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7.4°C-11.5°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这类医院太太太太惨了,基层卫生院看了都沉默(组图)

5天前 来源: 丁香园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最近与一位副高同道闲聊到下乡帮扶的见闻,提到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地级市医院已经退出县级医院管理,转为更高级别的头部三甲直接接管。」

由于交通发达便利,县医院看不了的病人,一言不合便直接转到省级头部三甲,根本没有地级市医院插手的机会。更有甚者,「下乡专家直接在县医院手术台下坐着,看着下面的医生做完」。

上有头部医院跑马圈地,虹吸人才与市场。下有基层医院抱团取暖,在提升自身的同时减少向上转诊。

身处夹心层的「腰部医院」,既没有大医院的垄断实力,又没有基层医院的托底保障政策,似乎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最惨」医院。

中国这类医院太太太太惨了,基层卫生院看了都沉默(组图) - 1

图源网络+自己做的

腰部医院,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首先来名词解释一下。

笔者认为,「腰部医院」主要包括了城市二级医疗机构;建置区小于等于 2 个的中小地级市,并非「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等「行业一哥」的三级医院;建置区大于 2 个的大城市第二、第三梯队的三级医院。

腰部医院的痛点由来已久,长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报章上就指出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同时,许多中小医院门可罗雀,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近十几年,公立医疗机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疗机构两级分化加剧。

向上看,各省市头部医院扩张成了开放床位数三千张起步的巨无霸,「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医院」和「xx 第一大院」的桂冠在国内各顶级医院之间反复易手。

向下看,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县医院入职学历至少硕士起步,硬件设施建设也达到三甲水平。这种实力提升使得医院能在技术上直接对接「国家队」,接受业务指导、双向转诊。

县医院的强健不仅分流了腰部医院的病人,还让许多在分级诊疗中承上启下的地市级「一哥」医院甚至省级医院感到压力。

反观腰部医院,它们往往不是当地居民大病就医的首选医院,即便有救治能力,很多患者在确诊重大疾病后往往选择转院到一线医院治疗,导致医院无法开展足够业务维持技术水平。医院长期工作量不饱和,则进一步影响医务人员收入待遇。

更雪上加霜的是,近年来不少这类医院出于评级要求,跟风完成大量硬件建设,欠下了大量贷款,导致经营负担加剧,再次降低医务人员绩效收入分配。

中国这类医院太太太太惨了,基层卫生院看了都沉默(组图) - 2

图源网络+自己做的

有医院评级在前,腰部医院的招聘和职称晋升的要求并不低,日常工作规章制度要求也相对严格。

工作量不饱和、赚钱少、获得感低,再扣除当地高昂的房价等生活成本,整体导致腰部医院工作「性价比」略显男默女泪。

缺少绝活,雪上加霜

超四成持续亏损

本来就缺少「绝活」,如果再遇到特殊情况,腰部医院收到的冲击则更为明显。

根据 2022 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 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量降下 13.5%。其中,三级医院下降 12.5%,二级医院下降 13.9%,一级医院下降 11.9%,未定级医院下降 21.7%。

2021 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量上升 18.9%。其中三级医院上升 24%,二级医院上升 9.3%,一级医院上升 7%,未定级医院上升 9%。

疫情导致医院整体常规接诊减少,同时要承担新冠救治工作。业务量一起跌时,三级医院跌得少;业务量一起涨时,三级医院涨得快;反观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业务量始终较 2019 年存在负增长。

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关于 2021 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在二级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的背景下,当年仍有 43.87% 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该比例与上一年基本相当。

在亏损医院中,7.51% 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 100%,49.53% 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 50%。

在种种压力面前,各腰部医院寻求突破,目前有以下几个攻关方向:

向上兼容,脱颖而出。这一思路适合有一定积累的实力医院。具体做法包括苦练内功,或是加入名门大派,成为头部医院的医联体成员或是分院。

突出特色,强化主业。这一思路适合存在短板,但是拥有特色专科的医院;不再胡子眉毛一把抓,把综合性医院做成优势的专科医院。

向下兼容,错位生存。主要是取长补短,放弃手术和急性期病人救治,向康复医院或护理院转型。

然而,目前这些尝试路径都还是一地鸡毛。

同床异梦医联体,道路曲折专科梦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这里我们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借此略窥各腰部医院的自救情况。

比如直辖市某区医院,经历了几十年的奋斗,在名医云集的直辖市发展为颇有专业特色的腰部医院。

该院加入某高级别医院医联体之后,医院业务骨干被上级医院长期以借调和进修的名义「有借无回」,医院变成了该院优势专业降低平均住院天数的周转池,主要收治上级医院的康复期病人,医院业务水平不升反降。

类似的情况并不是孤例,腰部医院像是一部老车,被上级医院拆走了还能用的零件,然后自生自灭。

中国这类医院太太太太惨了,基层卫生院看了都沉默(组图) - 3

图源网络+自己做的

如果改走第二条「突出特色」之路,腰部医院从综合性医院转为专科医院,一方面是大量的医务人员转岗、调离,另一方面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前有头部医院的相关科室压制,后有机制更灵活的民营医院追赶。

适合腰部医院的似乎只剩下「辛苦钱」——即收治住院天数长、平均治疗强度及日均收入低,但处置合并症、并发症及日常护理等治疗难度并不低的康复期慢性病人、终末期病人,转型为康复医院和护理院。

但在当前的执业环境下,上级医院往往不敢把刚刚度过急性发病期或围术期病人转出,唯恐病人出意外后难以确定责任。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普遍对康复治疗缺少概念:有的人认为既然病人在医院花了钱,病愈就应当是医院的义务;有的人觉得既然打了针吃了药,为什么还要让病人忍着病痛做训练?还有人甚至直接把康复专业视为「弃老山」,认为病人去康复科约等于临终关怀。

目前,腰部医院唯一的优势在于时间。

随着跨地就医医保转诊手续简化,县医院限制病人外转的手段越来越少。同时县域还没有实现真正抱团,上级医院招兵买马也需要过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留给「最惨」腰部医院的时间不多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