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兆,公司48人被裁!”有华人担心,政府先拿移民开刀...(组图)
据说,在奥克兰扔块石头,就能砸到一个搞IT的。
但是,在全球都面临经济挑战的2024年,IT这个就业市场的“宠儿”还能稳操胜券吗?
01
一个月内,公司48人被裁
这两天,奥克兰一位软件工程师在新西兰本地论坛上讲述了自己被裁员的经历。
据贴主说,他是做高级软件开发和管理的。
公司的这轮裁员来得很突然。
一个月前,公司突然通知要关闭奥克兰办事处。
“没有任何预兆,只提前一个月通知。太无情了。”他写道。
上周,公司超过48人被裁,目前处于失业状态。
评论里很多人表示,这两年裁员的事并不新鲜。
“我们是非营利组织,去年12月通知,圣诞前夕裁员。”
“兄弟,对你表示同情。惠灵顿也发生了类似的事。”
“没错,一个政府机构最近裁掉了大部分员工,我有几个做软件开发的朋友就在其中。”
同样从事IT行业的网友表示“自危”:“我也从事科技行业,想知道我的大限是什么时候。”
有人将今年的形势和2008年金融危机做比较:
“以前只有1家公司拖欠我们的款项,而现在有4家公司都在拖欠。
“过去6个月我们收到的订也单寥寥无几。
“我认为现在除了股市没有大崩盘,经济情况和2008年差不多。
“那时候我失去了工作,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再失业。
“祝你找工作顺利。”
02
裁员大潮从全球到新西兰
贴主没有透露自己的公司,但从中或许能窥见一些行业趋势。
很多网友表示:至少你们公司是过完了圣诞才通知裁员,去年有很多人圣诞前失业。
的确,科技行业在2023年就掀起的裁员潮,让2024年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2024年科技行业裁员预测:AI和员工之战仍在继续” 来源:Techopedia
根据Techopedia的数据,2023年,全球科技巨头公司包括谷歌、亚马逊、Spotify等,总共有24万个IT岗位被裁。
新西兰的公司也受到大波冲击。
去年年底,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游戏技术公司Unity Software与惠灵顿视觉特效公司Wētā FX结束了合作关系,导致265名员工被裁。
本地公司也未能幸免,新西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One NZ就是其中之一。
One NZ的裁员从去年12月开始磋商,最多给员工3个月的缓冲时间,大部分人在今年年初离开。
根据CEO Jason Paris的说法,此次裁员是因为公司结构变更,向人工智能转型。
加入裁员的还有电信公司Spark、网络运营商Chorus等。
全球招聘公司Robert Walters的ANZ首席执行官Shay Peters解释了背后的逻辑:
“2024年,很多公司半年的收入可能不会有什么变化,但业务成本却是肉眼可见的上升了,这就是为什么公司要调整规模。”
03
其他行业也不乐观
那么,IT之外的其他行业情况怎么样呢?
去年下半年,挪威食品加工巨头Tomra宣布一项重大成本削减计划,其中就包括在新西兰的业务。
这家公司在奥克兰、陶朗加、汉密尔顿等地都有分公司。
Tomra是新西兰水果公司Compac的母公司
元旦过后,Tomra就开始了裁员进程,从事制造、销售、客户服务的200名新西兰员工在2024年失去工作。
还有一波比较引人注目的裁员来自新西兰的大学。
2023年,梅西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和奥塔哥大学裁减掉近600个岗位,一些专业被完全取消。
梅西大学学生和教职工反对削减开支和裁员
尽管学生入学率有所回升,政府也投入了资金,但面临生活成本上涨,这几所大学依旧没能扭转财务亏空。
以梅西大学为例,削减成本提案表示,2023年底学校赤字接近5400万纽币。
为了维持收支平衡,除了砍掉人员开支,梅西大学甚至还售卖了部分校区。
04
裁员会先裁移民吗?
应该如何应对?
这几天,在新西兰中文论坛KanNZ上,网友对2024年的就业市场展开了讨论。
发帖人@forex对此表示悲观,他认为,很多人的工作可能朝不保夕,说没就没。
他还提到一个担忧:在裁员时,洋人公司会先对移民下手吗?
有人评论表示,公司已经发起了两轮裁员,感觉自己也不远了。
而关于谁会被裁,很多人都摸不到头脑。
有网友直接给出“裁员排名表”,按照可替代性、工资、是否外来人几项指标判断被裁风险。
他认为工作能力最重要,种族不太可能成为裁员时的主要考量。
还有人总结了大公司裁员的“套路”。
那么,在新西兰如果面临裁员,员工有哪些权利呢?
首先,裁员应该是雇主最后的选择。
在裁员前,新西兰雇主必须经过重组程序,让裁员公平合理,只有在认定为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才会进行。
如果雇佣合同没有规定裁员通知期限,雇主必须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前给到通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合同里没有规定遣散费,那么雇主就没有义务进行补偿。
其次,需要留意裁员是否真实。如果裁员后雇主重新招聘相同岗位,则裁员是不真实的。
最后,如果对裁员结果有疑议,可以联系新西兰就业局、工会,或者在90天内对雇主提出个人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