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震撼!国内禁播的大尺度!拍这题材,外网杀疯了(组图)
天空熄灭最后一丝光亮…
短短几分钟,气温骤降至零下40℃。
机舱外,恶魔怒吼一般的狂风,呼啸不止。
机舱内,一片混乱:有人惊魂未定,失声尖叫;有人失去至亲,悲泣不停;有人身受重伤,痛苦不堪,彻夜哀嚎…
清晨,一缕曙光照进机舱。
活人抱着死人取暖,煎熬着度过了极寒之夜…
尸体旁,一个男人艰难起身,望向刺眼的窗外。
他脸上闪过片刻庆幸:太好了,我还活着!
但紧接着,他的眼睛涨满绝望的潮水。
因为,在海拔4000多米的重山和雪原面前,死亡只是延迟一天到来的必然事件罢了…
以上片段,出自西班牙灾难片《绝境盟约》,讲述了著名的“安第斯空难”。
该片由回忆录《雪下百态:世界上最伟大的生存故事的权威叙述》改编而来,将代表西班牙冲击奥斯卡奖,IMDb打出了7.9的高分。
这是今年第一部能用“震撼”形容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927年10月13日。
一架从乌拉圭蒙得维的亚飞往智利圣地亚哥的客机受恶劣天气影响,在改变航线穿越安第斯山脉时,意外撞到海拔4200米的山峰。
致命的撞击导致飞机解体,坠毁于阿根廷境内的某处偏僻地区。
机上载有40名乘客,他们是赴圣地亚哥参加橄榄球赛的运动员及其家属,此外还有5名机组人员。
12人当场遇难,5人没能熬过第一晚…
此前,安第斯山脉曾发生34起大大小小的空难。
遗憾的是,这些空难均无人生还。
难道他们只有坐以待毙吗?
事实上,这群劫后余生的人,并未被恐惧夺去理智。
等待救援的他们,做了这些事——
拆掉机舱内的座椅,为伤员腾出更多空间;
把行李箱中的食物放到一起,定量平均分配;
用金属板和玻璃瓶制作简易装置,收集雪水;
将行李箱摆成求救标识,吸引其他飞机的注意…
在高海拔、低气温的环境下,人体消耗的热量是平日的三倍之多,有限的食物已不允许他们再原地等待。
于是,他们决定先派人找到坠落在远处的机尾,接通无线电,与外界取得联系。
这次寻找以失败告终,却让他们弄明白一件事:白色的机顶与雪地融为一体,搜救队根本看不到。
断粮之后,这些极度虚弱的人,开始咀嚼烟卷、鞋带、伤口结的痂、岩石上的枯藓…
在饿了七天七夜后,终于有人开口——
外面有食物。
外面冰天雪地,连只鸟都没有,哪里来的食物?
没错,所谓的食物,正是罹难者遗体…
人肉能提供蛋白质和能量,而每坚持一天,他们就多一分生还的希望。
提议刚出口,就引起了激烈的反对。
万一两天后就能得救呢?就不能再坚持一下?
尸体也是人肉,这样做合法吗?
身为基督徒,上帝会宽恕吃人肉的行为吗?
但不吃东西的话,他们将没有力气求生,一些人已经出现了黑色尿液…
赞成者开始讨论实操问题——
拿什么来切割尸体?
谁来当屠夫?
被困的第九天,众人立下一项“死亡契约”:要是我死了,你们可以吃我的尸体…
然后他们以自愿为原则,指派专人挑选、肢解尸体。
为了避免吃的人精神崩溃,他们还特意选择了一片隐蔽的地方,开膛破肚,剥皮剔肉…
但也有恪守道德底线的人。
这部分人,选择继续仰望天空,等待奇迹降临…
这天,他们从行李堆里翻出来一个收音机。
大家满心欢喜地凑到一起聆听,却得知了一则击溃人心的消息——
本轮搜救行动已结束。
待到明年年初冰雪消融,搜救工作将重启。
因为,那时候更容易发现遗体…
寄托于外界救援的微渺希望,被丢进了粉碎机,有人的状态几近癫狂…
拒绝吃人肉的三个人不辞而别,继续向远处拓宽搜寻机尾的边界,结果被困在山上,盖着雪被睡了一夜,险些被冻死。
捡回一条命的他们,再也扛不住了。
回到“营地”后,硬着头皮逼自己进食人肉…
被困十七天时,人肉的滋养,已让幸存者们有了精气神。
但肆虐的暴风雪,却带来了两次雪崩…
整个飞机残骸,都被深厚的积雪掩埋住。
这次意外,又夺走了8条性命…
被活埋后,已没有掩体,供他们肢解尸体。
只能当着所有人的面,挖心掏肺,咀嚼同类的血肉…
巨大的心理障碍,慢慢转变成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第二十天。
他们踹破驾驶室的玻璃窗,不断向上挖掘,终于看到了天空…
第三十四天。
冰雪开始消融,有四个人自告奋勇,往身上套了很多层御寒的衣服,继续向东探索。
向东走了两三个小时后,他们找到了机尾。
还找到了干净的衣物、巧克力、一整箱的香烟…
经过尝试,无线电并没有接收到信号。
但与此同时,收音机传来搜救工作重启的消息…
于是,三人小分队用防水布制作了睡袋,改道向西行进。
这一趟,很可能有去无回。
但他们没有更多选项,只能向前冲——
一方面,是为了不坐以待毙,主动寻求救援。
而另一方面,是不想吃亲人的遗体维生。
出发前,领队不忘叮嘱其他人:你们可以吃我的亲人…
他们历劫一般,艰难地登上山脊,眼前却出现了连绵不绝的群山。
他们沉默了…
或许,怎么走都是绝路一条。
但,往回走等于提前宣告所有人的死亡。
“不行,必须继续向前!”
