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再乱也不回来的中国神童,哈佛终身教授尹希,现状如何了(组图)
本文转载自墨兰史书,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提及尹希这个名字,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神童”二字。
作为有着“神童班”之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走出的学生,尹希在32岁这年便成为了哈佛大学物理系的终身教授,是获得这一荣誉年龄最小的华人。
除此之外,尹希在其研究的弦理论领域还建树颇丰,是国际物理学界公认的最有前途的物理学家之一,更是被国内媒体誉为下一个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只不过与“神童”这样的称号相伴的还有长期以来外界对于尹希言行的非议,因为他不仅仅博士尚未毕业就加入了美国国籍,而且还曾表示即便美国的生存环境再混乱,也不愿意回国发展。
与此同时,尹希在接受采访时还对中国式教育进行了批判,认为中国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太多孩子的天赋,而西方的教育方式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
除此之外,尹希还多次表示自己觉得“神童”这个称号是对他的诬蔑,而且并不在乎获得的职位与奖项。
毫无疑问,尹希的种种言论并不讨喜,很多人谴责尹希被西方教育所影响,甚至是崇洋媚外,更有人批判其留在美国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是对从小到大的接受的中国教育资源的背叛。
那么,现如今已经年过四十的尹希究竟在美国生活得怎样呢?他是否在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还是成为了现代版的伤仲永呢?
尹希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后又都留校工作,因此尹希的家庭教育环境可谓是得天独厚。
他在采访中讲到,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书,尽管尹希的母亲有意培养他画画、围棋等爱好,但是尹希最喜欢的还是捧着父亲从学校带回的课本津津有味地阅读。
要知道,尹希的父亲带回来的可都是微积分、线性代数这些高等数学相关的教材,当时只有小学两年级的尹希竟然能够对这些知识产生兴趣,足见其与众不同的学习天赋。
当然,起初尹希的母亲并不同意七八岁的儿子学习高等数学,认为尹希这是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跑步,是空中楼阁,但眼见尹希钻研得越来越深,尹希的父母才决定给儿子报名数学特长班。
1993年,九岁半的尹希考入了北京八中的智力超常实验班,这个时期的尹希开始了对知识如饥似渴地学习,等到了1996年,十二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进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
在当时,十二岁孩童考上大学的消息便已广为流传,尹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只不过尹希从小就不在乎外界对他的称赞,一门心思只想着学习与钻研。
尹希后来在采访中表示,并不觉得自己与其他人有何不同,少年班的同学也都是普通人,反而是“天才”、“神童”等称谓给他的成长或多或少带来了烦恼。
谈及自己在少年班的学习生涯,尹希表示,自己并没有比同龄人更努力,只不过他做起事情来十分专注,很难被外界所打扰,也很少浪费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2001年,尹希完成了在中国科技大学的五年本科学习,毕业之际,尹希来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是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继续深造。
出国留学固然有吸引力,但年仅十八岁便独自一人赴海外学习,多少存在一些风险,留在国内看上去是最佳的选择,而且名声在外的尹希留在国内显然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与研究资源。
但是尹希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美国的大学,并且最终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诸多高校录取,而且都承诺提供全额的奖学金,尹希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
2006年,尹希取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此时的尹希本来已经有了回国的打算,但是哈佛大学为了留住这个难得一遇的人才,便打破了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生不得继续在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的规定,破格允许尹希留校继续攻读博士后。
2008年,尹希被哈佛大学聘任为物理系副教授,七年之后,三十二岁的尹希晋升为哈佛大学物理系正教授,同时也是终身教授。
这样的荣誉使得尹希再次被海内外媒体所关注,尤其是国内媒体,在称赞尹希的年轻有为的同时,也感慨国内人才的流失,因为尹希早在几年之前便加入了美国国籍。
后来在一次回国学术交流中,有记者提问尹希,美国时常有枪击案发生,面对这样混乱的环境为何不考虑回国发展。
尹希毫不犹豫地表示,美国乱不乱跟他做研究没有关系,即便是美国再乱,只要能够给他提供做研究的环境,那他仍旧要留在美国。
这样的回答难免让许多人断章取义,认为尹希已经被美国式教育所洗脑,甚至用“爱国情怀”这样的道德枷锁来谴责尹希。
然而这样的质疑实际上大可不必,因为从尹希的成长轨迹与以往的所言所行便可看出,他是个十分纯粹的人,之所以选择留在美国,仅仅是因为美国目前有着他所研究的弦理论领域最尖端的条件与氛围,仅此而已。
尹希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喜欢做研究的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智商高低并不重要,如果有一天他不喜欢做研究了,那他就立刻回去从事其他行业。
谈及自己的父母以及小时候的老师对他的期待,尹希表示,这么多年自己已经变化了许多,对于荣誉和奖项他并不关心,自然也不会活在他人的期待与看法之中。
除了学术研究,尹希还是一位马拉松运动的爱好者,他说自己喜欢马拉松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感觉,这也是他长期以来坚持学术研究的动力。
人们常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但这句话放在尹希身上或许并不适用,对于这样一个执着于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或许心中有的只是科学这个国度。
本文转载自墨兰史书,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