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独身主义者的忠告:没有这三个条件,不建议你独身(组图)
上个月,“日本第一代独身主义者后悔不婚”的新闻登上热搜。
新闻中,有人年过六旬无依无靠,
有人只能靠盗窃,去监狱养老。
一批日本老人重新考虑婚姻,
繁荣了当地老年相亲市场。
据有关调查显示,
中国终身不婚不育的比例不足1%,
我们找到了3位
独身进入老年的中国女性。
有人70岁了,终身没有谈过恋爱,
如今独居100平房子,过得非常自洽;
有人靠卖房的钱养老,
所有存款只够活到75岁;
也有人晚年离婚,无儿无女,
独自隐居小镇,65岁开始创业。
独身步入老年,怎样才算过得不错?
她们无一例外提到了“前提条件”,
除了物质基础之外,
强大的内核、和社会的密切联结,
缺一不可。
编辑:张雅兰
责编:倪楚娇
▲
刘芳的书房,挂满了她画的画,写的书法
刘芳 70岁 现居北京
我是北京人,今年70岁了。其实那个年代没什么“独身主义”的说法,每个人最后没结婚的原因都挺复杂。
我16岁就去山里当兵,28岁转业回北京的医院,一个人管几百个护士,整个人都扑在我的工作和事业上了。2003年遇到非典的时候,我一天都没有回过家。总体来说,就是连跟男同志逛公园的时间都没有。
超过30岁,大家给我介绍的要么是离异、要么是丧偶的。过了40岁,我就彻底没有结婚的念头了。谁也甭提,谁提了我就给推回去了。不绕弯子,直说我不考虑。
我前几天刚过完70岁生日,不得不承认老了,牙齿开始有些松动,腿脚也没那么利索了。以前下公交车我就往下蹦,现在明显不行了。
我一个人住,有些受不了家里太安静,必须保证总是有点动静。在家的时候,我会一直放那个战争片,有枪炮声、冲锋号声,很响。但我不会盯着看,忙我自己的,就偶尔过去看看,是谁活着谁死了。
不觉得寂寞,这都不是事儿。但我也承认,是因为有很多条件的支持,我才能一个人安享晚年,我或许算一个“极致案例”。
▲
刘芳正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
最重要的是经济基础。其实在我们那个年代,选择结婚的人,要么就是到了年纪,要么就是家里条件不允许,她必须结婚才能过上自己独立的日子。
但我没这个困扰。我一直工作到60岁,退休前做到了医院的管理层,现在有一套100平房子,两个卧室。至少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每个月退休金有一万多,够用够花。我也不喜欢每天盯着那点钱,不愿意去银行。因为我也没什么消费欲,就是吃饭,给下面的晚辈发发红包。我不会理财,没有买什么保险。
另外,社会联结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和家人关系疏远,也没有自己的朋友圈,这样是对精神有损害的。
我从小就不缺爱。我们兄弟姐妹5个,我是老二,家庭氛围一直很好。
只有我爸爸在世的时候经常会说,别人一问,他就会想到家里还有个“老姑娘”,非常不好意思。但后来他上了年纪,就我能天天陪他。他说,没想到到头来还是我最好,也没给家里找事儿。这句话,我记到现在。
另外我跟弟弟、妹妹两家人离得很近,小妹和妹夫住在我后边楼,我弟弟一家住我楼上,我们几乎天天要见面的。有时候我弟弟早上去逛市场,就会说,诶,我给你带一个馅饼。我跟他们逢年过节一定会聚一聚。
而且我还有好多学生,他们都叫我“刘妈妈”。每次我在学生群一出现,他们就特高兴。当时我那些学生好多是外地的,生活条件很差,我这个人一直行善的,他们毕业了也一直惦记我。
