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件重要私藏中国首秀,第一天就爆了(组图)
2023年7月,
现代主义艺术巨匠、“野兽派”创始人——
亨利·马蒂斯
的中国大陆首次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
登陆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开展第一天就火爆非凡,
在社交网络上被疯狂刷屏。
▲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现场
马蒂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20岁因病住院的一场偶遇,
让他毅然从律所辞职,投身艺术,
却一直默默无闻、几近破产;
36岁,一场旅行令他灵感大发、一鸣惊人,
催生出“野兽派”艺术革命,
他也由此与毕加索结下一生“爱恨交织”的情谊;
73岁,他确诊癌症,又奇迹生还,
并创造出全新的剪纸艺术,
直至去世都保持着惊人的高产和活力……
▲
此次中国内地首展汇集马蒂斯的一众经典作品
这次个展,280余件珍贵原作和手稿
全部来自马蒂斯去世前亲自规划、建立的
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
是马蒂斯本人最为珍视的一批作品。
一条在开展前第一时间探访,
跟随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
馆长和首席策展人Patrice Deparpe
和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
走进马蒂斯的艺术人生。
编辑:朱玉茹
▲
伊莲·亚当,《马蒂斯在蕾佳娜皇宫酒店,尼斯,1953》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
▲
马蒂斯代表作品《舞蹈》(1910)和《蜗牛》(1953)
鲜明、大胆的色彩,简洁、不拘的线条,前所未有的创作形式,马蒂斯的一生都在不断打破、革新着视觉艺术与审美观念的边界,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对当代绘画、设计、时装与出版领域都有着奠基性的影响。
1952年,马蒂斯去世2年前,他决定将自己最珍视的一批作品捐给家乡,还亲自参与展厅规划,甚至精确到每件作品的具体摆放方式。
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也成为马蒂斯最后留下的珍贵艺术遗产之一,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落成仪式的致辞中,马蒂斯激动地写道,“我一生的辛勤工作,其实是为了全人类,我只不过作为一个媒介,向人们展现一点世界的鲜活之美。”
▲
展厅内天花板的设计以马蒂斯的剪纸和作品色彩为灵感
由多次与蓬皮杜艺术中心合作的展陈设计师Pascal Rodriguez操刀
7月,马蒂斯美术馆精选出的280余件珍贵藏品,首次飘扬过海来到中国,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11个章节,涵盖马蒂斯各阶段的代表作,横跨油画、雕塑、素描、纸上墨水、版画、剪纸、书籍插画、织物等多元媒介,还有UCCA特别策划的马蒂斯与中国现代绘画运动的对话,让中国观众一饱眼福。
“这批作品陪伴了他一生,他不舍得把它们卖掉。走进展厅,你仿佛就是来到了马蒂斯家做客一样。”马蒂斯美术馆馆长Patrice Deparpe兴奋地告诉我们。
“展览的策划、布置都借鉴了马蒂斯当年的设计。可以说,他才是这个展览真正的策展人,向中国观众娓娓道来他的传奇一生。”UCCA馆长田霏宇补充道。
▲
马蒂斯和他的爱猫
1869年,马蒂斯出生于法国的勒卡托·康布雷齐。这个人口不过7000的小镇,拥有11座纺织工厂,马蒂斯的家族在此经营纺织业已300余年。马蒂斯本应协助父亲的谷物生意,却因体弱多病,无法继承家业。他选择前往巴黎,学习法律。
20岁之前,艺术对马蒂斯而言都是个极其陌生、遥远的概念。但自幼起家乡绚丽的织物,却早已在他心中埋下了色彩的种子。
▲
早期作品《第一幅静物橘子》(1899)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1889年,在律所工作的马蒂斯因病住院。临床病友常在病房临摹风景画,母亲也送来一箱子画具给他打发时间。艺术,由此进入,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从我抓着颜料盒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就是我的生命。我好像被艺术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宰我。”马蒂斯曾回忆。
