洋理工大学表示,将设立新的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预计8月开始招生,将会招收4800多名学生。
图源自网络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一门新课程:Algo-Lit:An Introduction to AI Literature。
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和认识人工智能,又如何使用它。
图源自网络
2023年,南加州大学启动“计算科学前沿计划“(Frontiers of Computing),为此打算成立新的计算学院,计划招收30多名相关领域专家担任教职员工。
图源自网络
这也提示我们,在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
毕竟,求学时期的专业选择,往往决定着我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潜在薪资水平。
选定擅长的赛道、长期的专注、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对于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帮助孩子尽早找到专业方向,择一而精,也是每个家长都应该考虑到的。
随着AI领域的日新月异,在未来的专业选择上,考虑AI领域相关的方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高性价比之选。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短期来看科技在“抢饭碗”,但在历史长河中远眺,科技一定是服务于人,帮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的。
但怎么和科技和解,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是每一代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