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希,居然把女儿养得这么好?(组图)
最近看到一组杂志照片,还在想这是哪个明星,怎么美得这么清新自然,后来惊觉那原来是王诗龄。
有种“我云养的闺女长大了”的激动,但更多的是意外。《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我是一集不落追过来的,那时候几个小朋友里,我最喜欢的是田亮家女儿cindy,王诗龄那时候只是个萌萌的小胖妞,并不算太出彩。完全没想到她会有今天的女神样子,而且全身上下有种这个年纪的孩子不多见的,完全不care别人的自信感。
“星二代”里,同样有松弛感,谁都不care气质的,还有陈冠希的女儿Alaia。这小妞太鬼马精灵了。虽然才六岁,但已经可以用“有态度”来形容。她身上似乎混合了爸爸的不羁,和妈妈的超模范儿。有网友形容“眼神里一丝丝讨好的痕迹都没有”。
作为一个有女儿的人,如果说我希望她长成什么样子,那就是Angela和Alaia的样子——不是指外表,而是指内核。
稳定、自洽、自信,以及笃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这些会给一个人带来强大的幸福感。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是什么样子,尤其是14岁之前的样子,几乎全然与家长有关。现在想想,王诗龄也不是突然就这么自信了。早在《爸爸去哪儿》里,就有很多小细节。
譬如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期她和张亮的儿子天天晾衣服,因为个子太矮,只能让天天抱着她才能够到晾衣架。
天天抱了几次抱不起来,就对她说:“你太重了”,王诗龄不带一丝犹豫地说:“哥哥你去喝点酸奶好不好。”意思是抱不动我,不是我太胖,而是你力气不够。
还有某期看天鹅,王诗龄说:“爸爸,我想坐在天鹅上面飞一会”,王岳伦:“那不行。
”王诗龄“为什么啊?”王岳伦脱口而出:“你太重了”(哈哈哈果然是亲爹),王诗龄立马反驳:“不重!!”
现在回看还很感慨,对女人的外貌审判,从小盆友时期就开始无处不在了。虽然很多都是无意或调侃,但在无论到哪里都会被提起的情况下,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判断。
不过对于自己这个明显的“劣势”,王诗龄既没有什么自卑心理也没有陷入自证的陷阱,次次理直气壮,有理有据地反驳:
“我不是胖,我只是肉很多。”要么就是大声喊出来:“我太瘦了!”
夸奖起自己来也很不遗余力:“我觉得自己很美,因为我有一颗善良的心”之类的,几乎随口就来。
那时候她才4岁,能说出这些话肯定来自于父母平时的教导。“你一点也不胖”“你很美”这样的话,李湘平时肯定没少跟她说。
陈冠希的女儿Alaia没有留下太多影像资料,但看她幼时的照片,自信和鬼马的气质也是从小就很突出了。
你要说这是因为她们俩的家长有钱呢,那比李湘和陈冠希有钱的也多得是,“富二代”“星二代”有这种不care气质的,也很少见。典型的比如姚安娜,任正非比李湘或陈冠希有钱不止百倍,但你在姚安娜身上很少见自信和松弛感。可见自信这种东西,不是有钱就能有的。
作为有女儿的人,非常想弄清楚是为什么。
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翻了翻李湘和陈冠希的育儿经,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她俩的育儿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就是拼命宠。
李湘和陈冠希,堪称宠女界的泰山北斗。
她们的养女儿模式非常简单粗暴也很容易概括:舍得往孩子身上砸钱砸时间,给孩子最大限度的爱与尊重。
砸钱就不用说了。王诗龄从小起就全身大牌,单品可能都没有低于1万的。
Alaia也不遽多让。拿LV×Supreme1.5w的联名毯给她当隔尿垫,售价47万的箱子做玩具箱用。运动时胳膊上随便绑的一块表,是价值73.3w的爱彼皇家橡树。
像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小朋友的衣服和鞋子穿几天就不能穿了,东西更是非常容易丢+损坏。尤其5岁之前,给小朋友用大牌是一件性价比非常低的事。跟李湘和陈冠希一样有钱的人也不少,但他们恐怕不会让5岁的小朋友带73w的表到处跑。
为啥要这样养小朋友,我觉得大多是为了心理上的一种矜贵感。当一个孩子逐渐发现自己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时,就会对自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期许。
这件豹纹衬衫,陈冠希一穿就是好几年
除了显而易见的天价鞋子、包包、衣服饰品之外,还有一种“奢侈品”经常被大家忽略。就是他们都会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子,带她们去各种场合、见优秀的人。
李湘经常带王诗龄参加各种晚宴、各大颁奖礼。王诗龄上个兴趣班,请的全是刘欢、李云迪、陈露(1995年世界花滑锦标赛冠军)这种级别。至于美术呢,是知名画家爷爷亲自指导。
陈冠希也经常带女儿参加自己的社交。婴儿时起就与拉夫·劳伦老爷子合过影。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Alaia后边站着的,从左到右分别是耐克前设计师Atsuyo Kitano、日本最有实力的街头服饰 (Street Wear) 设计师之一kazuki kuraishi、陈冠希、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HiroshiFujiwara)。Alaia的气质与这些行业大咖完美匹配。
看过这些你就自然明了她们的气质从何而来……被什么人影响,就会成为什么人。
这两位还非常舍得花时间。譬如王诗龄去英国留学,李湘直接退休陪读,生活完全围绕孩子展开;陈冠希更是不错过女儿任何一个成长节点,陪玩、陪过生日,陪出行。真的每一次看到我都羡慕哭。
“有时间”只是形式,实质是他们把孩子摆在第一位,把孩子的事当成头等大事。当然很多家庭里,父母也围着孩子转,但他们心里,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才重要,孩子认为重要的事,在他们心里的排序,不知道排到了倒数第几位,或者根本就排不上号。