▲
展厅二:马蒂斯的早期艺术训练
▲
马蒂斯花6年临摹的夏尔丹的《鳐鱼》与原作对比
他辞掉工作,全身心投入绘画学习中:跑去卢浮宫临摹大师的画作、前往街头写生……这次中国内地首展,便从一系列难得一见的马蒂斯早期作品开始。
“夏尔丹的《鳐鱼》,也许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副,马蒂斯花了整整6年去临摹,真正去理解绘画创作的过程。对他而言,当这幅作品最终完成时,他才真正成为了一名画家。”Patrice告诉我们。
然而,半路出家的马蒂斯的艺术之路并不平坦。十余年里,他没有卖出一幅画,还有三个孩子要养,生活的压力一度让他想放弃绘画。
▲
《科利尤尔,太阳街》(1905夏)
马蒂斯以色彩而非线条,描绘了在科利尤尔度假中俯瞰的海滩景色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1905年,36岁的马蒂斯才终于在南法的一次旅行中迎来了第一次重大突破。“很多人认为他是在南法第一次发现了色彩,其实并不是。色彩一直存在于他心中,是地中海明媚的阳光,让他发现了色彩与光线的关系。”
他不再局限于展现客观物象,而是用本能来感受色彩,让浓烈的色彩本身成为画面的主角。
▲
《戴皮帽的玛格丽特》(1914)
以野兽派风格为女儿玛格丽特绘制的肖像,淡雅的色调蕴含着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以此技法创作的一系列人物肖像,人物脸上充斥着各种大胆的颜色,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震惊众人。有评论家比喻这些作品像一群野兽正在吞食温文尔雅的学院派美术,“野兽派”之名由此流传开来。
▲
《自画像》(1918)
马蒂斯一生仅创作了四幅油画自画像,此次展出的是最后一幅,相当珍贵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DR)
“对马蒂斯而言,他不想只是单纯、被动地描绘现实。他想表达的是他对现实的理解,和他内心激荡的情感。”
▲
展览中还藏着几幅毕加索、夏加尔、莱热、贾科梅蒂的原作
让观众一窥20世纪现代艺术的“朋友圈”
一众质疑中,著名的“艺术伯乐”斯坦因兄妹看中了马蒂斯。这一年,兄妹俩收藏了两位初露锋芒的艺术家——马蒂斯和毕加索,20世纪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敌友关系由此展开。
“这背后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马蒂斯受邀去斯坦因家的晚宴,路上他买了几个非洲的小雕塑。晚宴上,毕加索看到这些雕塑后灵感大发,花了一整晚绘制。第二天,立体主义就诞生了。”
▲
马蒂斯制作《大裸体坐像》(1923-1925)
“野兽派”奠定了马蒂斯的声望,但对于不受束缚的他而言,这只是一个短暂阶段。
整个1920年代,马蒂斯几乎都待在尼斯的工作室里,绘制各种造型的女人体。
▲
这一时期马蒂斯常在石板上直接作画,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图案转印
“1920年代:模特至上”展厅展示了一系列珍贵的石版画作品
▲
《Odalisque à la culotte de satin rouge》(1925)
“人体,能让我最淋漓尽致地抒发我对生命几乎宗教般地敬畏……我完全依赖于模特,观察她们,找到最符合她们天性的姿势。然后,我就成为那个姿势的奴隶。”马蒂斯曾说。
与好友毕加索不同,马蒂斯从未与他的模特们发生过任何肉体的关系。“他对模特们非常友好,经常送她们画作。不过同时他也很严格,不许模特们去海滩上日光浴,因为晒黑了会影响他的画作。他也不喜欢模特减肥,认为圆润的身型更美,工作室里也会有一些小饼干之类的零食给模特们吃……”Patrice告诉我们。
▲
马蒂斯与Lydia
▲
展览中马蒂斯以Lydia为模特绘制的石版画《Etude de Lydia》
在所有模特中,与马蒂斯关系最紧密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Delectorskaya Lydia。她在俄罗斯革命时期逃离家乡,流亡到尼斯,为马蒂斯做模特,并照料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很快,她就成为了马蒂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这让马蒂斯的妻子Amélie心生嫉妒,要求马蒂斯在两个女人之间做出选择。尽管马蒂斯选择了妻子,但Amélie还是决定离婚,而Lydia则陪伴马蒂斯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她最后的遗言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请把马蒂斯的衬衫放在我旁边。”
