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25.6°C-30.3°C
澳元 : 人民币=4.7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史双元丨人人都能写对联,为何你不试一试(组图)

2024-02-10 来源: 凤凰大语文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写春联、贴对联是春节必备活动,如果没有春联带来的承诺,好像来年的美好就没有获得确认。

春联起源很早,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喜欢写对联的人很多,广东东莞观音山“观音山上观山水”门联征联活动已超过七年,对联的征集奖金已经涨到70万元,点击关注量多达8.5亿,投稿量近20万句。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征集到组委会认可的最佳下联。我在本文的后面会简单介绍这幅下联撰写的要点,希望能启发“有志获奖者”继续努力。当然,我知道,您不仅仅是为了这七十万的悬赏,主要是争口气。

现在先介绍写对联的基本要求,鼓励跃跃欲试者今年自己写对联,并倡导撰写有创意、有趣味的新对联。

以下是极简版对联要素构成: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基于汉语一字一音的特征,借鉴了格律诗的写作要求而形成的一种专门的文学形式,通常由两句相对呼应的诗句组成,分为上联和下联,又叫做出句和对句,以对称的形式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韵律美。如果是贴在门上的春联,一般还有横批,以画龙点睛的方式来表达主题。

史双元丨人人都能写对联,为何你不试一试(组图) - 1

以前写春联呢,大多是请有学问的人来写,也有人专门在街上摆着摊子给人代写春联。

我认为人人可以写对联,要点不完全是文字水平,而是有真情实感。有创意,当然,更重要的是有热情参与的“社区人”态度。

开始学写对联,不需要追求完美无瑕,大致成型就好,以后再慢慢打磨,字斟句酌,追求平仄和谐。

但有两个基本点是必须遵守的,否则就不能算对联了。第一,上下两句的字数必须一样。如果你写的对联上下两句连字数都不一样,还非得让人承认这是对联,那就有点“韩复矩”了。虽然,虽然,也有过这样“十三不搭”的对联,但那是故意用来讽刺袁世凯的,这里就不提了,快过年了,咱不提“讽刺”这码子事,好弗啦!第二,下联结尾必须是个平声字。现在的“阳平”“阴平”都是平声字,其他是仄声字。这就差不多可以开始学习做对联了。如果能像岳云鹏那样,知道“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那就算是有文化的相声演员了。关于对仗的各种复杂规则,可以留给专家去研究。

以前有一个最没有水平,又很有水平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二字。

这完全是数字堆砌,还比不上骆宾王七岁写的咏鹅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这两句虽然简单,一个字顶着一个字对,很幼稚,但好歹是对仗的。

但早有专家一眼就看出,上面这个数字对是一个高水平的对联,因为“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就缺个“一”和“十”,谐音缺“衣”少“食”,横批“南北”,明示“缺东西”,讽刺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缺衣少食,统治阶级粉饰太平的现状。这个对联说明,如果言之有物,构思巧妙,只要上下两句字数相同,有对仗的形式就可以是好对联。

你如果说自己读书不多,词汇有限,很难写出每句七个字、还要锱铢必较的对联,你可以从“二言”对仗开始,没有谁规定“二字对”不算对联。

比如,上联出“春花”,下联可以对“秋月”,横批可以是“美不胜收”,或两个字“大美”,甚至一个字“美”!

史双元丨人人都能写对联,为何你不试一试(组图) - 2

当然,考虑到下联结尾必须是平声字,你要调整一下:

上联:秋月

下联:春风

横批:美/大美/美不胜收

又比如:“汉赋”对“楚辞”,横批“雅”。

如果是学生,或者家里有高考生,也可以拟一副搞笑对联,进出放松一下,比如:上联为“书山”,下联对“学海”,横批:“烦”!

可能有聪明的读者已经发现,“学海”的“海”是仄声,不能做结尾的字啊,你就调一下:“学海”对“书山”,这次横批也可以改一改:

“不烦”,或者是:“挺一挺,迎考就成了历史”。

假如家里既有人参加高考的,又有人做外贸生意,可以拟个自娱自乐的对联:“内卷”对“外交”,横批是“务必死掐”。如果觉得过年用“死”字不吉利,也可以改为“坚持就是胜利”。

如果说两个字还是多,你想写一个字的对联,也可以,比如:“天”对“地”,横批是“我/大我”,这对联有帝王气派,只能在家里用。当然,“天”对“地”是不是合平仄,你自己看,不行就调一下。

再拟个“一字联”让你们修改:“红”对“绿”,横批“股市猜猜猜”,或者“你我发发发”。“绿”是仄声,也不能做下联的结尾,所以,还是要调整一下,上联“绿”, 下联“红”,再说,股民也喜欢由“绿”转“红”啊!