前阵子有个学生要结婚了,跟我发信息说,他还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发高烧,我一直忙前忙后,帮他挂号,开药,记得我特别着急的眼神。说实话我都忘了。他给我微信里发“一叩首二叩首”那种动画。所以我虽然没结婚,但有很多人挂念,很知足了。
▲
刘芳创作的山水画
其实最重要的是我心态好,很自立,而且对独身很坚定。我觉得自己活得挺幸福的。
我周围没孩子的很少,基本都围着下一代转。我有个认识40年的朋友,女儿换了好几份工作,很受挫,前阵子说不想工作了,而且好像有些轻度抑郁。她发愁,只能跟我说说。
但我基本就是操心自己的事,活得挺轻松。我一退休,就报了老年大学的书画和绘画课,一直在跟着学。我基本上一回家就进书房,打开电脑连上微信。旁白摆点牛奶和小零食就上网课。我把日程都打印出来贴着,精确到小时,每周上什么课,什么时候交作业。
生活上的事,我能简化就简化,特别能对付,就自己煮点糙米饭,烫一点蔬菜,不养猫狗,不养花草。
因为身边也没人,网络、智能手机,没人教我,那就自学嘛。手机一遍不会用,人家教你两遍,还不会吗?有一次我做一个PPT,要插图什么的,我就一通乱捣鼓,也就会了。有一次需要传一个硬盘的文件,我实在不会,才把我弟妹叫过来问问。
上了岁数,健康是要关注的。我非常不想给我的亲人添麻烦。
前两年,我乳腺结节有点严重,需要做一个小手术,我就自己去医院当天做了。但我怕我弟弟他们找不着我,就跟他们说,这两天我忙,就别联系我了。我以前就在医院工作,很熟悉,完全没觉得孤单或者要人照顾。
为了保证健康,我每天都要坚持锻炼。早上4:50就起床了,然后下楼在小区里快步走20多分钟。回来再做做操。
▲
刘芳正在学习绘画篆刻
我不太担心以后,我的观念是,真碰到病啊、灾啊再花钱治,大不了把房子卖了,实在不行就算了。
现在年轻人有养老危机,我们这一代不会那么早未雨绸缪,我知道人生的变数很大。
有一次跟侄子、外甥吃饭,我和他们说,我也不用谁来照顾,真的不行了,叫个救护车该怎么着怎么着。最后死了,我连骨灰都不要,他们一个个拖家带口的,也不麻烦他们。
遗产也想好了,我有很多关于书法、国画的书,等哪天我闭眼了,就全部捐给贫困山区的学校,给他们建一个图书馆。
房子和钱,到时候让律师公证一下,由我的外甥女牵头,下一代几个孩子看情况分配就行,我不指定给谁多少。
所以如果选择独身,我觉得物质条件、朋友圈和好的心态都很重要。
人是会变的,如果你一会儿想一个人过,一会儿羡慕别人有伴侣,一会儿想有个孩子是不是更好……我觉得就趁早找个伴,以后大概率会痛苦和后悔。我个人觉得,如果没有这3个基础,独身进入老年可能会有些困难。
▲
郁凌在古城树下
郁凌 62岁 现居山东
我祖籍山东,曾经住在台湾,做杂志编辑。
其实我年轻的时候还挺恋爱脑的,基本上一直在谈恋爱。网恋过,也为了对方只身来到大陆。但总是遇人不淑,时间久了也就没有恋爱的心思了。
40多岁的时候,我就开始了自由职业,虽然有点积蓄,但收入不稳定。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焦虑钱的问题。心想自己一个人,以后怎么办?我几乎每天都要打开账户算一算现在有多少钱,每天记账,但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我很早就在苏州买了一套房子,那个时候便宜。后来我就干脆卖了,60岁的时候,我拿着卖房的100万独自去山东台儿庄生活。