▲
马蒂斯正对着模特亨利叶特·达利卡贺绘制一幅宫娥作品,模特四周挂满了各种织物
▲
此次展览,亦有一个章节专门展陈马蒂斯的织物藏品,和他自己设计的纺织品
每次创作时,马蒂斯总会在模特四周,借助壁毯、地毯、背景布、屏风等打造布景,创造出电影棚一般的氛围。
也许是受家乡的影响,马蒂斯酷爱收藏各种色彩鲜艳、花样繁复的织物,在家中建立起了一个织物“博物馆”:非洲和埃及的挂毯、阿拉伯刺绣、摩洛哥长袍、中国的壁挂和绒布……他甚至将这些布料做成一捆素材随身携带,称之为自己的“工作图书馆”。
“事实上,马蒂斯对世界各地的文化都非常感兴趣。他从其中汲取灵感,杂糅进他的作品之中,这样一来,作品的内涵就会变得更加丰富,而不仅仅关于所绘事物本身。”Patrice解释道。
“例如,他使用黑墨水来作画,包括对线条的理解,都有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影响。”
▲
特别章节中丁衍庸的作品《穿黄色外套的女人》(1969)
有趣的是,当马蒂斯好奇地探索着东方艺术时,中国也在关注着马蒂斯。展览的特别章节中,UCCA整理了大量1920-40年代的历史文献,与刘海粟、丁衍庸、关良等近代画家的珍贵原作,追溯了马蒂斯与中国现代绘画运动的关系。
“在那个信息传播还十分困难的时候,同代艺术家们其实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遥远的看与被看的关系,这是非常难得的。从马蒂斯创作的当下到现在,其实一直是有这么一个语境和关系。”田霏宇说。
▲
马蒂斯在查尔斯·费利克斯广场1号的三楼工作室的窗户前作画,尼斯,1927年
图片由亨利·马蒂斯档案提供
60岁,尽享名誉的马蒂斯陷入创作瓶颈。他在给女儿玛格丽特的信中写道:“我有好几次想要动笔,但在画布前,头脑却一片空白。”
同时,他的健康问题也令人担忧。因为急性手臂精神痛,医生嘱咐他必须彻底休息,不准动笔作画。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大可选择进入光环萦绕的退休状态,但马蒂斯没有。他选择去旅行,去寻找新的光线和灵感。
▲
马蒂斯在塔希提(1930)
▲
《塔希提之窗或塔希提岛II》(1935-1936)
描绘了在大溪地住的酒店窗口看到的景色,突出海天一色的连贯效果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1930年的塔希提之旅至关重要。在海陆上辗转一个月后,马蒂斯踏上了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塔希提,扑面而来的风景、气息、色彩、光线将他瞬间淹没。
“他跑去潜水,在水下,他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光线。他看到鸟儿在游泳,鱼儿在飞翔,天空与海洋融为一体。”Patrice说。
“我们常说,如果你给一个法国男人一瓶红酒,他会立刻把酒丢到一边,尘封10年后再拿出来品尝。马蒂斯正是如此,整个旅行中他只画了一幅速写、几张草图。它将记忆封存起来,等它们积年累月逐渐清晰,才能开始创作。”
▲
《大洋洲,天空》(1946)及其创作现场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DR)
整整15年后,他才在他最早的剪纸作品中重构出了这次魔幻体验。“那时正是二战的尾声,物资紧张,马蒂斯找不到任何有颜色的纸,只能用白纸来创作。巧合的是他房间的墙面上刚好有一些污渍、斑驳,他将其视为底色,再用白纸剪出图案贴在墙上进行创作。”
“我们陈设的环境一方面呼应了这两幅作品创作的环境——马蒂斯的房间,另一方面也对应着它们后来一段时间是挂在了马蒂斯家乡的市政厅里,很多六七十年代在这个小镇结婚的人,结婚照背后就是这两幅作品。”田霏宇告诉我们。
▲
马蒂斯在工作室(1948)
1942年,73岁的马蒂斯确诊癌症,经历一次紧急大手术后,奇迹生还。
“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给马蒂斯带来了什么?自由。他想,既然明天我就有可能不在了,那就大胆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我想将绘画的边界推到我能推动到的最远的地方。”Patrice向我们感叹。
▲
