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当县长,就花5000万修“破院子”,离任时,百姓送花圈诅咒他,几年后,大家都傻眼了(组图)
1993年,山西一小县长刚上任,就斥资5000万修缮一处“破院子”,在他离任时,当地人甚至送花圈诅咒他,然而几年后大家都傻眼了!
“想要大同变香港,必须留住耿市长!”2013年,在大同的街道上,市民们自发的喊出这样的口号,只为留住他们心中的好市长。 很多人都听说过耿彦波这个名字,他在工地上怒怼开发商的视频被人人称赞,这让人不免好奇,一个曾经人人怨恨的小县长,是怎么变成民众极力挽留的“网红市长”的?这还要从耿彦波在山西灵石县任职的时候说起。
1993年,35岁的耿彦波出任灵石县的县委书记,结果新官一上任,就点了一把大火,竟然斥巨资修缮一个破院子。 山西是全国有名的煤炭大省,守着一座“黑金矿”不好好利用,怎么花那么多钱去折腾别的东西?
身为地道的山西人,耿彦波深知当地对煤矿产业的依赖,但煤炭资源是有限的,坐吃山空的话,早晚有把山搬空的一天,所以耿彦波把目光放长远,将重心转移到了产业转型上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当时灵石县有一处破败的古建筑群,历经300多年的岁月洗礼,早就残破不堪,曾经这个院子的主人王氏家族也曾兴盛一时,不过最后王家破败,留下了王家大院一个空壳子。 但就是这个破院子,被耿彦波看到了其中的价值,隔壁的杞县能搞出乔家大院,我们为啥不能弄一个王家大院?
不过耿彦波也并非蛮干,他请来了很多专家对王家大院进行评估,最后的结果验证了耿彦波的想法,然而,想要修缮王家大院并非易事。
整个建筑群的占地面积足有25万之多,想要修缮这么大个院子,花费的工期绝对很长,这就意味着投入进去的这一大笔钱在短期内是看不到回报的。 所以不管是耿彦波的同事还是灵石县的老百姓,都觉得这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但最后耿彦波力排众议还是将工程进行了下去。
事实证明耿彦波的眼光是没错的,王家大院在后来大获成功,不仅被国家评为AAAA级景区,也为灵石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第三产业收入。 王家大院成了灵石县的名片,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多就业岗位和收入,但这都是后面的事情了。
甚至在2000年,耿彦波离任时,还有人送花圈诅咒他,在此前更是有人将举报信递到了上头......
2008年,耿彦波上任大同市市长,他依旧保留了之前的风格,对大同市进行了大拆大修,这样的举动同样惹来了许多非议。 但当时的大同已经遭遇了煤炭资源匮乏,产业专业艰难的困境,可以说,耿彦波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他不仅要面临困局,还要收拾此前煤炭产业带来的污染。
想要破局,就必须要拿出破釜沉舟的气势,耿彦波之后重新规划了大同的城市格局,一边对大同的古城墙建筑重新修缮,一边对很多居民区进行拆迁。 要将大同这个煤炭城市,转型成为以复古为主的旅游城市,可想法是好的,但实施起来却很难。
多达10万住户需要搬迁,这其中牵扯的东西很多,好在耿彦波给拆迁户拿出了诚意,最终遇到的问题慢慢都得以解决。
在大同的城市建设中,耿彦波把工地当成了第二个家,每天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工地,雷打不动。 耿彦波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早餐就在工地附近的早餐店随便对付一下,由于经常出现在各个工地,几乎所有市民都见过耿市长。
耿彦波给人的感觉并不像高高在上的大官,而是像一个普通的农民工,由于经常跑工地,耿彦波的那双皮鞋经常灰头土脸,这双带灰的皮鞋也成了耿彦波的符号。 后来大同一小区的居民一人出一块钱给耿市长买了一双新皮鞋,并且送到了他的手里,有人在这时候打趣:“这是要送耿市长走吗?”不料这句玩笑话最后成真。
在收下市民的礼物后,耿彦波没多久就被调任到了太原,而为了挽留耿市长,市民们自发举行各种活动,不过最后,耿彦波还是接受了调任。 在太原市,耿彦波同样受到了市民的爱戴,那句老话说的不假,民心是杆秤,斤两最分明。
如今的耿彦波已经开始享受退休生活,偶尔有市民在街头认出耿市长,有时是在公交车上,有时是在大街上...... 耿彦波少了在职时候的严厉,多了一份柔和,虽然耿彦波已经退休,但人们还是习惯的喊他耿市长,在市民的心中,他永远是人民的好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