我还记得刚到的时候,我打到一辆出租车,司机跟我聊天,“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自己一个人跑来这里,你孩子多大了?”那个瞬间我觉得心里一紧,特别受挫,喉咙像粘住了,根本没办法很轻松地说,我没结婚,也没有小孩。因为当时没工作,恋爱也一直不顺利,我特别不自信。
或许是当地的风俗稍微有些保守,之前有一次我也听到几个人在议论我,说来了一个外地人,多大年纪没有结婚、没有小孩之类的,随他们去说吧。
▲
郁凌拍到的古城夜景
我原本是租房住,后来又捡到两只猫,又养了三条狗,空间不够了,我干脆花43万买下一栋带院子的三层小楼。它在一个厂区,周围只有四户人。
我喜欢安静一些。但我的房子太大了,到晚上挺吓人。幸好我的小狗小猫总是窜来窜去,早上我一醒来它们就围着我,算是一种陪伴。
现在一个人,我最担心健康问题。我不敢体检,医院也不去。
我年轻的时候走路很快,经常蹦蹦跳跳的,因为心思重,有时候会走路就在思考问题,也经常跌倒,摔倒了就爬起来,觉得没什么。到了60岁,我能明显感觉到身体机能的下降,不敢再走快了。
古城里有些地方的路不太平整,有一次我去超市,心里想着待会儿要买什么,前面路上有一块凸起,我没留神,脚尖绊了一下,我跪在了地上。当时附近还有些认识的人,我觉得好狼狈,好尴尬,若无其事地站起来拍了拍土,好像差点哭出来。
虽然看不出什么,也不是很痛,但我还是赶紧回家吃止痛药,拿白花油红花油,推拿按摩了十几分钟,不要让它更严重。我很仔细,担心自己骨折。因为我一个人,去医院实在不方便。而且因为习惯性崴脚,脚上长了骨刺,我都忍着。
有一次我跟小狗玩皮球,因为穿了双有点重的鞋,我又重心不稳摔倒。为了不要太严重,我甚至没挣扎,就顺势往下躺。因为没人扶,我也没力气爬起来,干脆静静躺了十几分钟。当时觉得有些无奈和好笑,为了不受伤,竟然已经学会怎么“正确”摔倒了。
生活上很多事都要靠自己,所以当我发现眼睛出问题的时候,心里特别沮丧。
那次迎面走来的人朝我打招呼,但我死活看不清他的脸,好像一团白色的影子糊在他脸上。我意识到,眼睛花了。
后来我一个人去配眼镜,验光师说我还有200多度的近视和散光。其实我大学的时候做过近视手术,但到了这个年纪,就发现这些都是不可逆的了。而且戴了眼镜也会有些重影。这应该是我近两年最伤心的事情。
因为担心受伤,摔倒后没人照料。生活上很多事我都简化或者放弃了。
我的房子带一个小院子,我看到邻居种的月季,太漂亮了,我特别向往。我弄了几个大的花盆,打算搬到顶楼去,但发现实在太为难我的腰了,我特别怕扭到。还没搬几步,就担心得要命。没有继续搬了。心想,种花也是个技术活,每天都要去翻土浇水,我想想就算了。
▲
郁凌在院子一角种的小树
后来我决定种菜,种了一些生菜,油麦菜,丝瓜。但我的狗经常去里面大便尿尿,我就又放弃了。铺上红砖,现在种了一棵桂花树,已经长到100公分了。
虽然有3层,但家里布置很简单,除了基本的家具,几乎是空的。我以前喜欢大的、气派的古木家具,现在看到心里就发抖。我淘了一张很轻的小桌子,买了一把可以折叠的躺椅,用脚一踢,就撑开了,不会太累。
年轻时候没问题,但现在一个人生活确实有些吃力。所以我花钱请了一个阿姨,每个月过来三趟帮我打扫一下,一个月500块钱。如果有什么重物要搬,我一定会放着等她,因为我不敢。
有时候晒被子,装被套,会想如果有伴侣,可能做这些事会轻松一些吧,自己一个人实在太累了。但冷静下来一想,之前谈恋爱也和别人同居,另一半未必会在这些事上帮你。有时候你和一个人走得越近,发现其实越孤单。
上个月我回台湾见我父亲最后一面,他已经95岁,只能在医院床上躺着,自己都没法把饭喂进嘴里,幸好有护工照料。临终前他还在担心我,一个人到老,以后怎么办?