如果水平日进,可以开始写“三字联”。

1932年,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陈寅恪要求加试“做对子”。陈寅恪出的上联是“孙行者”,他准备的下联是“祖冲之”,现场有学生对的是“胡适之”, 或“王引之”,都是优秀下联,你可以试试看,把你送回1932年,你能不能进入清华。

我认为,未来高考的语文题目可能会再度出现“对对子”这样的题目,一是继承传统;二是没有标准答案,考学生,也是考老师;三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创造力。有娃的家长不妨收藏这篇文章。

结合当代青年人的现状,我再拟个“三字联”对仗:“独角兽”对“比目鱼”或“比翼鸟”,横批“山珍海味齐活”。

史双元丨人人都能写对联,为何你不试一试(组图) - 3

如果你还是独身,也希望早日成家,也可以改为五字句:“去年独角兽”,对“今日比目鱼(比翼鸟)”,横批,“我的理想不是梦”。

“独角兽”是三个“仄” (关于古代有“入声”的知识这里就不讲了),放在结尾不太稳,虽然意思好的句子不必计较平仄,但能讲究平仄自然更好,为此,可以考虑讲“独角兽”改为“单身狗”,当然,如果你家里人不介意的话:

往日单身狗

来年比目鱼

都在一个锅里抡勺,谁和谁呀

再举几个“四字联”样板如下:

山清水秀(对)人杰地灵

东南西北(对)春夏秋冬

春回大地(对)福满人间

再帮助大家回忆两个名联: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

总之,自己来了兴致写对联,上下联字数相同就行,结尾必须是个平声字,如果能做到上下联相同位置字、词的词性和结构都对应就更好了。横批可以活泼一些,有趣就行。以后,多读诗词,慢慢提高古典文化的根底,就会自动“调试”平仄以求符合格律。

如果你已经有一定的根底,下面是进一步的要求。对联的创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要求(以下内容,初学者可以跳过去):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上下联结尾的字要平仄相反,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一个句子内“隔二岔三”地平仄相反,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4.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的平仄需要相反,比如,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需要“仄仄平平仄仄平”。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字的“平仄”都要“死对”,大致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5.上下联位置相同处要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如果是个组合结构,也要用相同的结构。如“水天一色”对“风月无边”。“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6.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或词需要“义类”对应,也就是上下联同一位置用同一类型的事物来对仗,如天文对天文,时令对时令、草木对草木,人物对人物。

以上要求对于初学者还是太难了一些,为了继承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开创大众接受的“新对联”。我个人认为,若要写对联,“做对子”还是要考虑的,要求字数相同,上下联大致对应,平仄可以从宽,一个是不要因为平仄影响了词义的表达;第二个是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很多地方都没有入声字了,入声归到“平上去”三声了,完全要按照古代的平仄来安排,有点胶柱鼓瑟了,这种精致的做法可以留给专家。

史双元丨人人都能写对联,为何你不试一试(组图) - 4

明清时代的读书人从小就要学习做对联,也就是练习“对对子”,有个很流行的参考书,就是李渔的《笠翁对韵》,大家可以看一看。

最后说一说,广东东莞观音山风景点发起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观音山上观山水”,但至今依然没有征集到组委会认可的最佳下联。

这个上联看似容易,但里面有很多机关,要撰写“合体”不“合掌”的下联非常困难,下面的讲解比较繁琐细致,如果不是“很想钱的人”,不鼓励读下去:

“观音”是个佛学名词,下联开头最好也是个佛学名词;

“观音”是个动宾结构,下联开头最好也是动宾结构;

“观音”的“观”在第五个字的位置作为动词重新出现,下联也要这样安排;

“观音山”是风景点,下联开头三个字最好也是个风景点或名胜地;

“观音山上”的“上”是个方位词,下联第四个字也要用方位词;

“观山水”是个动宾结构,下联后面三字必须也是动宾结构;

“山水”是并列结构,下联最后两个字也要并列结构。

另外,上联的平仄很协调,属于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必须仄仄平平仄仄平。

要全部达成这些要求,确实不容易,而且,不能生硬,要自然流畅,所以,这七十万并不好拿。

我给个启发性思路:最难的是开头三个字,需要一个比较有名的风景点或历史名胜地,开头两个字是宗教词汇,我个人认为,不一定非要从佛家词汇中挑选,可以扩大范围,也许有一天福至心灵,你突然脑洞大开,进入诗歌“桃花源”,碰到一个好词语,正好是用宗教词汇命名的名胜,而且第一个字是动词可以用到下联第五个字来组成动宾结构。

如果你拿到这七十万,请告诉我哦。

关键词: 对联史双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随遇而安的人
随遇而安的人 2024-02-10 回复
我们喜欢简单扼要的写上…春华秋实!寒去暖归!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