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失业严重,毕业后世界霎时黯淡,新晋记者:光原地踏步就耗尽力气(组图)
中国青年失业率屡创新高,对于刚出社会的职场新鲜人而言,可以一展所长的好工作几乎已成奢望,「内卷」、「躺平」是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本月中旬,国家统计局更突然表示,8月起暂停发布青年失业率,并称主要因劳动力调查统计需进一步健全优化,引起舆论热议。
求职的不敢要求太多 在职的受气又不敢辞
Isabella表示,从中年下沉到青年,从线下弥漫到线上,以往社交媒体上好像都没有这么大范围的讨论,但是现在每天都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见失业的压力,例如互联网大厂降薪裁员缩招,建筑工地清退超龄工人,高学历人才转行送外卖,应届毕业生接力回答「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国家统计局暂停发布全国青年失业率……失业的不止是青年,但是青年的失业确实加剧了大家的焦虑和危机意识。
就她周围人的经历来看,大家闲谈的话题也几乎离不开工作,求职的觉得有份工就不错了,不敢提什么要求,在职的觉得工作很受气,但不敢说辞就辞。她自己会陷入很深的无力感,对自己也对他人,不知道事情怎么就变成了这样,「明明在我眼中,大家都那么出色出彩,有个性有想法有能力,大学毕业前,一直很笃定这样的他们一定会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闪闪发光,活出自己的色彩。但是大学毕业后,我看到的世界霎时就变得单调和黯淡」。
现时,她身边的绝大多数人基于各种现实的考虑,都涌进了考研、考公、考编的赛道,希望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尤其是赶上并经历了疫情,这样的需求就更加旺盛,很多曾经不想考公的人也开始向往一种「稳定」的状态和生活,「或许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出大家对失业的恐惧」。不过她也表示,这可能跟其专业和朋友圈有关,因她身边几乎都是文科生,与理科生相比,有薪资瓶颈却没有晋升空间,行业受到的冲击大,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可替代性都更高。她笑言:「大家都在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学理。」
Isabella表示,内地年青人对「稳定」状态和生活的向往,或侧面反映出对失业的恐惧。(新华社)
实习待遇大缩水 正职workload干不完
现时,Isabella在一家颇大型及老牌的传媒工作,可即便在如此背景的公司,实习生的待遇仍大幅缩水,从几千腰斩至几百元,而且还没有转正的机会。
对此,她的感受就是离谱,指一般公司的用工策略是多招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来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公司反而是想要缩减实习生,降低实习生待遇,同事之间在聊的时候都想不通高层们的脑回路。
在Isabella看来,降低实习生的待遇,意味著正职只能承担更多工作量。(VCG)
她认为,唯一能合理化的解释,是实习生分担的那部分工作量又回到了正职工身上,他们工作时间干不完就只能加班干,「可能这就是领导想要的降本增效吧,在他们眼中,不加班就是工作量不饱和,加班就是工作效率低,怎么说都是我们的问题不是他们不会管理的问题。这盛世如他所愿」。
她进一步透露,虽然高层总说形势不好生存艰难,但事实是公司业绩只增不减,今年招了近30名应届毕业生,据说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她不清楚新人的工资待遇如何,但是领导一直明里暗里嫌老员工的工资太高了,开口闭口就是「你们不是不可取代的」,现在又说要搞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可能想趁此机会换血吧。这盛世如他所愿」。
不至饥不择食 惟看不见路在何方
近年来在内地,诸如「大学生送外卖」的议题不时出现,有人认为这是浪费人才,但也有人认为自立自强值得每个人尊重,但这都侧面反映出就业环境有多严峻。
Isabella表示,以她周围的情况来看,青年人找工作应该也没到「饥不择食」的地步,虽然大家找工作虽然标准比以往是降低了,但是一些底线还是在的,至少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情况,也要保证工资能负担自己的生活水平;即使不确切地知道自己究竟对什么工作感兴趣,也会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工作和环境。
愈来愈大学生加入到外卖骑手行列,但Isabella认为,年青人应该也没到「饥不择食」的地步。(新华社)
虽然聊天的时候总会肆无忌惮,觉得什么工作都可以试一试,做点重复性的体力活也挺好,但她认为,当落在行动上,就会有更多现实的考虑,选择也会趋于保守,「大家只是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降低标准而已」。而且,该问题也要视乎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她身边为例,就有海外留学的研究生找工作找到灰心丧气,最后选了跟自己专业和兴趣毫不相关的人事岗位,但与此同时,也有双非的本科毕业生稳扎稳打地朝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并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工作,这中间可能不完全是大环境在左右,也跟个人的能力、视野以及一直以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清晰有关。
不过于个人而言,现在最大的焦虑,就是对个人工作发展前景没有看法,看不到自身的成长性,也看不到下一步能去哪。她解释,媒体行业发展到现在,内容、传播、待遇、影响力的局限都显而易见,只要还在这一行,去哪里感觉都大差不差。虽然在旁人看来,她的工作还算是体面、高薪,比大多数人的处境都好很多;但在她自己看来,人与人之间的痛苦和处境是没有可比性的,「不是别人活得不好我活得好就是好。我的参照物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要回看过去还算有点朝气的自己,我就会对现在原地踏步的自己感到厌倦和失望。更好笑的是,只是原地踏步就耗尽了我的力气,而我又没办法用不退步就是进步来安慰自己」。
在一线城市垂死争扎
近日,教研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返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呈上升趋势,2022年达到接近一半的47%,「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渐渐失宠。
对此,同样身在一线城市的Isabella慨叹,大众普遍觉得年轻人会往一线城市跑,谁想到越来越难生活的,恰恰就是在一线城市,其身边不少人找工作的时候除了会考虑「稳定」,也会开始考虑二三线城市,原因是觉得消费水平没那么高,竞争没那么激烈,压力没那么大,薪资也还过得去,最后存的钱可能比在一线城市打工还多。
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毕业生眼中似乎光环不再。图为广州塔及周边商业区。(VCG)
然而一家不知一家难,她表示,对像她这样的媒体从业者而言,比较尴尬的地方就在于,只有在一线城市才能找到有知名度的企业及比较高的薪水,若是回县城,就只能发展自媒体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还在一线城市垂死挣扎,因为想不到去县城能发展什么,除非转行」。
至于整体经济前景,她也慨叹没有什么看法,只能被动地感受大环境在重塑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体验。「从小的教育曾让我们天真地相信世界和平,相信自己能自由地抵达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能选择任何一种想要的人生;长大后的世界却只想让我们看见残酷的一面,战争、灾难、气候危机、性别不平等现象正在每个当下发生,经济和政治形势瞬息万变,个体只是为了自己的就业和失业问题就精疲力竭,远方的哭声更显遥远,世界的理想不再理想。我祝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