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嘲“土味”的凤凰传奇,何以逆袭成年轻人最爱的火爆顶流?(组图)
凤凰传奇北京演唱会结束,全网都知道了鸟巢场馆太大不聚音。
北京观众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各种角度的视频,证明现场的合唱声震耳欲聋,好笑中带着荒诞——第一次有歌手开演唱会,观众被质疑假唱。
从常州首场演唱会上玲花和曾毅沦为台上伴舞,到北京十几万“御林军”(因为现场观众应援整齐划一仿佛“练兵”而来的外号)在线自证,新梗花样翻新,凤凰传奇演唱会仿佛成为了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年轻人乐此不疲,沉浸其中。
现在的年轻人们听着凤凰传奇跳帕梅拉,表示终于理解了当年的广场舞大妈。曾经因为“土”而饱受诟病的凤凰传奇,如今却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的精神图腾。
为什么是凤凰传奇?当我们说“血脉觉醒”时,“觉醒”的到底是什么?
“大俗即大雅”
今年是“凤凰传奇”这个组合诞生的第二十年——不包括玲花和曾毅还被叫做“酷火组合”的那几年,很少有人知道,一把大嗓唱民族风的玲花曾经也是哈韩的。
从当下回看,凤凰传奇的起点并不算低。组合成立的第一首歌曲是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月亮之上》,第二年就获得了国民选秀节目《星光大道》的全国亚军——彼时电视节目还是大众娱乐的主流。
但《月亮之上》是被隔壁《超级女声》的纪敏佳唱红的,超女几乎抢走了选秀节目的所有风头,原唱凤凰传奇并没有收获太多关注。选秀节目制造了一大批年轻靓丽的偶像歌手,粉丝文化的声量震耳欲聋,而当时凤凰传奇顶着夸张的造型,看上去就像“混社会的”,实在不具备与“流量”比肩的条件。
轰轰烈烈的彩铃时代真正让“凤凰传奇”的名字随着《月亮之上》走进了千家万户。2006年手机彩铃创造了67亿的营收,而《月亮之上》的下载数量达到了惊人的7900万次。但硬币的另一面是,那一年的彩铃之于乐坛就像如今的短视频,助力歌曲爆火的同时,也给作品和歌手冠上了“土”“网络歌手”的刻板印象。
00年代是华语乐坛的诸神黄昏,而凤凰传奇每一年几乎都会有一首歌以“神曲”的姿态杀出重围。2009年的专辑《最炫民族风》3个月卖出了30万张,搜索突破1.3亿次,2010年的《荷塘月色》更是帮金立卖出了1000万台手机。
彼时还没有“下沉市场”的说法,凤凰传奇已经在这个赛道上一骑绝尘。广场舞、大卖场以及街边小店的音响,让歌曲迅速打入普罗大众中间,被广泛传唱。凤凰传奇真的“土”吗?如果让现在喜欢他们的人来回答,可能他们会说“土到极致就是潮”。
换一个说法,就是“通俗”。
“俗”和传唱度是成正比的。也许大部分人不会主动去听凤凰传奇,但没有人从未听过凤凰传奇。朗朗上口的旋律,简单易懂的歌词,他们的歌曲没有任何欣赏门槛,即使再五音不全的人也能跟着节奏哼上两句。于是凤凰传奇的名字也伴随着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遍大江南北。
现在大众回去重新听凤凰传奇,发现相比于同时期《犯错》《伤不起》《爱情买卖》之类的“神曲”,他们的歌在内容上基本保持了通俗但不低俗的尺度,甚至有许多作品唱草原牧歌、大好河山,旷达悠扬的民族风带着故土情怀。民族风加上电子摇滚的风格,在当时的流行乐坛被认为是“土嗨”,但如今,当“国潮”成为街头巷尾、各行各业争相追逐风尚,反而成为了他们最鲜明的特点。
2024年凤凰传奇演唱会的名字叫作“吉祥如意”,是他们2007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全场合唱声音最响亮的仍然是十几年前的歌曲。凤凰传奇还是当年的凤凰传奇,但周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流量时代。
当我们“血脉觉醒”
事实上,用“翻红”来形容凤凰传奇并不准确,他们的作品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老百姓的音乐播放器。只不过是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从被动地、悄悄地听凤凰传奇,变成光明正大地为他们呐喊。
年轻人说,“听凤凰传奇的耻感消失了。”
图源@凤凰传奇工作室
回想起来,凤凰传奇还被称为“农业重金属”的年代,正是经济迅速腾飞、我们向世界打开大门的时候。国内娱乐产品百花齐放,外来流行文化让人目不暇接,白领精英阶层尚把握着大众媒体的话语权,年轻人在都市偶像剧的熏陶下怀揣摩登都市的向往,消费主义还没有被大面积批判,文化消费是都市年轻人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靖教授在十年前《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中表示,凤凰传奇填补了一个被传统称作“人民艺术”的空白。他直言凤凰传奇“不走明星路线有道理的”,因为追星需要一个粉丝的群体身份认同,而凤凰传奇的受众还没有通过消费获得身份地位的自我意识。
同样的采访里,凤凰传奇背后的制作人、也是后来玲花的丈夫徐明朝直白地表示,凤凰传奇从来不讲故事,“我是渔民,曾毅是农民,玲花是牧民,你让三个中国最底层的人跟你讲理想,怎么讲?我们不需要在这件事上回避和包装,事实就是这样。”
当大众对精英叙事祛魅,更愿意与真实的底层共情。在人均“208w”的娱乐圈,凤凰传奇的“土”也就变成了大众眼里的“接地气”和“国泰民安”。
