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美国科学家进行实验,4男4女共处一室2年,结果......(组图)
32年前,美国科学家要求4男4女共处一室,只为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又与什么相关?值得科学家如此大费周章。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或许是受末日预言影响,一些科学家开始思考其他星球是否适宜人类居住的问题。
经过多年探索,科学家发现可能只有火星符合人类移居的标准,但它有一个极致命的缺点—没有氧气。为了尽快探索出火星生存条件,“生物圈2号”实验应运而生,八名科研人员首次进入生物圈。那么,4男4女共处一室2年,结果怎么样?
一、选择人员实验,探究生存条件
实验可不是说来就来的,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个实验最初并不是科学家发起的,是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发起,他拉来了几家资本支持。最终,“生物圈2号”的建造费高达1.5亿美元,耗资巨大。
“生物圈”内包含了5个野生生物群落和2个人工生物群落,包括各种各样的物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此可见重视程度,但这并不代表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随着生物圈的建造完成,如何选择实验人员成为了问题。因为这个生物圈属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旦进入生物圈,就意味着一切都需要自给自足。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可向外求助,实验过程中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人员的选择问题让发起人员焦头烂额。当时有工作人员提出要不要选择运动员作为主要挑选对象,但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决掉。因为实验人员的任务不仅仅是生存,还需要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科研人员是最佳选择。
最终,此次实验选择了4男4女作为实验人员,只是在进入生物圈前接受了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以此提高他们的生存时间。1991年9月26日,八名科研人员首次进入生物圈,“生物圈2号”实验正式开始。
二、实验正式开始,研究人员进入
第一次进入生物圈时,大多科研人员都抱着好奇和乐观的态度,但事实却非如此。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有人员受伤,为了科研人员的生命着想,外界不得不为其提供帮助。
经此一遭,不论是生物圈内的科研人员,还是圈外的科学家都尤为谨慎。随着实验的进行,科研人员在圈内适应良好,可以自己生产食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然而,这类实验远比想象中困难,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实验即将成功时,不测风云到来。
虽说科研人员可以在生物圈内满足温饱,但他们需要在里面呆上2年的时间,心理极易出现问题。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生物圈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氧气生产不足,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随着实验的进行,生物圈内的实验人员明显出现了暴躁的倾向,所有人的体重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有的科研人员还要强制逃出生物圈。考虑到科研人员生命问题,科学家不得不终止这场实验。
这场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是失败,但科学家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获得。实验表明,随着时间的拉长,生物圈内的物种种类多样性在下降、食物废物可以有效分解、每日食物基本满足每日饮食需要等。除此之外,这项实验也表明,火星的土壤是可以获得循环利用的,但现在的科学技术很难做到。
三、实验结束,褒贬不一
在这项实验刚刚结束之时,它所收获的大多是赞扬。人们认为这项实验表明人类移民火星还是有可能性的,对外太空的认识更进一步,是人类进步的一种的表现。随后,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近几年,又有民众搬出“生物圈2号”实验,但对它的评价却是贬低。部分民众认为这项实验耗费了大量资源,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实验结果也不尽人意,实在没有开展的必要。
不论褒贬,都说明这项实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哪怕过了几十年,依旧有人关注它。之所以会出现褒贬不一的现象,或许与时代背景相关,毕竟如今都倡导环保,反对污染。
结语
这项实验并不是无聊情况下的产物,而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科学界也急需这样的实验,实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训,放弃探索,惰于实践。
如果在不久将来,科学家开始“生物圈3号”实验,在汲取1号和2号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会不会最终解决前两个实验没有解决的问题?人类移民外星会不会最终成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