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企在澳投资二十年:下一轮繁荣期的投资风口已出现(组图)
4月,毕马威澳大利亚(KPMG)和悉尼大学联合发布了《揭秘中国企业在澳投资》(Demystifying Chinese Investment in Australia)系列报告的第二十期,旨在客观体现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性质和分布情况,为中澳投资界的企业、机构及个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资对海外的投资整体呈现复苏迹象。
据中国国务院报告称,2023年中国全球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ODI)增长11%,总额达到1300亿美元。
这标志中国的对外投资力度已经恢复至疫情前,也就是2017和2018年的水平(约1200亿美元)。要知道,2019年和2020年此数字仅是1100亿美元。
该报告还指出,中国资金越来越多地转向“一带一路”项目。2023年,中国对这些项目的投资增长了28%,达到320亿美元(约合486.66亿澳元)。
但与上面欣欣向荣景象截然相反的是,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正处于收缩阶段。
2023年,中国对澳投资下降57%,从2022年的14.2亿美元降至6.13亿美元。中国在澳仅在6个行业进行了11笔交易。
这也是除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之外,自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中国的投资在下降,但其他国家对澳的投资却在增加,其中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家的投资额相当可观。
对此,澳财特别邀请到本系列报告的主创者,毕马威澳大利亚(KPMG)中国业务部全国主管合伙人Helen Zhi Dent女士和悉尼大学商学院博士、高级讲师李薇博士,一起讨论中国企业对澳洲投资的现状和背后的真实动因。
01
中对澳投资的周期性及诱因
Helen Zhi Dent认为,中国对澳投资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基本4年出现高峰、然后下降,再次高峰、再次下降的趋势。每次的上升和下降都伴随着不同的驱动因素。
然而,最近一次的投资下降周期有点长。
数据显示,即使两国地缘政治出现紧张局势前,中国对澳投资就已呈现下降趋势。
2006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额共计达到1134.52亿美元(约合1724.46亿澳元)。2016年以来,中国在澳投资额从11.5亿美元(约合17.48亿澳元)逐年下降。
尽管2017和2018年的投资数据还不错,但自2019年起下降趋势越发严重。
而2023年,中国对澳投资比降幅甚大,直接达到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首先是新冠疫情影响了跨国业务,很多国际项目戛然而止;其次是中澳关系长时间的冷却、甚至冰冻,即便关系有所缓和,也需要时间来恢复。
另外,经过十几年的海外投资热潮后,国内和海外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的投资行为也更加谨慎,审批流程更为严格。当然,中国自己也面临着新的经济挑战。
最后,也是因为澳大利亚历届联邦政府收紧了基础设施、关键矿产、绿色能源转型、先进制造业和国防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外国投资政策。
02
中国经济转型,影响对澳投资
李薇博士回顾了过去十五年中,中国企业在澳投资呈现明显增长的阶段,其原因主要源于中国经济转型而对澳洲的某些行业需求的不断增加。
仔细分析,中国在澳的投资史分为三个时期:资源繁荣期(2006-2012)、多元化时期(2013-2016)和收缩时期(2017-2023)。
资源繁荣期(2006-2012)
此时期是国企主导的矿业投资繁荣期。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促使许多企业需要更完整的产业链,所以除钢铁制造领域外,还导致中国对澳洲矿业进行大量投资。
全球范围来看,澳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受益国,此期间,中国在澳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行业,其中矿业占73%,石油和天然气占14%。总实现128笔交易,总金额达507.92亿美元。
多元化时期(2013-2016)
2013年以来,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经济也向消费为主的市场转型。
此时期,中国在澳洲的投资呈现多元化,并进入非资源领域,包括基础设施、食品和农业综合企业、商业房地产、可再生能源和医疗保健。
而澳大利亚与美国、欧洲一道,成为中国企业在增长型产业中长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投资目的地。截止2016年,共完成268笔交易,总额为392.14亿美元。
收缩时期(2017-2023)
从2017年起,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医疗保健、食品和农业综合企业、可再生能源和商业房地产领域。
此外,消费品和服务业在国内市场已经相当丰富,且竞争激烈,这也逐步推动科技产业的兴起。
这些企业致力于通过创新和科技发展来实现增长,特别是在大型机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等领域。所以在澳洲的投资也更多地涉及这些领域,而且更多地采取设立销售团队的方式,而不是大型项目收购的模式。
所以2017年以来,在全球形势不明朗的背景下,中国对澳投资持续下滑。在此期间,中国对澳洲共完成了271笔交易,总额仅为231.67亿美元。
