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小子到中国芯片首富,他豪捐300亿建大学(组图)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传承——
1984年,“华人世界船王”包玉刚回乡省亲,捐巨资2000万美元创办宁波大学,受到了乡邻们的夹道欢迎。
当时,有个十几岁的孩子站在人群中间,被热烈的气氛深深感染。
他激动地想,自己以后一定也要赚大钱,风风光光地造福家乡。
40年后的今天,这个孩子长大了,真的赚了大钱。
他没有忘记当年的梦想,一出手就是300亿豪捐,在宁波建了另一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他就是虞仁荣,中国芯片大佬,韦尔股份掌门人。
● 虞仁荣
虞仁荣和包玉刚是同一个村子的老乡,都是宁波市镇海区钟包村人,“一村捐出两所大学”,也由此成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中国芯片领域最有钱的人
提到虞仁荣的名字,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在中国芯片领域,他绝对是个大佬级的人物。
他创办的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图像传感器厂商,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索尼和三星。
2022年,虞仁荣以950亿元财富,居《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32位,问鼎“中国芯片首富”。
从农村穷小子,到中国芯片领域最有钱的人,虞仁荣一路走来,创造了太多的不可思议。
虞仁荣出生于1966年,小时候家里很穷。
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念头,他勤学苦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学校——镇海中学,后来又如愿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无线电系(后更名为电子工程系)85级的一名学生。
那个年代,国家将主要力量都投入在民生和重工领域,半导体显然不是一个热门的专业。
但虞仁荣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白天上课,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晚上则出去打零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他很有生意头脑,把北京海淀的试卷,转手卖到河北保定,从中赚取差价,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试卷经销商”。
所以虽然家里穷,虞仁荣在同学中却是很富裕的一个,这也让他建立了优越感,比其他同学更早有了赚钱的思维和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虞仁荣所在的清华无线电EE85班,虽然在当年不显山不露水,但日后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崛起,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行业大牛。
如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兆易创新创始人舒清明、卓胜微电子联合创始人冯晨晖、燧原科技创始人赵立东等,跟虞仁荣都是同学,都出自EE85班。
他们几乎撑起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半壁江山,是清华建校以来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届学生。
有人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其实,当风口到来的时候,那些真正飞起来的,往往都是拥有一技之长、踏踏实实在一条路上努力深耕的人,他们准备得足够充分,足以牢牢抓住机遇。
我要吃肉,不要喝汤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虞仁荣进入浪潮集团工作,成了一名工程师。
浪潮集团是国内顶尖的IT企业,全球第一台中文寻呼机便是它研制的,它还开发了全球第一个汉字寻呼标准,这一标准至今仍在沿用。
● 济南浪潮大厦
在这样的大企业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进入浪潮后,虞仁荣才发现现实与他想象的相距甚远。
他觉得自己在这里很难熬出头来,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耗费了几乎全部的精力,完全没有时间提升自己。
他不愿过这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人生,勉强干了两年后,他辞掉了这份体面的工作,离开了浪潮。
离开浪潮后,虞仁荣进入香港龙跃电子有限公司,担任北京办事处经理,主管电子元器件的代销分销。
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极为重要,为他日后创业奠定了根基。
虞仁荣既懂技术,又懂销售,深得客户信任。
他在龙跃电子干了整整6年,从货源到渠道,把电子元器件代销分销的流程摸得清清楚楚,同时也搭建起了自己的人脉。
之后,他果断辞职创业,在北京成立了华清兴昌科贸有限公司。
90年代末,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类电子产品大爆发,VCD、DVD、MP3等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 MP3音乐播放器
这是电子元器件生意最好做的年代,虞仁荣凭借出色的能力,带领华清公司快速发展,先后拿下了安森美、松下、莫仕等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的代理权,建立了完整的“采销存”供应链体系。
短短几年,华清公司就成了北京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经销商,年利润高达1000万美元。
一般人做到这种程度,大概已经相当满足了,继续稳妥地做下去就好。
可虞仁荣没有,他脑子里很清醒,做经销商虽然能赚钱,但命运终究掌握在别人手里,企业要想走得长远,得有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做经销商只能喝口汤,要想吃肉,必须搞自主研发。”
