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是我们合法购买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电影立项, 英媒急到跳脚...(组图)
《逃离大英博物馆》立项!大英博物馆:你等等...
据《卫报》消息,最近爆火的自媒体小短片《逃离大英博物馆》正式备案立项,准备开拍成电影啦!
(图:卫报)
这部15分钟的短片上线后,很快获得了超过3.7亿次的播放量,夏天妹妹和煎饼果仔两位主演的账号也几乎瞬间就成为了“大v”。
(图:China Daily)
根据消息,电影版《逃离大英博物馆》是一部动画电影:
(图:国家电影局)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爆红让大英博物馆又又又回到了风口浪尖,面对网友们的声讨,大英博物馆赶紧出来为自己说话:
大英博物馆和中国有很多合作,其中包括展览、研究等。我们会继续在大英博物馆展出中国文物,也会在世界各地的合作展览中展出这些文物。
大英博物馆相信,展出包括中国文物在内的世界各国文物会帮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历史。
(电影中的)这个茶壶不是历史文物,中国很多地方都有销售。
总意思就是,“我们很愿意把东西借给你们展览,但是你们想要回去那肯定是不行的!”
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就有3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近期大英博物馆曝出失窃丑闻,引发国际声讨。有记者在联合国犀利提问:大英博物馆被曝丢了2000多件文物,既然管不好,那是否应该还给文物来源国?
图:上观新闻制作
看到声明后,英国网友也绷不住了。
如果大英博物馆想保留它那些文物,他们最好能证明自己是干净的,也得证明它那可鄙的安保系统真的管用。
得了吧...就大英博物馆那个安保系统,赶紧把趁东西再被偷了之前还给原主人吧。
金字塔还在埃及的唯一原因就是英国人搬不走它们
文物?哥们儿,他们连尸体都偷。那么多木乃伊就是被他们刨坟掘尸弄出来的。
博物馆里的典藏之多,种类繁杂,覆盖国家数量众多...
卡米拉王冠是偷的? 英国"抢文物,绑架王子", 连中国的狗都要顺走...
英媒:虽然东西是偷的,但是不能用“偷”这个字
比起大英博物馆的“顾左右而言他”,英国媒体就毫不掩饰地突然急了。
和大家想的一样,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少的了BBC?
近年来,文化遗产和文物所有权成为了中国的敏感话题。这背后的原因是民族主义。
可是,想要回被偷走的东西,和排外的“民族主义”有什么关系?
另一个主流媒体《卫报》也出马了:
影片中出现的玉壶是2011年一位苏州艺术家制作的,大英博物馆2017年才买到。
这句话倒也没错,这的确是一件大英博物馆合法购买的一件现代艺术品。
(短片中出现的玉壶,图:大英博物馆)
但是,如果以这一件合法购买的艺术品来代表大英博物馆那成千上万的文物,就不太合适了吧...
“挑刺”的《卫报》还没结束呢:
虽然这部片子讲的是玉壶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逃往中国,但是这部片子是在爱丁堡拍的。
《火星救援》《星际穿越》《阿波罗13》号等电影表示,我拍电影的时候也没上太空...
(这是在地球上拍的,图:New Scientist)
如果说《卫报》还是在“守序邪恶”的范围内,《独立报》就直接进入“混乱邪恶”的范围了。
一部诡异的影片在中国火起来了
整篇文章的第二个词就是“诡异”(bizarre)...几亿观众们可能不会觉得这部影片“诡异”吧?
《独立报》继续开炮:
在英国外相访问中国前,中国媒体让他交还英国从中国“偷走”的文物。
为什么“偷走”这两个字要打引号?难道是送你的?
此外,《独立报》还提到了2015年英国财相奥斯本访华时对文物问题“打太极”的事情。
奥斯本这段话完全绕开了文物的事情,但是,《独立报》的下一句是:
中国对奥斯本的话表示蔑视,中国仍旧要求他归还文物。
这....
哪怕是文章的结尾,《独立报》也有着特殊的用词方式。
苏丹、尼日利亚、希腊、埃及也希望大英博物馆归还一些在他们眼里是“以错误的方式获得或者拿走”的文物。
“以错误的方式获得”...“拿走”...如果用一个字来代替这些词汇的话,是不是该用“偷”?
世界网友:大英博物馆,我可去你的吧...
除了中国,英国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众多博物馆都展览着英国从世界各国偷走的文物。
除了印度、肯尼亚等前殖民地和中国这些被侵略的国家,连欧洲国家希腊和意大利都有被英国人偷走的文物。
所以,在嘲讽大英博物馆上,世界人民是统一的。
欢迎来到大英博物馆,别问我文物哪儿来的
普通小偷vs世界级小偷
如果英国人登月了
大英博物馆日常
伦敦vs雅典
大英博物馆把偷来的东西都归还后的样子
在“大英博物馆”里面找“大英”
你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了!
中国网友在小短片里找到了很多感动的细节:
据央视新闻报道,这部短剧的主创夏天(饰演“小玉壶”)和煎饼(饰演“记者张永安”)向记者讲述了剧中隐藏的细节。
夏天告诉记者,拍摄《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灵感来自今年年初网友评论里的一句话:“逃出大英博物馆。”
两人便萌发了一个想法:拍摄以大英博物馆里某件中国文物回家为主题的短剧,煎饼负责打磨剧本,夏天负责妆造。
煎饼说,他们的创作初衷就是想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用作品唤醒大家的记忆,让文物回家。
大英博物馆内的很多中国文物在陈展时挤在一起,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有的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还有不少中国文物被切割,一条条裂缝让人看了心疼。
△大英博物馆,中国明代琉璃砖。
△大英博物馆,中国宋代木雕观音。
主创夏天说,很多文物的介绍和图片寥寥无几,最终选择了这盏“小玉壶”。
“小玉壶”的原型并非古文物,它是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于2011年创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购藏。
“‘小玉壶’的来路和年代最清晰。去英国是为了证明中国的玉雕技艺并没有失传,推广中国文化。引用网友的话,她是‘清清白白’的,记得回家的路。”
中国的量词有很多,英语很难翻译。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文物细腻而灿烂的背景,更无从记住那些“刻在心底的名字”……
“小玉壶”用“盏”来强调自己,唤起大家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
小伙伴们会去支持这部动画电影吗?英媒的跳脚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