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位被母亲扇耳光跳楼坠亡的14岁男生吗?他的妈妈也离开人世了…(组图)
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注定要有一场战争。
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2020年9月17日,一名14岁的初三学生张某锐因玩扑克被老师发现请家长。
母亲到来之后,看到站在走廊的张某锐,生气地上去打了两个耳光。
一边说着什么,一边对着孩子脑门又狠狠戳了几下。
在母亲跟着老师离开后,张某锐在走廊低头静默了两分钟,突然翻身从身后的窗户跃下。
旁边的同学惊慌向前,却来不及拉住那个决绝的身影。
一桩悲剧本已让人痛心,但时隔1年多,有知情人透露了这件事的后续,让原本惨烈的事件更蒙上一层灰暗。
孩子的妈妈在经历丧子之前,还曾经历过婚姻的背叛。
丈夫出轨,财产被转移,家境一落千丈,她带着孩子扛下了所有。
身心俱疲的状态下,犯错的孩子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她失控了。
却没想到,那两巴掌也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孩子出事后,无数次的后悔和懊恼对于原本已经崩溃的妈妈更是雪上加霜。
最后也备受折磨地走了。
生命的逝去,惨剧的再次发生,值得让人警醒。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过许许多多的亲子冲突,有小打小骂的,也有最后酿成你死我活的局面。
其实很多时候,暴风雨前,并非毫无征兆。
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情绪压力也不是突然萌生的,而是在生活点滴中不断累积。
在育儿过程中,很多父母都会陷入“孩子犯错→失控→吼骂孩子→内疚自责→情绪更差”的恶性循环中。
明知道吼孩子、打孩子不好,但总是控制不住。
过去,我们总以为是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才会让我们脾气噔地就窜上去了。
但在孩子犯错之前,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环“我们当下内在的情绪压力”。
我们可以构想下以下这两个场景:
场景1:今天你上班任务繁多,你忙得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在下班前好不容易完成了,结果因为一处错误被领导挨批,只能加班修改,走的时候办公室只剩下你一人孤零零的身影。
回家路上拖着疲惫的身躯想着回去要好好泡个热水澡、上床休息。结果一打开家门,屋子被孩子搅得凌乱不堪,你也许会忍不住地发脾气。
场景2:今天你工作一切顺利,甚至因为项目完成得不错,得到同事领导的认可和一笔奖励。你准时下班,回家路上想着周末要和家人去哪里玩。这时打开家门,屋子被孩子搅得凌乱不堪,你还会对孩子发脾气吗?
也就不一定了。
当你处于一种惬意愉悦的心境时,孩子的一些行为对于你来说,不算什么。
但反之当你内在已经积压了许多的负面情绪,这时就像一个汽油桶,早已积满了油,就差一个火星把它引爆。于是一些细小的行为,都会轻易让你失控。
就像前文中的那位妈妈。
或许在她得知孩子上课打扑克之前,因为生活、婚姻的种种压力,她已经默默承担了许久,而这些负能量不会消失,只会不断累积,最后孩子成了情绪的出口。
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家庭亲密综合症”。
就正如那句话所说:我们总把脾气发给最亲近之人。
这背后根源在于,面对外边的世界,我们会不自觉地戴上面具迎合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比如,面对领导的指责、客户的刁难,为了工作薪酬我们不会直接回怼,而是会表现得更谦逊、更宽容。
但家人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安全、信任的,我们真实袒露。
于是他们很容易成为情绪宣泄的对象,其中孩子更甚。因为在家庭成员中,孩子是最弱小的一方。
这时孩子容纳了父母的负面情绪和能量,无法反抗的情况下,他内心也在不断积压着。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自残的悲剧屡屡发生。
在很多的悲伤事件下,总会有这样的声音: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玻璃心、承受能力差。
也有很多父母陷入难以置信的悲痛当中:“我好好的孩子,TA怎么就自杀了?”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父亲的17岁儿子跳楼自杀,为了寻求孩子自杀的真相,他潜入了孩子生前所在的qq群。
他发现群里有着成百个青少年,他们不断在宣泄负面情绪,放大绝望,甚至有人相约赴死。
在群里呆了许久,也在不断努力帮助群里孩子劝生的父亲,才慢慢了解到:
很多孩子看起来懂事,乖巧,习惯什么事都压在心里,对父母“报喜不报忧”,但他们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不止一个孩子对这位父亲说过:“我的烦恼几乎没有出口”。