问题是,他们只带了一周的食物。
为了撑得久一些,他们决定先让一人返回营地。
终于,在耗时十天、徒步70多公里后,他们遇到了一名牛仔。
他们把空难经历和幸存人数写在纸上,用掷石块的方式,将信息传递了出去…
真实的求救信
1972年12月22日,被困的第71天。
救援直升机朝着客机残骸的方向飞去…
在《绝境盟约》之前,不乏讲述这场空难的好作品。
比如,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的纪实文学《活着:安第斯幸存者的故事》…
作者: [英]皮尔斯·保罗·里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比如,高分纪录片《空难幸存者》《我还活着:安第斯空难幸存》…
《我还活着:安第斯空难幸存》海报
比如,由伊桑·霍克主演的电影《天劫余生》…
《天劫余生》剧照
还有很多媒体和电视节目,做过专题报道…
在如此多关于“安第斯空难”的文字和影像之中,《绝境盟约》仍有着不可替代性。
首先,这是一部大银幕而生的作品。
电影工业的发展,让观众能沉浸到空难的绝望情境中,通过顶级的音效、配乐、妆发,感受道德信仰轰然坍塌后,被本能激发的求生欲是经过了怎样一番跌撞拉扯,才靠宰食同类撑过70天…
在小荧屏上观看,影片的张力、质感、震撼程度都会大打折扣。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影片虽说规避了血腥场面,但吃人的情节还是很难在大陆过审,又是一部引进无望的好电影…
影片的旁白,来自一名叫努玛的25岁男子。
他在被困的前期一直拒食人肉,曾自告奋勇搜寻机尾,最后死于脚伤感染。
乌鸦很喜欢这种方式,由一位逝者讲述故事,再将话语转交给放手一搏的生者,就好像完成了生命与信念的传递…
影片结尾,营地的14名幸存者,通过收音机得知了即将获救的消息。
他们用融化的雪水刷牙、洗头、梳发,把指甲缝里的脏污清理干净,非常有仪式感地迎接直升机的到来…
媒体把他们塑造成英雄,围观的人群都想蹭一蹭他们的好运。
却无人在乎,为了活下来,为了再次拥抱家人,他们经历了怎样原始、残酷、泯灭道德的70天。
只有他们记得——
一旦回归原始状态,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不复存在,只有求生意志最可靠…
只有他们记得——
罹难者紧握在手中的纸条写着:最伟大的爱莫过于为朋友舍命…
只有他们记得——
那个走投无路时的“死亡契约”:要是我死了,你们可以吃我的尸体…
现实世界,16名幸存者都走向了崭新的人生。
有人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
有人成为著名的儿科心脏病专家。
有人则选择飞遍全世界,向无数人讲述这段值得被记住的苦难经历…
幸存者卡内萨
每年的坠机纪念日、雪崩纪念日、获救纪念日,16名幸存者再忙都会腾出时间,聚在一起。
被食用者的家属,选择谅解幸存者的选择。
他们吃人肉有错吗?
不吃,是尊重生命。
吃,是放弃生命。
50年后,世界依然在讨论这个道德辩题。
道德审判是再容易不过的,但我们就能保证,当自己身处绝境时,不会被求生本能驱使着,做出同样的决定吗?
吃人肉只是通向生的唯一选择。
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其实还有很多…
正如片中所讲。
只有我们才能赋予这个故事意义。
我们就是答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安第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