由于各种因素,自2019年以来,对澳投资一直保持极低的水平,且没有重大的基础设施交易。
因此,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趋势的变化,也许与中国内部经济的快速转型密切相关,而这其中出现的新需求也为中澳合作提供了全新机会。
03
“未来澳大利亚制造”
将是新契机
我们知道,接受中国直接投资的六大行业是矿业和能源、商业房地产、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可再生能源以及食品和农业综合企业。
而澳大利亚政府的政策变化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
4月,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提出了“未来澳大利亚制造”计划,并投入了150亿澳元的全国基金,用于重塑澳大利亚制造业。
制造业合作需要夯实
澳大利亚在高端制造业和新能源方面,一直存在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利用澳洲政府的政策支持,寻找多元化的合作机会。
李薇博士强调,尽管澳洲市场相对较小,但中国企业应立足高远,以澳洲市场标准为跳板,将产品推向更广泛的区域甚至全球市场。
如成都天齐锂业作为全球新能源材料的巨头,最初投资只是澳洲的锂矿资源。但以“共创锂想”为责任理念,随后引入了中国先进的加工技术,将生产环节移至澳洲本地,积极布局全球锂电材料资源和加工产能。
另外,中国生产的许多仪器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尤其在矿产行业。这种天然的契合使得将中国的设备引入澳洲的加工流程成为了一个有利之举。
当然,也有大量的中国的汽车和电动车品牌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目前是从销售开始。未来,是否会在产业链上进行更多的投资,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发展。
Helen Zhi Dent认为,中国投资者正在积极探索进入澳洲市场的全新方式,也许不再是通过百分之百收购或控股权收购的模式,但其仍可将产品或中国的商业模式带入澳洲市场。
即使从合规性和成本来看,进入澳洲市场的门槛较高。但一旦进入并适应了当地环境,澳洲市场稳定性和正向发展将为中国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
因此,中澳在高端制造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可共同探索发展机遇。
新能源具备发展潜力
因澳洲天然的资源优势,新能源行业也成为澳洲政府支持的重点领域。
自2006年以来,中国在澳洲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已达66.62亿澳元,占中国投资总额的5%。而且对风电场相关项目的投资有所增加,比太阳能。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Norman Albanese)曾在3月份宣布,政府将出资10亿澳元(约合48亿元人民币)用于增加澳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许多能源专家认为这能确保关键能源资源供应,并使澳洲有机会参与一个不断增长的全球产业。
澳大利亚先进光伏中心执行主任雷娜特·伊根(Renate Egan)认为,澳大利亚需要与中国合作,包括欢迎中国太阳能制造商进入澳大利亚。“这是唯一的办法,比起世界其他国家,他们拥有20年的技术创新优势。”
澳大利亚太阳能行业先驱穆里尔·瓦特(Muriel Watt)博士对此表示赞同,“过去20年,中国一直在大力推进研发工作,他们拥有迄今最好的技术。澳洲一切要从零开始。”
李薇博士也强调,澳洲在氢能领域拥有天然的优势,如果澳洲希望在该领域增强其竞争力,则与世界上主要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之间建立贸易或投资关系是不可避免的。
农业合作,从中国到亚太
农业是澳大利亚的传统产业,从2006年至今,澳洲食品和农业行业吸引了来自49.93亿澳元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4%。
中国企业投资了澳洲的乳制品、糖、棉花、牲畜、肉类加工、葡萄园和其他农业综合企业。
尽管2013年前的交易很少,但2015年后大规模投资在明显激增。其中2016年、2017年和2019年达到顶峰,该行业每年都收到超过 10亿澳元的投资。在2023年,食品和农业也是中国对澳洲投资占比最大的部分(40%)。
其中在2023年1月,来自浙江的纺织品制造商旭日服装集团以1.21亿澳元的价格收购了澳洲重要的灌溉棉花农场Gundaline Station。
另外,一些中国企业在农业领域的投资相对理性,这也可能与澳洲本地政策的调整有关,比如澳洲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提出的一些新要求,每年发布外资对本地农田的控制比例信息,这为澳洲民众提供了重要信息,也减少了一些对外国投资的担忧。
04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澳合作前景光明
我们知道,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虽然中国投资者对澳洲市场的了解和探索时间相对较短,但两国之间存在许多互补的机会。
尽管面临着市场摸索和适应的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借助优秀的教育体系和专业人士的成长,中国企业对澳洲的投资正在不断演变、摸索和寻找新的机会。
Helen Zhi Dent相信,中国对澳洲的投资将会更加多元化。而在报告提到的案例中,我们也已经看到涉及金融服务、资产管理、消费品牌以及教育等领域的多元化投资。
所以,中澳之间的合作前景也将更加光明,将为双方带来共同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