我说我也不想活到那么高寿,其实从50多岁开始,我就开始焦虑这件事,一想到人要活到8、90岁就头皮发麻。到时候身体跟不上,思路跟不上,还是一个人。怎么会不焦虑?我只是尽量不去想,到时候再说,因为人生变数太大。
我没有养老金,也没买任何保险,目前没有收入。我几年前就算了一笔账,我每个月大概花3000-4000元,大概可以花到75岁。我跟我弟弟说,我死了就立刻烧掉,找一棵古城的树埋进去就好了。至于房子,你们看着办。
▲郁凌养的小狗们
大概是一个人待久了,我现在有些厌世。有时候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闭着眼睛就想,生活里这些琐事很没有意义。如果没有我的小狗小猫,我现在就可以离开。
这几年性格好像也越来越孤僻。逢年过节有亲戚叫我,我也不想去,有一次别人叫我出去聚餐,我很抗拒。从早上醒来就开始焦虑,感觉那个腿真是迈不出去。
我慢慢察觉到自己精神状态不太好了,最近也在尝试改变。比如以前我为了不出门,每次去超市都要买够近一个月的伙食,现在我只买一两天够用的,逼自己出去,哪怕跟陌生人说几句话。
有人问如果有个孩子,生活上会不会有点寄托?我觉得不会的。不光是孩子大了会离开,而且你们之间有代沟,孩子年轻,他觉得要冒险,你会觉得太危险。你们很难想到一块去。
人最终还是孤独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人。
前阵子,我有一个远房亲戚说要自驾游去新疆,我说我很佩服你。我现在没有这个意愿了,因为身体状况不一样。
以前我喜欢经常搬家,不停换地方,感觉这样自己才有活力。但我好像已经搬不动家了。现在只能把心思寄托在写作上,我记得我之前写过一句话:“一个再美丽的灵魂,如果有个已经腐朽的身体,也一样会痛苦。”
▲
2005年,50岁的梁姐
梁姐 68岁 现居杭州
我是香港人,之前有过一段20多年的婚姻,但没有孩子。52岁的时候,我选择离婚,自己一个人进入老年生活。
有一件蛮好笑的事情。前两年我回香港领一个“回乡证”,填表格的时候,有一栏是家庭状况,要填父母名字,配偶,子女。我盯着表格看了好久,心想,太省事了,我竟然什么都不用填了。
那是我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从此就是孤身上路了,好像一个孤独老人了。说实话那一瞬间心情是有点复杂和沉重的,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了。因为这几年我一个人经历了很多,我有一个人生活的信念,不觉得孤单的。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受宠,我觉得我前夫也像我爸爸一样,会做我喜欢的菜给我,关心我。但慢慢地,他变得像儿子一样。我必须得学着怎样做一个好太太,买来菜谱学做菜,做家务。
他经常忙工作,回来晚,有时候甚至不回来吃饭。我常常看着饭菜慢慢变凉,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可怜。
有一次他跟我说,你该怎样就怎样啊,你就做你自己就好了。那一刻我好像突然被点醒了。以前的我什么样?喜欢去看画展,去博物馆,喜欢去欧洲旅行……那才是我啊。
▲
刚来上海的梁姐,在自己的古董店里
其实一直到40多岁,我的人生都是按部就班很平顺的,那时候非常奢侈,每个月赚的钱几乎全花在买古董、首饰和名牌上。一个月买衣服的钱几乎就要一万多。
但人生很荒唐的,有一次家里没人进了小偷,这些东西全部被洗劫一空。包括我奶奶留给我的首饰。1999年,我失业,老公创业失败。我一下子两手空空,人生到了最低谷。
2003年,我负债来了上海,给朋友的生意帮帮忙。因为异地,我也不愿意回香港,过了几年我主动提出离婚,那时候我已经52岁。自此我就很清晰了:未来肯定会独自一人走完人生路,不再需要伴侣。
