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人开房你老公知道吗?”女子差评却遭酒店员工威胁!(组图)
现在很多互联网产品都有评论功能,评论主要是用户对产品的评价,评价的好坏,会影响后面那些用户的选择。
因此,时不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买了一件衣服,发现货不对版,一怒之下,给了个差评,然后店家隔三差五的给你一顿骚扰,让你撤销差评。
点了个外卖,一个多小时了还没送过来,打电话一问才发现,店家做不过来,还没开始做,又没有电话通知,犹豫了一下,给个差评,可又因店家一番卖惨,删了差评。
好评不仅有助于店家在平台上推荐获得更多订单,还关系到酒店的信誉,一个一星评论要靠二三十个五星好评才能拉回来。
来源:知乎,侵删请联系小编
在这个好评如潮的年代,差评似乎真要销声匿迹。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妥协,才助长了这种不好的风气。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杭州的王女士出差去江苏,当时通过旅行平台定了苏州的酒店
入住之后的体验不太好,王女士说她之后在网上给了差评。
没想到,这个差评给她带来了不小的烦恼。
她回忆到入住酒店之后体验就一直不太好:餐巾纸也没有,电视机是屏幕是损坏的,播放的都是半屏,两头都是有黑色的那种,点播是要收费的,王女士也没跟酒店反映,得过且过可以了。
第二天早餐也是比较应付的,王女士拿了个馒头,里面还是凉的。
后来走的时候王女士就给了差评。
对于王女士的差评,酒店也在网上在做了回复。
王女士说对方为了这个差评,给她打了好多次电话,想让她删掉差评并协商处理。
但由于电话实在太多,王女士拉黑了几个号码。
电话解决不了,于是在微信协商了,之后王女士实在无法解决之后,只好求助于电视台记者,工作人员在记者到访之后回复了两点。
第一她说的不是事实;第二她跟别人在这里开房。
她让我们拿出真诚的态度让她删差评,我想问一下她说的真诚的态度是什么?她又不敢让她家里人知道,要找你们。
我也可以找,我提供的可以更多,她自己多少岁,她跟多少岁的人在这开房,要不要她老公也知道一下?
但是王女士说,她自己并没有结婚,也没有丈夫。
想想也觉得好笑,客户的隐私为什么能成为你威胁客户的资本?
很多网友也十分气愤酒店竟然做出这种事情:
来源:网络,侵删请联系小编
难道你还要曝光别人跟多少岁的人开房?想以此来威胁客户,取消差评?
之后,酒店官方微博对该事件发出致歉信,就“差评门”事件,该门店员工在客诉处理过程中的不当言论和行为
给住客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作为酒店管理方深表震惊,并向住客诚挚致歉”。
致歉信中指出,酒店管理方对涉事门店的门店总经理,前厅经理,当值员工的严重失职行为严肃处理,对区域管理的连带管理责任予以书面警告处分。
对于“差评门”引发网友对酒店隐私保护的担忧,其实这种事情没少发生的
平时没及时评价客服都会疯狂发短信求好评,真拿了差评有多疯狂就更别说了,这酒店也纯属迷惑操作。
这种差评就遭到威胁的事情屡禁不止,在广西柳州的周女士也遇到了,甚至还被索赔13.8万
去年8月,周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进来聊聊你住过柳州最不满意的月子中心》的笔记,307条评论中,不少网友分享了各自在月子中心的一些不愉快经历。
然而,评论中被提及的一家月子中心却“找上门”来。
因为一胎在月子中心坐月子时的不愉快经历,2022年8月,准备生二胎的周女士打算提前做功课,挑选一家靠谱的月子中心。
借着去看望朋友的机会,她实地参观了两家月子中心,“看到餐食都还不错,就想再听听其他宝妈怎么说。”
然而,搜索多家点评平台,商家底下的评论都是“一致好评”,周女士又搜索了此前自己一胎坐月子的月子中心,也依旧都是好评。
“看着像是水军一样。”
于是,周女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发布了一条题为《进来聊聊你住过最不满意的月子中心》的笔记,想要询问其他在月子中心坐过月子的宝妈们“上黑榜的月子中心有哪些?”。
▲周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笔记截图。
这条笔记意外收到了170个点赞和307条评论。
评论中,不少网友吐槽了自己坐月子的经历,涉及当地多家月子中心,也包括周女士曾经住过的月子中心。
针对网友的“点名”评论,不少网友也会跟帖,周女士也会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跟帖回复,并提到了自己曾住过的月子中心在时间安排、育婴室通风、噪音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宝宝吃奶、睡眠存在的状况。
半个多月后,自称这家月子中心的员工在这条笔记的评论中公开了周女士的姓名信息,称“您和宝宝入住时的所有档案我们都还完整地存档着”。
两天后,该月子中心的官方账号再次评论称“如作者不删除不实言论,将发律师函”。
在周女士看来,这两条评论像是威胁。
“大家都是分享各自的坐月子的真实体验而已,他们的态度太过分了。”
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今年1月,周女士突然收到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的传票。
这家月子中心状告周女士“刻意引导用户做出不利于月子中心的评论……导致多名用户在看到帖子之后不敢来该月子中心坐月子”。
该月子中心认为,周女士“违背事实的污蔑与诋毁”给其造成了“商业上可信赖利益的巨大损失”,并将周女士和社交平台一同告上法庭,要求其删除笔记,并赔偿财产损失10万元、支付其为维权产生的费用3.8万元以及全部诉讼费。
“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
周女士说。
对于此次发布的这条内容,周女士表示,也仅仅是为了通过交流,更真实地了解情况,“并非针对某一家月子中心。”
现代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网络消费平台均提倡消费者进行点评,但随之而来的,“差评”侵权的边界在哪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准则。
这更加需要平台去约束。
有差评了,平台本该及时处理、耐心解决。
可现实却是:遇上事儿就当起甩手掌柜!
差评压榨,貌似提升服务,实则推责揽利,结果是监管上失职,安全上失分,与客户的关系失和。
大平台有大流量,更要有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