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三个月还没提到车,在中国“买新能源比豪车还难”被吐槽爆了(组图)
昨天乘联会最新的公布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7%,已经逼近于半数。
这数据再高歌猛进地增长下去,燃油车还真有可能走到少数派的那天。
只是与这光鲜数据形成割裂对比的是,社交平台上关于新能源品牌提车等待时间久、交付难的吐槽帖不在少数。
年轻人们愿意为新能源买单、贡献销售额,新能源厂商们却迟迟未能把车交到买家们的手里。
有人购买现车,买时销售承诺“过几天就到”,下单后负责对接的交付人员口径却变成了“无法保证时间”。
有人去年12月底下的新能源品牌订单,直到今年五月中旬仍未收到所购买的车辆,车企延迟交付。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常规买卖常识,在这有时出现了不奏效的情况。
不少消费者遭遇的现状是定金钱交了、车贷办了,但车还没到手里。
01
新势力车企们
买车热、提车难
其实从去年开始,不少新能源车企延迟交付、提车困难的问题就已经陆续出现在各种民生维权报道中。
今年随着新能源热度水涨船高,这一现象逐渐引发更大声量的讨论。
社交平台上,新能源交付难的吐槽对象集中在一众新势力车企,如极氪、华为、理想、小米等等,我们联系了数位车主。
尽管购车品牌不同,大家遇到的情况却很相似。
那就是在付完定金、推进买车交车流程后,没能在预期范围内等到自己的车。
华为准车主@荒野狼女士,6月2日在深圳的线下门店定购了一辆华为智界S7的现车,买车时销售承诺的是“尽量端午节前给到”。
当时距端午节还有一周时间,她以为端午节前提车会是板上钉钉的事。
毕竟买的是现车,哪怕深圳的门店没货,没法“马上买、马上开走”,想象中也就是从其他城市运过来一下的事,因此她原本还做了端午开车载朋友出门逛逛的打算。
然而实际情况是,她的车子到今天为止近两周仍未到店。
端午节前她向负责交付车辆的工作人员询问,却发现对方连自己购买的是现车都不知道,以为她买的是预定车、回复了“4-6周”。
解释自己购买的是现车后,交付专员表示自己再去确认一下,自此陷入了漫长的反复扯皮。
过程中销售、交付专员曾给到她不同的提车时间点,一会说两周内、一会说或许十天、一会又说无法保证。
期间工作人员也曾给出一些解释理由,比如“运力不足”。
表示她的车确实已经造好了、在厂家,但因为运力不足没法及时运来深圳、时间无法保证。
这一理由让她觉得有些难以接受,“这么大的品牌搞不定运输吗?”
其中让她感到晦气的,是工作人员在解释交付延迟时,甚至用上了“运输车可能会路上出事故、所以时间无法保证”的说法。
尽管心里明白这只是一句推脱客套的说辞。
可现在新车都还没到手,谁会乐意听到“可能会出车祸”这样的不吉利假设。
@荒野狼女士好歹目前确定了新车确实已经造好,还有不少新势力车企的准车主们尚处于不确定“啥时候才能造我的车”的阶段。
一位极氪准车主于五一假期期间下了定单,下定界面显示预计等待“4周到8周”,不过工作人员最初告诉他等28天、也就是4周就行。
这期间他一度向极氪副总裁赵春林留言询问车辆何时能下生产线,对方回复“大概下个月中旬”。
得知极氪似乎出现了卡钳缺货的情况又再度询问了一次,赵春林回复称“短暂缺一天、现在不缺”。
等完了工作人员最初告知的4周后,这位极氪准车主再度询问,又被告知了一个6月7号的日期。
可等到6月7号,提车还是无望,最近又双叒被告知了月底。
他在帖子中表示如果工作人员不给日期,“我本来可以没有怨言地等满8周”,也就是购车合同上需等待的最长期限。
现在反复地给日期又不履行,作为消费者有种被耍的感觉。
02
新能源的营销造势
跑在了造车能力的前头
联系不同品牌车主的过程中,数位车主都表达出苦交付久矣的无奈。
“电车交付都乱成一团了”“早该被关注”。
比如理想准车主@小刘在努力发现,自己5月6号下定的车辆并未发货,但却有5月15号下定的其他车主已经提车。
因此质疑理想的排产顺序,质疑这是否与购车阶段销售们的“尽快锁单、尽早提车”话术相违背。
类似吐槽帖中,还有车主在定车后被交付人员暗示先付清尾款可以提前拿到车。
一般来说,购车尾款是在提车时结清。
消费者们拿到车、检查过没问题,再同时把剩余的购车款项付清,如果办了车贷、一般也是在这一环节放款,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嘛。
但不少准车主们遇上了销售或交付在车还没到的情况下,以“提前拿车”为理由催交尾款,因为担心权益受损、许多消费者并未同意。
网友们猜测,这可能是销售或交付的个人行为。
或许是有车主放弃了定单、多出了一辆现车,工作人员想把它派给相同配置定单的准车主,以此来换提前结尾款、计入当月销售额。
普通消费者们的视野下,他们看到的是买车后何时能提车没个准话,排产顺序似乎也没有准确的规律。
车企、门店工作人员向他们给出的口头或书面承诺一次次落空,很容易让人产生“提车遥遥无期”的无力感,严重影响了购车体验。
而从车企的视角看,准车主们遭遇的问题其实是近两年来不少新势力车企面临的硬难题——
产能跟不上。
新能源车企们的造车与落地速度,跟不上新能源造势的速度。
许多新能源车企都因产能有限采取定车制,并把提供多种定制选项(比如定制车颜色、车轮毂形状)作为品牌服务的一大卖点。
用日常消费打比方,这就像是在网上买了件预售的衣服、但这件衣服可以自由组合布料与扣子的材质颜色。
定车制为新势力车企们减少了前期生产成本,大幅削减“造了一堆量产车卖不出去”的隐藏风险。
但也带了新的风险——
在互联网营销、新能源关注热潮的推动下,定车数量可能远超企业产能。