我也没想到,一个人的老年生活如此美好。
在上海那几年,我认识了一个打太极拳的老师,每天很规律地跟着他练习,感受我的身体,呼吸……不用纠结另一半几点回家,两个人为什么不愉快,就做眼前的事情。
后来,我想起来我手头有一些淘回来的老瓷器,就租下一个铺面,月租9000元,卖些古董。经营了差不多两年,我一个朋友邀请我去帮他管理老房子物业。
2018年,那位朋友投资,我作为合伙人在杭州桐庐又开了一家民宿。开始了隐居大山的生活。我只请了3个阿姨过去帮我。我不是去赚大钱的,可以说几乎没收入,每月只有50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
到目前为止,我几乎没有存款,也买不起楼房。因为那里房租一年才3000多,每天吃的都是我们自己种的菜,花不了什么钱。我现在对物质、对名牌完全没兴趣,我现在身上的T恤,已经穿了十几年。
我一个人住在一栋80年代的两层小楼里,摆着古着家具,我还养了两只猫。每天早上7:30起床就去民宿打扫,然后空闲的时候会去山里打太极拳。周围是大片的农田,树林里是小鸟的叫声,河流声,夕阳的余晖就洒下来......实在太美好了。
我觉得那个时候,人好像回到了自己的“根”,已经不需要添加更多东西。我想,去世了也埋在这里,人特别纯粹地来到这个世界,再干干净净无牵无挂地离开。
▲
工作中的梁姐
我所在的村子里有很多“新村民”,他们大多是90后,在这里开了工作室。有一个小伙子我几乎是看着他在这里成家立业。我常常带着我的客人去跟这些手艺人学习,体验制香,葫芦烙画,剪纸,茶道等等,生活特别有意思。
做民宿我碰到了很多有趣的人,比如有一对60多岁退休的夫妻,他们聊到自己未来想要抱团养老,或者做康养事业。还有一个90后的女孩,今年32岁,有一天她打电话给我,说自己结婚没多久,想在事业上再进步一下,不想现在要孩子。但又担心现在不生,以后生不了了,很迷茫。
我说人生是没法预知的,这是一个家庭问题,你要和你老公商量。也不能完全从个人出发,无论怎么决定,两个人要形成共识,而且要对选择负责。
其实听起来我的观念是保守的。其实我一直是这样,我就觉得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所以我也是因为经历了婚姻,才能慢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许有些人很早就知道,有些人一定要经历了才知道。
我现在刷视频,总是看到一些很年轻的人,他们总宣称,我喜欢怎样就怎样,合得来就结婚,合不来就离婚,出发点只有“我”。
千人千面,有些人适合有个伴侣,有些人适合一个人。不要一上来就说自己喜欢什么,而是先认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再去做决定。
你对自己有信心和把握,关注当下,那你就不会太空虚。至于未来怎么样,焦虑是没用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
我之前一直在买人寿保险,前两年彻底取消了。我觉得没必要,我也不去体检。最近一次还是在十年前,当时发现尿酸有点高,我一般就吃些中药调理。因为我觉得你的身体你自己清楚,真的得癌症了我肯定也不会花时间在医院里。现在,我除了白天会比较困,身体没有什么毛病,我还是会大口吃肉,平时喝点小酒。
提到人对爱与被爱的需求,那是肯定的。我现在没什么生理需求,至于心理层面,我有很多香港来的朋友,她们在上海工作,我们会经常见面。
但说到底,我觉得不能把幸福寄托到一个人身上,这种“爱”是不可靠的。爱,是对自己的爱,对生活的爱,然后才能爱一个人,真的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