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部我近期在Netflix上看的影视剧,第八部最有意思(图)
听说Netflix在澳洲把最便宜的无广告套餐取消了,也就是我现在用的这个,每月11刀,同一时间只能一台机器观看。
取消的意思,是指这个套餐不再对新用户开放,已经订购的依然有效。所以现在想来,当初的选择还是挺明智的,反正家里只有一台电视机。
现在要订购无广告套餐,每月要多花6刀。但其实也并不算贵,因为Netflix上的内容普遍质量不错。想起20年前每年花好几百买盗版影碟看的日子,还要加上每月的有限线电视费,相比之下简直不要太划算。
我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的《不要抬头》、《鱿鱼游戏》、《怒呛人生》、《黑暗荣耀》、《犬之力》、《珀尔》、《去他妈的世界》、《女佣》、《好地方》、《小谢尔顿》,都是Netflix上的资源。
今天再推荐几部这几个月来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影视剧。
1. 无处逢生(Nowhere)——润人的艰险之路
西班牙惊悚片,讲的是一个孕妇偷渡逃离极权国家,在海上的一个集装箱里漂流求生的故事。由于空间狭窄,工具有限,还不巧临盆生产,她面临的困境比《荒岛求生》里的汤姆汉克斯难上百倍,全程紧张无尿点。
最让我佩服的是,西班牙人把自己的国家描述成地狱,正常人都想逃难到大海对面的爱尔兰追求新生。自黑到这种程度,居然没人骂也是奇葩。
2. 美国囧案(American Vandal)——求真的附带伤害
两季共16集,每季讲一个类似于校园破案的故事。伪纪录片形式,屎尿屁恶趣味,演员面对镜头时的表情都带着笨拙的幽默感,很多时候都看得我哭笑不得。
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都号称要追求真相,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无凭无据,所以只能通过动机论来揣测谁是肇事者。
只不过,所有基于动机论的推理不仅靠谱度极差,而且伤害性极强。一件案子整下来,可能正主儿没找到,却会一不小心带出无关者隐私的一地鸡毛。
3. 美国女孩(American Girl)——回流的暴君移民
台湾电影,讲一个华人家庭移民到美国好几年后,又回到台湾的故事。由于两个女儿都已经习惯了美国校园自由散漫的生活,来到台湾以后对规训式教育各种不适应。
看完以后我发现,就算生活水平先进如宝岛人民,东亚人骨子里的暴君式家教也温和不了半分。
4. 离经叛道(Unorthodox)——觉醒的生育机器
德国迷你剧,一共4集,讲的是在美国纽约的一个极端保守的犹太人社区,一个女孩忍受不了包办婚姻生活,从美国逃到了德国。
这部剧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从来没想到在灯塔国居然还存在这样束缚女性自由的教派,可以称得上是《养家之人》的犹太教版,跟塔利班就差一个头罩了。
所以那些巴以之间谁是谁非的争论真的很无趣。我们要反对的不是某个教派,而是所有教派里的极端分子。极端分子铲除了,世界就太平了。
5. 回应我(Talk to Me)——刺激的成瘾悲剧
澳洲制造的恐怖片,讲澳洲青少年玩的一种鬼魂附体的游戏,结果一不小心玩过火了。概念挺有新意的,而且情感元素加得也很到位。
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青少年的成瘾问题,比如药物成瘾和短视频成瘾,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甚至高潮。如果不加节制,精神就会被轻易操控。
本片的豆瓣评分有些低,很多人骂女主愚蠢,说是无法跟她共情。如果看电影的目的只是代入主角的人设让自己爽一把,那显然这部不是他们的菜。
6. 造浪者(Wave Maker)——民主的混乱代价
台剧,豆瓣没有页面,所以也不方便评论,感兴趣的自己去看。
7. 小小安妮(Anne with an E)——异类的互相疗愈
根据加拿大经典小说Anne of Green Gables改编,三季一共27集。
相对原著而言,这部剧集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动,加入了许多人物情节,校园霸凌、肤色歧视、同性出柜、被偷走的印第安儿童,确实是为了政治正确的刻意魔改,让剧情显得枝蔓过多、不够紧凑。
但是即便改得面目全非,我觉得依然很好看。原著小说特意把一个“不漂亮”的女孩作为主角,其实就是为了破除男性凝视对女性的束缚,治愈自己对自己的容貌成见。加入的魔改元素虽然稍有失控之嫌,但并没有偏离本来的治愈系基调。
8. 蓝眼武士(Blue Eye Samurai)——审美的霸权之争
英文对白的日本武士动画,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