另一方面,正是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让凤凰传奇那些节奏感极强的简单旋律深入人心,曾经大街小巷循环播放的旋律,在大众脑海里形成了共同的记忆。无论大众是否承认,凤凰传奇都是彼时的流行文化的代表之一。
坊间有一句话流传甚广,“中国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觉醒某些东西:黄金、戏曲、喝茶、秋裤,以及凤凰传奇。”所谓的觉醒,代表的正是一种文化怀旧。
凤凰传奇的“上桌”是伴随着娱乐行业愈演愈烈的怀旧风潮发生的。怀旧现象和怀旧文化的流行实际上昭示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当前境况的不满。现代性下全球化浪潮、加速社会和技术迅速更迭带来了巨大的现实焦虑,人们希望通过重温文化记忆来获得内心的稳定感和与历史的关联感,在现代性社会的加速中寻求稳定的意义与身份。
当大众重新去了解凤凰传奇,青歌赛的出身和文艺兵的经历又给他们加上了一层“根正苗红”的滤镜。年轻人们讲“我的偶像天天塌房,我妈的偶像再创辉煌”。于是,大家都不“装”了。凤凰传奇土又怎么了?谁去KTV还没有点过《最炫民族风》热场子?而这种建构在共同记忆上的情感共鸣,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原子化”的年轻人内心对于获得主流群体认同的渴望。
造梗,从线上到线下
如果一定要给凤凰传奇找到一个口碑转变的契机,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2021年的《海底》。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在当时的综艺节目里成绩垫底,但无论是剧本还是偏见都无法影响大众的选择,如今几乎没有人记得那档节目,却都记住了那首《海底》。
玲花用她极具特色的嗓音将一首婉转阴郁的歌曲唱得磅礴悲悯,间奏曾毅宛如梵音的低吟仿佛照进阴暗海底的光芒,给歌曲镀上了一层普度众生的神性。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这首歌的播放了突破了5000万,热评第一条“原来海底也可以听见凤凰鸣”,收获了30万的点赞。
许多人被这首歌救赎的同时,也被凤凰传奇作为歌手的实力所震撼。当流量营销的潮水褪去,短视频的风潮袭来,大众苦乐坛无人久矣,基本功过硬的实力派变得稀缺。相比短视频广为流传的或矫揉造作或不知所云的“口水歌”,凤凰传奇的音乐就显得大气磅礴了起来,反而让人耳目一新。
也是在那一年,凤凰传奇入驻了B站。一边再现自己的MV,一边跨界合作。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当下,上网综、拍自己的短视频,不吝于接纳和调侃自己身上“土”的标签,跟着大众玩自己的梗。
这样的自我解构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年轻人的网络使用习惯,于是这一次他们向凤凰传奇还以热忱的回应。比如此前在《吐槽大会》上,曾毅自嘲“歌土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才几个词”。曾毅词少却和玲花五五分账,如今变成了让人羡慕的摸鱼打工人典范,“挣一点玲花钱”成为了广为流传的新梗,而当他们的境况反转过来,又变成了玲花“挣毅点零花钱”。
这种情况伴随着《奢香夫人》的爆火更上一层楼,形成了指数级的传播。
从“听《奢香夫人》,做气质女人”,到“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超越父母”,有凤凰传奇的地方,总有人带着魔性的表情包发着自带声音的“乌!蒙!山!连!着!山!外!山!”,也总有人配合着一路接到最后一句。
网友们竞相模仿,扩大了“梗”的传播范围,又在联动中创造出新“梗”。“梗文化”带着属于凤凰传奇的符号被一次又一次地传播和翻新。社交媒体上这种共情性的互动仪式,创造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的同时,也勾连了大众深层的情感共鸣。
图源@凤凰传奇工作室
演唱会则是这种仪式的延伸和具象化,线下的公共场域提供了直接的情感刺激与深层参与感。在进入演唱会的特定场域后,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台下的观众天然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参与带来的熟悉感和满足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情绪显露受到他人身份认同的影响,全场的大合唱既是情感的宣泄,也是群体认同的强化。
在这个过程中,凤凰传奇所提供的是一个打通不同年龄、职业、文化圈层的符号,早年间家喻户晓的传唱在如今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了优势。
图源@凤凰传奇工作室
社交媒体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了演唱会的影响力,无论是此前音乐节上的“自动男女对唱《等爱的玫瑰》”,常州场因为荧光棒整齐划一而诞生的“臣妾告发凤凰传奇私自练兵”,还是北京场因为鸟巢收音问题引发的大规模“澄清”,本质上依然是造梗与玩梗,线上的传播给更多的没有去到演唱会现场的人,最大程度地提供了现场感和参与感,在模仿与互动中实现新的情感构建。
所以,即使没能抢到演唱会的门票,大众依然可以参与到这场狂欢中,毕竟在如今,这样全民同乐的公共话题,实在是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