有个18岁的男孩,他宁愿把心事分享给这位素未谋面的父亲,也不愿意对自己的父母袒露心迹。因为袒露了,父母也觉得他在无病呻吟。
有一个14岁想要自杀的孩子,他从来没有在母亲那得到过一句肯定,他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一个高二的女孩,是家里学历最高的,全家的期望都背负在她身上,令她透不过气来,她真的学不进去了,想要请假调整,却被父亲恶狠狠地斥责:“你就是在家等死”。
李松蔚曾说:有些家庭的父母不是和孩子讲平等,而是讲“碾压”。
因为占据“父母”这个身份,他们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
这时父母是高高在上了,但孩子一辈子都活在被打击,被贬低,被怒骂暴力的阴影下。
直到有一天,情绪堆积到无处忍耐之时,或许会有两个结果。
一个“向外宣泄”,通过破坏、伤害他人的方式;
一个“向内自我攻击”,通过伤害自身,甚至用一种极端的,以毁掉自己人生为代价的方式来反抗和报复。
就像哪吒一样,惨烈决绝地削肉还母,削骨还父。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注定要有一场战争。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当父母错误地把负面情绪宣泄给孩子,当孩子只能被动容纳负能量,内心的压抑几乎没有出口时,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极大的伤害。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把情绪的到来当成是一个信号。
心理作家黄启团老师曾说过:
每一种情绪的来临,就像一个信使,它是来给你送信的。
悲伤提醒你需要成长,恐惧让你做事小心,焦虑让你加倍重视未来……
所以当情绪来时,你可以问它:『你想告诉我什么?』。
是不是最近太累了,还是遇到什么事让你焦虑烦恼?
当你觉察到情绪想告诉你的信息后,我们来到第二步。
2、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表达。
生活中面对情绪,多数人采用的都是“情绪化表达”。
比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吼骂就是一种“情绪化表达”。
父母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乖一点,但传递给孩子的感受就是:“父母对我很失望”、“我被父母嫌弃讨厌了”...
为什么父母的本意和传达的意思天差地别?就是因为我们在“情绪化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就是对方不直接袒露,而是用一种指责、贬低、打压、否认,甚至是肢体语言的攻击方式来告诉对方。
这时你只在表达了自己,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就很容易扎到孩子的心。
因此,面对情绪更提倡用“表达情绪”的方式。
比如,当孩子犯错时,你可以说:“看到你这个行为,爸爸妈妈感到很生气”
没有任何的攻击和贬低,不是以情绪发泄的方式,而是坦诚用言语表达我们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当我们学会这点,我们来到最后一步。
3、不妨把孩子当成别人家的
父母与孩子总是矛盾不断的缘由在于:我们容易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踏入他的边界,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期待做事。
但很多时候:
我们的经历不能替代孩子生活;
我们的感受也不是孩子的感受;
我们的期待或许也不是孩子想要的。
因此当你不知把握和孩子相处的尺度时,不妨把孩子当成别人家的。
面对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或许就会明白亲子关系的距离,也会不自觉地觉察自己是否行为越界。
例如在你想打想骂时,你会犹豫:这是别人家的孩子,会不会不太好;
在你想让对方考第一、考名校、让你面子有光时,你会反思:这是别人家的孩子,他的成长不该基于我的虚荣心和期待。
在和孩子相处中,你会想着:这是别人家的孩子,要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于是你会蹲下身来,以平视尊重的目光,和他对话,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贬低否认。
每一个父母,每一个孩子都只是普通人,没有人是100分的。
我想,比起苛责不完美,我们更需要的是接纳和自爱。
在伤痛过后,愿我们终将明白:
现实中所有的无助和焦虑也是真实存在的,但孩子在一天天学习成长,父母同样也在学习成长。
以更开敞的心态容纳自己与他人,我们才能更自在舒展的生活。
也只有当我们保护好自己、接纳了自己,才能更好接纳和保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