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累赘”!18岁新西兰人在家自己动手切胸(组图)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会将刀砍向自己呢?
这个新西兰青少年的故事,惹人深思。
01
有人在家挥刀切胸
18岁的Z,收到了一个泳池派对邀请。
在为参加派对而感到激动的同时,望着镜子里的乳房,Ta陷入了焦虑。
作为一名跨性别者,虽然Ta有女性的身体,但是心理认同为男,而这对乳房,成了累赘。
那应该怎么办呢?
思前想后,Ta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做乳房切割手术。
为了能够更好地操作,Ta在YouTube 看了一些视频。
然后找到了一些“合适的设备”,像是整形科医生一样给自己标记了切口,并计划好了如何麻醉和止血。
然后就开始行动了。
在花了几个小时尝试切除左侧乳房后,Ta感受到了疼痛与紧张,Ta担心这样会损伤神经,所以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之后,“在讨论了风险,包括不可逆性、美容效果不佳/不对称以及双乳头缺失等风险后,Ta继续进行了完整的左乳房切除术和对称的右乳房切除术。”
“紧急心理健康小组对他进行了审查,认为Ta有能力同意,没有活动性情绪障碍、精神病或自杀倾向。”
02
尝试自己做手术的年轻人
像是Z一样,不少人想尝试在家做变性手术。
在外国知乎Quora上就有人发帖问:
有没有办法在家做变性手术?
有同样经历的人分享:
“很多时候,我都有拿刀片切除自己乳房的冲动。
“我的躁狂很严重,这甚至无法用语言形容。
“记得有天我找到我的治疗师,告诉她,如果她不帮助我,那我就会自己切掉乳房。
“这种烦躁让我无法去上课,因为只要是照镜子或者脱掉衣服,就会很沮丧,这是一种创伤。
“但是请不要去私自行动,不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做”。
很多人强烈制止。
“千万不要!绝对不要自己动手!外科医生需要在医学院学习多年才能毕业,然后还要实习才能上岗,这是有道理的。
“即使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犯一个小错误都会致命,如果你自己这么做,那可能是自寻死路。”
也有人说:
“当然不能,手术不是可以在家做的事情,特别是对自己。”
但是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不少人会尝试自己做变性手术。
2012年2月13日上午,一名26岁男子在清华大学西区小集贸市场附近的水果店内挥刀自宫。
此后他跑向了清华大学校医院,医生为他做了简单包扎,在等待救护车时,他偷偷跑出医院,在附近一个宾馆的三楼跳下,抢救无效身亡。
在电影《Girl》中,也描述了这样的困境。十五岁的劳拉开始学芭蕾,因为起步晚,他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男儿身,但是性别认同时女孩,父亲很开明,支持他成年后做变性手术。
他的学舞压力很大,还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挤和凌辱,有喜欢的男生也无法表白,多重压力下,他决定自己亲手剪掉生殖器,彻底去男性化。
03
新西兰性别重置医疗资源不足
新西兰是一个非常性别多元开放的国家。
例如1995年,就选出了世界上第一位公开跨性别身份的市长Georgina Beyer。
在1999年至2007年期间,她还担任工党议员。
做过性工作者、夜总会演员、电台播音员的她,一直为跨性别、性工作者群体的权利努力。
作为国会议员,她在推动通过2003年《卖淫改革法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法案使新西兰性工作合法化。
图:NZherald
但是新西兰在跨性别手术等领域,依旧存在短板。
在新西兰,只有一位合法进行生殖器性别确认手术的外科医生,她是会讲中文的华裔医生Rita Yang。
聊起Z这个案件,她说自己十分痛心,
“这件事很容易就以这个人的死亡而告终。
“即使是由外科医生做手术也会存在危及生命的风险。
“我恳求任何需要性别确认手术的人,为了自己的生活,永远不要这样做。”
Rita Yang说,专业的乳房重塑手术很复杂,需要专业外科医生长达四个小时才能完成。
“它需要训练有素的手术室工作人员、麻醉师、护士和医院级别的全方位护理。
“新西兰很少有有资格进行这项手术的重建外科医生”,Rita Yang告诉 Newshub。
Z患者案例研究由惠灵顿医院外科医生 Mairarangi Haimona 博士、Sue Hui Ong 博士和 Scott Diamond博士撰写。
在文章中,他们写道:
“在新西兰,跨性别男性的胸部重建手术依旧没能被很好满足。”
“缺乏性别确认手术导致了这种绝望的行为。”
医学期刊文章中强调了,在新西兰患者接受性别肯定手术资格的评估过程太过漫长是一个问题。
新西兰在2019年拨出299万纽币预算用于性别确认重置手术,每年可以做14个手术。
但是这项服务包括:
阴道成形术
最小深度阴道成形术
有或没有尿道延长的子宫成形术
有或没有尿道延长的阴茎成形术
乳房切割手术并不在其中。
有些人等待手术长达十年,而许多人由于费用不足而最终没有接受手术。
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针对跨性别群体的科室。
像是北医三院,在2019年开设了“易性症”门诊,团队成员由生殖医学、整形外科、心理学等专家组成。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跨性别者,都希望做手术。
网络上呼吁“不要厌恶自己身体”的行动也一直存在。
无论如何,保持健康是第一要务。
幸运的是,医院手术后,Z“康复良好”。
“他的自尊和自信得到了改善,完成学业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期待着进入大学。”
今天恰逢“国际不再恐惧同性恋、跨性别与双性恋日”,希望无论性别认同怎样,大家都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