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5万,华人在新西兰打造小屋!有人却指出:小心爆雷……(组图)
在新西兰,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成本都不小。
于是有人将目光投向tiny House(微型房屋),小一点,就没那么贵吧?
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华人花25万打造“理想小屋”
这几年,tiny house兴起,新西兰制作人Bryce Langston推出一档YouTube频道:Living Big in a Tiny House(小房子 大生活)。
这个频道报道了世界各地的微型住宅,有超过450万个订阅者。
图源:RNZ
15岁移民新西兰的新加坡人Fabian Low和他的小房子就上了其中一期节目。
Low选择自己微型房屋的原因很多,环保、极简生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西兰房价太高。
他从一家小型建筑公司购买了房屋的外壳,剩下的室内装修和改装都由他自己完成。
尽管Low曾经是个景观设计师,这样的任务还是格外艰巨。
为了学习如何接电缆,他还花了1000纽币上了相关课程。
他认为,最难的部分莫过于排污水管道,“我再也不会觉得有污水系统是理所应当的了。”他笑道。
前前后后,房子的成本花了22万纽币,阳台花了3万纽币。
房子所在的土地是租来的,每周租金为270纽币。
很多人认为,微型房屋可以帮助解决新西兰的住房危机,节省生活成本。
不只是没房的对此感兴趣,有房的也“主动降级”住进小房子。
02
为降低生活成本 爆改冷冻车
住在坎特伯雷的David和妻子Nic在3个孩子都离家工作后,决定把他们四室两卫的房子换成tiny house。
“我们认为这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过上极简生活,实现我们的梦想。”David表示。
他们从朋友手里买下一辆二手冷冻卡车,起初的想法是改造成露营车。
后来,建筑商告诉他们,这辆卡车非常大,他们完全可以在上面建一座“小房子”。
于是,夫妇俩和2名建筑商开始了改造之旅,他们预计在卡车上建一座宽3米,长10米,高4米的小房子,比一般的tiny house都要大。
“我们和设计师一起去海边,在沙滩上画设计图,模拟在小房子里走动。”
他们对最终的成品很满意。
房子安装了双层玻璃,还有炉子,所以非常暖和。
燃气、热水、洗碗机一应俱全。
房间里有一个天窗,夜晚可以看星星。
他们一开始就表示,不想要一般tiny house的loft结构,而是正常尺寸的卧室。
建筑商做到了这一点。
此外,还有给他们的两只狗、三只猫开辟的小门。
他们把车停在原来房子的外面,在卡车里住了9个月,后来小女儿回家,又在里面住了一年。
David表示:“这个小房子是我们一点点亲手建起来的,就像我们的孩子。”
后来妻子Nic的父亲患上老年痴呆,David的工作需要办公空间,两人决定搬回房子里,将“孩子”出售。
03
真的比买房划算?
住tiny house的人被称为“游牧族”,在拥护者眼中过着自由而浪漫的生活。
然而,最早住进tiny house的房主已经有很多开始放弃,原因很复杂。
跟不同地方的市议会打交道、资源许可、寻找居住地点等都是面临解决的问题。
图源:RNZ
首先就是建造成本和土地成本。
从总价上来看,tiny house比买房便宜,但如果从每平方的成本来看,会发现性价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而且不论是“房车”还是买的微型房屋,都需要一块土地来安放。
而在新西兰买地非常昂贵,如果租,不一定有自己满意的位置,租金也不便宜。
其次,选择了微型房屋,就意味着选择了水电网供应都不稳定的生活。
这些正常的生活设施需求,tiny house房主都得额外付费,成本又增加了。
正如一位网友所提醒的:
“如果你在tiny house里住了超过60-90天(取决于市议会),这个房子不管是不是带轮子,都会被视为建筑。如果要用水/废水服务就需要资源许可,价格不菲。”
惠灵顿的Lydia和丈夫一开始选择tiny house的初衷是摆脱昂贵的公寓,但真的住了一段时间后,他们还是决定购买一个正常的联排别墅。
他们的tiny house没法获得抵押贷款,生活过得也不怎么舒心,“连太阳能都是一种奢侈。”她表示。
04
开发商“爆雷” 买房者血本无归
更重要的是,购买tiny house有风险。
不少开发商进入市场,想要在tiny house上分一杯羹,但拿到客户的定金以后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为不符合“传统”抵押贷款模式,开发商很难获得银行融资,这就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
去年,多家tiny house开发商被清算,已经交钱的客户资金面临风险。
“不幸的是,这个行业很容易出问题。”新西兰tiny house博览会的组织者May表示。
现在,更多的人将tiny house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不得已而为之的“买房plan B”。
设计师更是将这种项目视作展现自己实力的作品,为打造最好的效果,不惜花费大量成本。
2023年微型房屋“最佳商业建筑奖”
所以,tiny house的悖论也随之出现:本是为缺钱的人设计,拥有者更多的却是不缺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