于是在2007年,虞仁荣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这就是韦尔股份。
● 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蛇吞象”式的收购
公司成立初期,虞仁荣跌跌撞撞,走得很不容易。
权衡之后,他决定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市场需求量又比较大的两类半导体产品入手。
一个是功率分立器件(包括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等),另一个是电源管理IC(一种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为主系统作管理电源等工作)。
● 电源管理IC
由于半导体领域研发周期长、耗资巨大,为了持续获得资金,虞仁荣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即“半导体设计业务”与“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并行,用销售其他厂商产品赚来的钱,支撑自己的产品研发。
这也成了韦尔股份经营的特色。
这种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用别人的产品探路,及时了解到用户需求,然后在自己的产品上随时整改。
在“两腿走路”的模式下,韦尔股份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产品一经推向市场,就获得了极好的反响,企业实力也日渐雄厚。
2017年5月,韦尔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 2017年5月4日,韦尔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两年后,虞仁荣以极大的魄力,收购了半导体巨头豪威公司100%的股份。这家早年成立于美国硅谷的科技巨头,正式归于韦尔股份旗下。
业内将这场收购称为“蛇吞象式的收购”,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
韦尔股份由此顺利进入图像传感器领域,成为全球第三大图像传感器厂商,产品广泛用于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领域。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火热,韦尔股份的市值水涨船高,截至目前,市值突破1200亿元,成为A股第二家市值破千亿的半导体公司。
据2021年12月发布的《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榜单,韦尔股份排名第2位,仅次于华为海思。
这家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虞仁荣的带领下,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不容忽视的半导体巨头。
建大学,豪捐300亿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虞仁荣赚钱的同时,也从未忘记回报祖国、回馈社会。
2022年,宁波官方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宁波籍企业家虞仁荣学习包玉刚先生,捐资300亿元,在家乡建设一所高标准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
其中100亿用于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200亿作为办学资金,用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基本运营费用。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效果图
消息传出,外界一片哗然。
要知道,据2021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上榜的100名企业家,全年加起来也才捐了245.1亿元。
而虞仁荣一上来就要捐300亿,比100位富豪全年捐款的总和还要多。
面对外界的议论,虞仁荣没有借机炒作造势,他只是默默地开始了行动。
从校区选址到设计规划,从人才聘请到学科建设,他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既出钱又出力。
在他的鼎力捐助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拔地而起。
● 建设中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这所大学目前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项目“一期-1”计划于2025年6月竣工,9月正式开学;
另有“一期-2”和二期项目,持续到2030年建成。
这里汇聚了一大批行业顶尖人才,已签约的60余名教授中,光院士就有10位,登上“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的有23位,还请来北京大学前副校长陈十一担任校长。
● 陈十一担任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
虞仁荣的目标很明确:为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和发展“高精尖”产业提供源头支撑。
有人问他,这么劳师动众地办一所大学,短期内又看不到收益,值吗?
虞仁荣则说:“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持续性,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孜孜不倦地投入技术,深耕十年二十年,一定会出现几千亿美金市值的芯片公司。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个从穷苦小村走出的孩子,从始至终都坚信着知识改变命运。少年时勤学苦读,中年时悉心钻研,老年后捐资兴学。
他在努力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中国半导体事业添砖加瓦。
● 参考资料:
[1] 中国新闻网|“宁波帮”为何热衷于捐资兴学?
[2] 界面新闻|捐资300亿建大学,中国芯片首富也加入了企业家办学潮
[3] 浙江日报|再捐15亿元股票,为了这所家乡大学虞仁荣又“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