《两位女孩,黄色裙与苏格兰格纹裙》(1941)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展览中的三幅油画展现了马蒂斯风格极致化的历程。从着装鲜明艳丽,“所有颜色如同音乐中的和弦一般交织,构成了合唱团一般的力量”……
▲
《红色背景前披着长袍的年轻女子》(1944)
到一身简洁的白裙、留白的面部,房间背景融为一片红色……
▲
《阳光透过窗格照进室内》(1942)
这幅作品被不少人视为抽象艺术的开端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最后,墙面、百叶窗、窗帘到家具,都简化成色块和条纹,而人物则只剩下轮廓,几乎透明,留白就是她的色彩。
临到生命的尽头,马蒂斯却变得愈加高产,愈加雄心勃勃。他不分昼夜地投入到了剪纸创作中,以一己之力掀起20世纪最重要的一次艺术革命。
▲
《穿蓝色冈多拉宽袍的女子》(1951)
马蒂斯最后完成的两幅画作之一,以粗笔触着色,将色彩与线条融为一体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佛洛里安·克莱奈芬提供
“人们总认为马蒂斯开始剪纸创作,是因为他已经病到无法再提笔绘画,并不是这样。事实上,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还为Lydia绘制了4幅画像。剪纸不是绘画的替代品,而是一个有意识的艺术选择。”
马蒂斯试图回答一个一直以来困扰艺术界的难题——色彩和线条哪个才是最重要的元素。“他不想在两者中抉择。对他来说,剪刀就像是画笔,让他可以直接’画’在色彩里。他坐在床上或轮椅上,拿着一把巨大的剪刀,剪裁速度非常快,几乎忘我。”
▲
创作剪纸作品中的马蒂斯与助手(视频资料《马蒂斯》1951)
剪纸完成后,由助手贴在公寓墙上,马蒂斯则拿着一根长杆指挥。时而深夜他突发灵感,也会用长杆叫醒助手,再起来创作。
剪纸艺术,可以被应用到壁画、织物、彩色玻璃花窗、书籍等不同领域中,让马蒂斯得以在行动受限的情况下,实现更多元、更大体量的创作。
▲
“剪纸”展厅完整呈现了《爵士》
1947年,马蒂斯推出了他耗费7年完成的艺术手制书《爵士》,一经出版便在文化和艺术界引发热议。书中包含20幅剪纸拼贴作品,灵感来源于马戏团、民间故事和旅行的记忆。每一幅都有着大胆的配色,被马蒂斯形容为“色彩与韵律的即兴”。
▲
《伊卡洛斯》描绘了一个想要飞翔的男子因为太靠近太阳,而坠落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伊卡洛斯》。“这就像是马蒂斯给自己的自画像。在剪纸艺术之前,他已然是当时最受追捧和尊重的艺术家之一。而如今,他发明了一种如此新颖、绝妙的创作手法,却没有人理解他。大家都说马蒂斯年纪大了糊涂了,开始做些小孩子才做的东西。他的人生,又一次跌落谷底。”
马蒂斯说,“我知道,很久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我今天所做的,与未来的步调是多么地一致。”他只想和时间赛跑,试图抓住每分每秒,再为世界创造一些“鲜活之美”。
▲
马蒂斯与修女雅克·玛丽(1953)
伊莲娜·亚当摄影,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
1948年,接近80岁的马蒂斯受曾经的模特、后来加入道明会的雅克·玛丽修女的邀请,开始着手旺斯礼拜堂的设计。
他将这次合作视作他毕生艺术探索的结晶,历经4年,从建筑、壁画、花窗,到服饰、礼拜用具都由他设计,每个细节都体现着他终其一生追求的线条与色彩的完美平衡。
▲
旺斯礼拜堂
© Succession H. Matisse | Photo © François Fernandez
北侧和东侧的白色瓷砖墙上,马蒂斯选择只用简约的黑色线条勾勒出圣母子和圣道明的形象。而另两侧则只用颜色,借助剪纸设计了彩绘玻璃花窗,阳光透过花窗洒入,赋予墙上的线条以色彩。
39岁的马蒂斯曾写道,“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宁静。”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旺斯礼拜堂真正实现了他的梦想。
“马蒂斯的独特贡献,其实就是在我们的视觉体系里,带来了一套新的可能。它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结合了色彩、线条,和不同的媒介。同时它又自带一种愉悦和自在,其实是会让我们去思考生活中相对美好的部分。”田霏宇说。
▲
马蒂斯在工作室(1952)
Lydia Delectorskaya-©Succession Henri Matisse
“在他只有1、2岁的时候,战争就充斥着他的生活。他想找到一个他能带给这个世界的、可以抵抗战争的东西,那就是快乐。”Patrice告诉我们。
“快乐,那是一种去理解他人的方式,一种所有人都可以沟通、理解的语言。”