去年,华为与塞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新M7发布后累计大定突破了60000台,由于订单远超预期、远远超过产能。
今年1月,华为智界S7再度因产能不足,出现交付难、交付环节问题频发。
多选项的个性化定制,又增加了生产成本、拉长了交付时间。
同一款车型,选配不同颜色、不同轮毂样式、不同轮毂尺寸等等都可能需要不同的生产线。
今年3月时,极氪副总裁曾在微博公开回应极氪001绿色油漆缺货的情况。
因用户们选配绿色的比例超出预期、导致了2天的油漆短缺,部分选择绿色的车主因此提车时间延迟。
后表示绿色车型已在全线开工、追赶其他车型的交付速度。
实际情况中,车企不可能单独以订单时间为顺序排产。
在一条生产线的同一时间,车企只能生产同一配置的汽车,可能会出现热门颜色、热门配置的车型由于数量多更早被批量制造的情况,后下单的车主反而更早提车。
在这种情况下,门店销售以“早提车”承诺劝消费者下单的行为并不合适。
不止是产能,有时新能源车企们的营销速度甚至跑在了车辆实际落地速度的前头。
上个月,上海广播电视台《案件聚焦》栏目报道了一起极氪门店与车主之间的交付延迟纠纷。
车主夏先生于今年1月7日下单预定了一辆极氪007,交了5000元定金。
2月6日,他在极氪App上收到了车辆提车的通知函,但问题是此时这款车型还没有通过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备案。
在上海,新能源车通过备案后才能上本地的绿色牌照,而极氪007是在2月26日才被收录备案。
也就是说,理论上在2月26号之前,极氪007这款车型在上海没法卖给要上绿牌的购车者。
因此,夏先生在2月6号受到提车通知后并没有实际去提车、也无法提车,这车在上海还没备案。
等到他在三月初于网上看见极氪007在上海终于交付的消息、打算交尾款提车,他却从极氪客服那得知订单已经作废了、5000元定金也不能退。
理由是夏先生没有在收到通知后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尾款,订单已超时取消。
对于车辆实际交付时间已经超过订单页承诺的“预计4到8周内交付”,门店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个‘4-8周交付’没有写入汽车购买协议,因此极氪公司没有违约”。
03
新能源车企们
难过交付关
提车需要等原本不是新鲜事,过去燃油车也存在许多车型都需要等待调货、生产,有的车型还可能出现等上七八个月的情况。
只是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这种数月的长时间等待比较常见于热门豪车车型,而非品牌的大规模量产常规车型。
高价位的豪车生产线从一开始就只会预留有限产能,倘若遇上车型成为爆款、销量超出预期,才会出现长期等待的情况。
相较之下,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的新能源车企们更多是自身整体产能有限。
互联网营销的东风、新能源发展的热潮却又让新生品牌得以迅速起高楼,吸引高销量。
最后导致定位偏大规模量产定位的车型都有可能出现产能不足、缺原材料等情况。
国产剧《特种兵之火凤凰》中,角色叶寸心购入了一辆千万级豪车
除却产能,交付难背后还有一环销售与交付服务的规范问题。
许多车主们等车过程中的无奈烦躁情绪,是被销售与交付环节中不够专业的虚空承诺、有时“一问三不知”的客服服务激化。
产能不足带来交付慢,销售利用或掩饰“交付慢”的痛点、让消费者们产生过高的期待,最终期待落后形成恶性循环,让问题带来的影响发酵变大。
社交平台上被吐槽交付难的新能源车企会集中在理想、极氪、华为等新势力品牌,也与这些车企采用的“大而散”生产模式有一定关系。
“大而散”的生产模式中,企业往往除了品牌及核心研发外、能外包的全部外包。
生产、地方市场扩产都外包向产业链上的成熟公司,比如余承东曾在去年介绍称“华为问界目前由塞力斯生产,马上奇瑞、北汽和江淮也会加入”。
但它带来的问题是,卖车不止需要生产车,还需要运输网、建立地方销售与交付体系、建立售后体系等等。
造车的车企之间品牌服务体系是独立的,像华为等新势力车企这样纳入多家生产线的体系,不可避免会带来营销、服务、零售环节的复杂情况。
去年,华为宣布与中邮(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有限公司)达成鸿蒙智行战略合作,被外界认为是华为尝试统一终端销售品牌与服务的尝试。
中邮是华为在手机阶段的老合作对象,它的合作可能会帮助华为统一售车提车等服务规范。
前文提及的华为准车主@荒野狼女士在沟通过程中便发现,负责与她对接的工作人员企业微信title为“中邮普泰汽车服务”。
目前,交付难已经成了不少新能源车企公认的、亟需面对解决的难题。
极氪副总裁频繁在微博上回应车主们的交付问题,直白地解释产能困难、帮助查询订单进度,快成了半个交付客服。
算是给消费者们做出个认真对待的态度,多少安抚大家的等待焦虑。
华为则是在问界新M7交付难现象后为了避免客户流失,内部紧急研究了超期补偿方案。
超出一定等待周期后,车主们每等待一天可以拿200元补贴、上限为10000元。
此前还曾推出“提车不跨年”活动,承诺一定期限内若车辆未到店、车主可获得3000元现金红包。
车企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办法安抚消费者、提高交付效率。
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座难关没有那么容易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