她们也不吝啬表达爱。传统父母爱你在心口难开,他们的爱像火山泥石流一样,非常直接,非常猛烈,爱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王诗龄一睁眼睛就进入父母的夸夸群,沉浸式一直到闭上眼睛睡觉。
陈冠希更是经常简单粗暴地深情表白女儿:我的一切,我想她,我可以原谅她很多很多次。还在直播,就情不自禁把女儿搂在怀里狂亲。
每当看到这种画面的时候,都会觉得他根本就跟20年前的陈冠希不是一个人。他真的好爱。而真正的爱居然可以改变一个人到这种地步。
他们对孩子的选择,非常尊重,绝不打击,且尽全力支持。譬如王诗龄的目标是考牛津,李湘和王岳伦就提前规划,还提前去英国踩点,甚至考虑到让孩子不受欺负,所以选择女校,层层把关之下,终于到现在这所学校就读。
而且感觉李湘和王岳伦真的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非常细微的感受。比如有一次李湘和王岳伦在长沙录节目,李湘收到老师的投诉,说王诗龄没有做完作业,就打过电话去批评了她几句,王诗龄生气挂断了电话,李湘和王岳伦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一起分析王诗龄为什么生气。
最后还总结出了几条:
1.爸妈不带我去长沙;
2.爸妈不但不带我,还没表示出来想我;
3.不想我还批评我;
4.想爸爸妈妈+被批评的愤怒,所以情绪激动不想理爸妈。
这对传统父母来讲太难了。还分析你为什么生气?不交作业还闹脾气,不打你一顿已经算客气了。
陈冠希经常对女儿说的一句话是“You can change this world!”Alaia喜欢画画,陈冠希就把家里的墙全部变成涂鸦板,随便女儿怎么画。alaia现阶段最大的梦想是“做烘焙师”,陈冠希也欣然笑纳。
这两个女孩,一生下来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无比自由的,闪闪发光的世界,物质自由,精神自由,还有来自父母双方,无限量供应,绝不会消失的爱。
无论往哪个方向走,她们的未来都是玫瑰色的。她们的人生是全然的舒展。
我们这一代,以及这一代之前的很多人,童年都是缩着的。在无数的教导、规训、打压之下,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坚硬的壳。
很多人都说想成为王诗龄,细想起来其实有一点点心酸,背后暗含着一种遗憾,没有被好好爱过,没有被慷慨地给予过的遗憾。
包括李湘和陈冠希。他们俩“爱孩子”的动机也有点相似,就是从小都在一个非常严苛的家庭里,从小被打压着长大,对爱的感受非常稀薄。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想把小时候的遗憾都填补上。
有的时候觉得李湘或陈冠希未免“过了”,但想想自己,在爱孩子这方面有的时候也“过了”。其实也是一种补偿自己的心理。自己没有感受过的,没有体验过的,都想统统给孩子,看着她满足,自己也很满足,好像自己心里那点遗憾也被填补上了。
养育孩子真的也是治愈自己的一件事。
爱孩子的父母现在越来越多了。要感谢上一代留下的遗憾。那些遗憾让我们知道“好的父母”该是什么样子的,也愿意让自己成为那样的父母。
多少爱都不会宠坏孩子。爱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大方,更舒展。
只是在翻看资料的时候觉得,还有一个点可能会被忽略:
想要爱孩子,父母自己得有力量。
很多家长不是不爱孩子,而是有的时候不敢坚定地选择“爱孩子”。比如王岳伦讲之前王诗龄军训,老师和校长都在树荫底下乘凉,孩子们的脸都晒得红红的,他觉得不公平,于是给孩子换了学校。大多数家长都会觉得这是个小事啊,大家都这样啊,或者说让孩子有机会吃点苦是好事啊。包括我在内,不会因为这点事给孩子换学校。
还有窦靖童,当年李亚鹏费了老大劲把窦靖童塞进了北京四中,窦靖童说她不喜欢,王菲说不喜欢就算了,不读了。
换我的话,我会犹豫。毕竟那学校不是人人都能进的,要不要再适应一下试试?
结果可能是,多了一个好学生窦靖童,少了一个有才华的歌手窦靖童。
不是因为我不爱,而是因为我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底气。很多后果我不敢承受,或者说我没办法预估孩子“自由任性”的后果,只能选择一条看起来更安全,更正确的路。当孩子与这个路线有偏差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改变孩子,而不是改变路线。
父母的选择越少,孩子的选择就越窄。
包括孩子的视野,孩子的才华,也和父母有直接的关系。
孩子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看世界的。父母给她看到什么,她就看到什么。以娱乐圈为样本,你会发现孩子最后做的事,都与父母有关系。王诗龄选择了美术,因为她家就是美术世家;黄多多擅长话剧表演,因为她父母就擅长;cindy现在走了体育路线,因为她爸爸就是世界冠军;窦靖童搞了音乐,因为她妈妈就是音乐天后;谷爱凌是学霸+运动健儿,因为她妈妈就是。陈冠希的女儿现在还小,但我觉得她以后一定会走时尚相关的路线,因为她爸妈就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孩子最后,大多数还是要沿着父母所熟悉的,给她规划的路线一路成长。他们的天赋和兴趣,也大多数和父母的天赋、兴趣相关。他们的视野和格局更是。如果给你女儿上兴趣班的都是刘欢这种级别的,那她以后绝不会是泛泛之辈。
给孩子爱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到底给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别忘了爱孩子,但更别忘了自己的成长。让孩子自己凭空成功,不如两代人共同奋斗效率更高。
如果实在自己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能做的就是千万不要责怪孩子不成材,因为决定她的高度的,首先是你自己的高度。
给她最多的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